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決定

時間:2022-03-27 09:58:00

導語: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決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決定

工業化是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階段,是促進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舉措,是實施產業興縣戰略的核心和關鍵,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為進一步確立和突出工業經濟的主導地位,扎實推進我縣新型工業化進程,特作如下決定

一、總體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工業強縣理念,圍繞壯大工業經濟規模、突破制約工業經濟發展的瓶頸、改善工業經濟發展環境,堅持以民營經濟為主體,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招商引資為途徑,以園區建設為載體,立足本地資源,發揮比較優勢,轉變增長方式,推進體制創新,強化人才支撐,優化發展環境,推動集聚發展,培植壯大電力、煤炭、鐵礦、建材、藥化、農產品加工、白酒等支柱產業,做大做強一批工業骨干企業,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二、發展目標

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5家,全口徑工業實現現價總產值25億元,形成3個以上年產值過億元的工業企業。

三、主要措施

1、加大工業發展投入

(1)設立工業發展基金。縣政府將各類支持工業發展的資金捆綁使用。縣財政每年安排工業發展專項資金200萬元,主要用于招商引資、項目論證爭取、扶持獎勵等方面,支持工業發展。

(2)堅持項目帶動。縣發改、商務、移民、國土、扶貧、民宗、財政、水利、交通、建設、環保、科技等有關部門要做好工業項目規劃和項目前期工作,加大項目爭取工作力度,為工業發展爭取項目資金支持,爭取每年有2個以上工業項目進入州級以上項目籠子。

(3)改善金融服務。促進銀企合作,定期舉辦銀企項目對接會。金融機構要改進服務,簡化手續,加大對工業項目信貸投放力度。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補充到縣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增加擔保融資額度。充分利用國有資產增加縣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的資本金,提高公司的融資擔保實力。每年為縣域工業企業擔保貸款2000萬元以上。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工業貸款,金融機構對工業企業1年期以上的貸款當年新增1000萬元以上的,給承貸機構1-2萬元的獎勵。

2、培育市場主體

(1)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立足本地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產品,創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使外來資本、人才、技術、管理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動力。招商主體由政府為主轉向政府、工業、中介組織并舉。推行產業招商、項目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業主招商、網上招商等靈活多樣的招商方式。調動和發揮各方面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實行責任到人,全程跟蹤服務,力爭每年引進2個以上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對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2)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凡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進入的產業和經營項目,都允許各類主體進入和經營。降低民營企業注冊資本,新設立注冊資本在50萬元以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可以分期到位,首期認繳的資本金可以放寬到注冊資本總額的20%,其余部分兩年內到位。

(3)鼓勵投資工業。建立創業技術信息制度,鼓勵和引導巴東籍在外地的工商名流回鄉創業,鼓勵和引導全民創業。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和非工業民營企業向工業領域轉移,鼓勵和引導資源型工業企業由資源型工業領域向非資源型工業領域轉移。屬國家鼓勵投資的產業,按西部開發優惠政策執行,2010年前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投資新辦企業,自開始生產經營之日起,前三年減征或免征企業所得稅。

3、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1)實施稅收增量獎勵。扶持企業改善基礎設施和擴大再生產,對當年足額納稅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給予扶持,按該企業當年新增本級財政收入的50%予以扶持3年,3年后再給予一定的扶持。

(2)獎勵民營經濟大戶。對年度納稅額30萬元以上(含30萬元)的工業企業,縣委、縣政府按其納稅額按稅務部門核查的數額分檔獎勵。即納稅額在200萬元以上(含200萬元)獎勵20000元,納稅額在200萬元以下100萬元以上(含100萬元)獎勵10000元,納稅額在100萬元以下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獎勵8000元,納稅額在50萬元以下30萬元以上(含30萬元)獎勵5000元。對完成外貿出口任務的企業,按海關統計口徑每出口1美元獎勵人民幣0.07元。

(3)提供能源支持。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工業項目,在三峽庫區優惠電價政策落實后,按上繳財政收入比例享受優惠電價。

(4)扶持企業上項目。各相關部門要及時公開上級部門的扶持政策,研究國家有關少數民族、西部開發、中部崛起、革命老區、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以及省州出臺的適用于工業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主動為企業提供信息,并幫助企業做好項目申報爭取工作。

(5)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對于完成國家和省級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項目并實現成果轉化的工業企業,一次性給予人民幣2—3萬元的獎勵。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技術改造項目,縣財政酌情給予適當扶持。

(6)鼓勵企業認證。對新取得ISO14001環保體系認證、HACCP體系認證的企業,縣政府一次性獎勵人民幣2萬元。對新取得ISO9000系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和新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認證的企業,按照《巴東縣質量興縣獎勵辦法》予以獎勵。認證獎勵限于國家非強制性的認證。

(7)鼓勵企業進行品牌開發。對新取得國家級、省級名牌產品的企業,按照《巴東縣質量興縣獎勵辦法》予以獎勵。鼓勵和引導企業開展各類會展活動,推介企業產品和品牌。工業企業參加縣政府組織或批準的各類經貿會展活動,對攤位費給予適當比例的補助。

(8)鼓勵企業引進和培養人才。受聘于本縣工業企業,具有工程類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才(非公經濟職稱評審序列除外),在巴東連續工作滿五年的,給予適當的住房補貼。鼓勵企業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企業對職工開展技能培訓使其取得高、中級職業技術等級證書,吸納其就業并工作滿一年的,政府給企業適當補助。

4、構建工業發展平臺

(1)加快推進園區建設。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的原則,加快巴東工業園區和湖北巴東移民工業園區的立項報批。走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逐步開發、滾動發展的路子,把工業園區建成體制和科技示范區、項目資金和人才聚集區。

(2)鼓勵企業入駐園區。凡進入園區的企業在土地、資金、水、電等生產要素的配置上給予優先安排,并優先享受本決定的各類獎勵扶持政策。凡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加工制造業項目進入工業園區,投資強度達到國家控制指標的、總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按其實際繳納土地出讓金的10%予以獎勵。凡鄉鎮引進園區新辦的工業企業所實現的本級財政收入,80%劃歸引進該企業的鄉鎮。

(3)盤活工業用地。積極爭取用地計劃指標,加大土地儲備,優先保障工業項目的用地指標,通過調劑、盤活、置換、出讓等形式,多渠道解決工業項目用地。工業項目用地按成本價出讓供地,成本價低于《國土資源部關于實施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格標準的通知》規定標準的,按規定的最低價格出讓。

5、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1)規范檢查行為,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執法部門對工業企業的檢查必須依法進行,按照法定程序實施,檢查后報縣工業經濟領導小組備案。職能部門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案件及時受理、及時處理。嚴厲打擊侵犯投資者人身和財產安全及對投資者敲詐勒索、強買強賣等干擾生產經營秩序的違法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2)強化協調服務,提高辦事效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認真開展納稅人評議職能部門的活動。對新辦工業企業,從項目洽談、用地、工商注冊、環保到開工建設等手續,由專門的工作班子全程協助辦理。對項目審批實行限期辦理制度,凡屬州內審批的投資項目,相關部門從收到符合條件的全部申報材料之日起,原則上20個工作日內(法定節假日除外)必須辦妥手續。

(3)減免有關收費,嚴禁亂攤派。招商企業、民營企業應繳納的本級各部門規費免收。垂直管理部門的規費,按國家規定標準的下限收取。實行政府定價的中介機構的經營服務性收費,不得超過政府定價標準下限的50%。私營企業協會的會員費,嚴格實行民營企業主自愿繳納。勞務輸入、輸出免收一切費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免收招工廣告費。禁止在企業年檢、年審時搭車收費。禁止亂攤派。

(4)營造發展氛圍,提高各方積極性。各級各部門及新聞媒體要大張旗鼓地表彰、宣傳招商引資先進典型,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特色產業、名優產品及企業經營者與管理者進行大力宣傳,及時反映工業經濟運行動態,交流改革發展經驗,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加快工業發展氛圍。對在工業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工作中取得成果和有突出貢獻的國家工作人員,縣委、縣政府給予獎勵。人大、政協安排一定名額,依法選舉民營企業大戶為人大代表,協商推薦民營企業大戶為政協委員。

6、完善領導考核機制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業經濟領導小組,研究處理工業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決定重大事項。工業經濟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工業經濟工作的組織、協調。繼續實行一名縣領導,帶領一個主管部門,協調一家銀行,支持一家企業的“四個一”的工作機制。各鄉鎮和縣直有關單位要相應成立工作專班,切實履行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職能。工業經濟工作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專題會議,聽取工業主管部門工作匯報;每季度召開一次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會議,研究部署階段性工作;縣委常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原則上每季度聽取一次工業經濟工作匯報。完善縣領導和縣直部門聯系重點企業制度,建立重點企業例會制度和現場辦公會議制度。聯系企業的縣領導要經常主持召開重點企業發展專題會議和現場辦公會議,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2)加大干部隊伍建設。著力抓好工業經濟管理部門干部隊伍建設,分期分批選派一批干部到發達地區及高等院校學習,把優秀干部選拔到工業經濟管理部門工作,配齊配強工業經濟管理部門的領導班子,優先提拔重用工業經濟管理部門的優秀干部。

(3)嚴格責任考核和督辦落實。縣委、縣政府將工業發展列為鄉鎮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將支持和服務工業發展工作作為縣直有關部門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定期督查通報工業進展情況。建立縣直部門支持工業經濟發展述職制度。由縣工業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考核,縣委、縣政府兌現獎懲。

四、附則

1、對縣內旅游企業、現代物流企業、文化企業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非工業企業,參照本決定予以獎勵扶持。

2、礦產資源開采類企業不享受本決定的獎勵扶持政策;環保、安全生產設施不達標的,出現安全生產事故、環境污染事故的企業不予獎勵。

3、對同一企業的同一項目,同類優惠政策就高不重復享受。

4、本決定自發文之日起實施。原出臺的《中共巴東縣委、巴東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改善和優化軟環境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的決定》(巴發[2004]8號)、《中共巴東縣委關于加速發展民營經濟壯大縣域經濟實力的決定》(巴發[2005]1號)有關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凡與本決定相抵觸的,以本決定為準。

5、本決定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