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效能行風綜合評議工作的實施意見

時間:2022-07-31 04:25:00

導語:全縣效能行風綜合評議工作的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效能行風綜合評議工作的實施意見

各鄉鎮黨委、人民政府,縣直屬各單位:

為進一步深化民主評議活動,促進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有效落實,現就2008年我縣效能行風綜合評議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與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市委和上級紀委的統一部署,以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為出發點,以重點領域、重點部門和重要崗位為著力點,以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為落腳點,建立健全科學、公開、公平的評議體系,以評促改,以評促建,努力建設“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機關,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二、評議工作的組織實施

(一)評議工作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人大政協共同監督、縣糾風辦組織協調、鄉鎮部門各負其責、群眾廣泛參與、新聞媒體密切配合、條塊緊密結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縣委成立效能行風綜合評議活動領導小組,加強對評議工作的組織領導。小組成員由縣紀委、縣委辦、縣府辦、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直機關工委、縣監察局等部門有關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糾風辦),辦公室成員由縣糾風辦、縣人大代表工委、縣政協辦公室、縣直機關工委、縣文明辦、縣信訪局、縣審管辦、縣機關效能監察投訴中心等單位人員組成。

(二)評議工作主要由縣級部門效能行風綜合評議、基層站所公開評議和部門重點崗位動態監管評議三部分組成。縣級部門效能行風綜合評議具體工作由縣糾風辦負責;基層站所公開評議工作由所在地鎮黨委、政府牽頭按評議程序開展;部門重點崗位動態監管評議工作由縣機關效能監察投訴中心組織實施。

(三)評議過程中邀請部分縣、鄉鎮兩級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縣紀委委員、派人士、政風行風監督員、參評單位執法服務對象以及基層干部群眾代表等參加。

三、評議內容

(一)重視效能行風建設。把效能行風及作風建設擺上領導班子重要議事日程;認真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改進本單位、本系統的效能行風及作風。

(二)加強廉潔自律。自覺遵守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遵守廉潔從政各項行為規范,切實履行好社會管理與服務職能。

(三)嚴格依法行政。嚴格依法審批、依法收費、依法處罰、照章辦事;行政執法行為規范文明,程序合法完善;認真實行政務公開及辦事公開。

(四)提高服務質量。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強化服務功能,端正服務態度,提高辦事效率,積極推行為民、便民、利民措施。

(五)優化服務環境。服務設施齊全,辦事指南清楚,工作環境整潔,服務平臺便捷,服務網絡完善。

(六)健全長效機制。建立健全效能行風建設領導責任制、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和內部管理、教育、監督、考核、獎懲等制度。

四、評議范圍

(一)縣直屬各單位按執法面、單位的性質職能及與群眾的接觸面分為兩類,執法服務窗口單位為第三類:

第一類(13個):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規劃建設局、縣交通局、縣衛生局、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局、縣環保局、縣房管局、縣工商局、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縣國土資源局、縣電業局。

第二類(15個):縣廣播電視臺、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經濟貿易局、縣科技局、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縣財政(地稅)局、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縣水利局、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楠溪江風景旅游管理局、縣國稅局。

第三類(19個):縣地稅稽查局、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縣規劃建設監察大隊(上塘城市管理大隊)、縣水政監察大隊、縣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大隊、縣衛生監督所、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環境監察大隊、縣安全監察大隊、縣房產監察大隊、縣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大隊、縣公路運輸管理(稽征)所、縣公路管理段、縣國稅稽查局、縣工商經檢大隊、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大隊、縣質檢所、縣國土資源監察大隊。

(二)基層站所公開評議范圍和對象是設立在各建制鎮的具有社會管理、行政管理與服務職能的政府部門和公共事業部門(企業)所屬的基層站、所、隊和辦事窗口單位:

上塘鎮(20個):上塘鎮廣電站、上塘學區、上塘中心派出所、上塘交警中隊、縣地稅局上塘征管局、上塘勞動保障管理所、上塘規劃所、上塘運管站、上塘路政中隊、上塘水利管理所、上塘林政資源管理所、上塘衛生監督所、上塘鎮中心衛生院、上塘環境管理所、上塘房管所、國稅局稅源管理二科、上塘工商所、上塘國土資源管理所、上塘供電所、峙口供電所。

甌北鎮甌北片(21個):甌北鎮廣電站、甌北學區、甌北中心派出所、甌北東甌派出所、甌北交警中隊、縣地稅局甌北征管局、甌北勞動保障管理所、甌北規劃所、甌北城市管理大隊(籌)、甌北運管站、三江路政中隊、甌北水利管理所、甌北林政資源管理所、甌北衛生監督所、甌北中心衛生院、甌北環境管理所、甌北房管所、國稅局甌北稅務分局、甌北工商分局、甌北國土資源管理所、甌北供電所。

甌北鎮黃田片(8個):黃田廣電站、黃田派出所、黃田勞動保障管理所、黃田規劃所、黃田環境管理所、黃田房管所、黃田國土資源管理所、黃田供電所。

橋頭鎮(20個):橋頭鎮廣電站、橋頭學區、橋頭派出所、朱涂交警中隊、縣地稅局橋頭征管局、橋頭勞動保障管理所、橋頭規劃所、橋頭工商所、橋頭城建監察中隊、橋頭環衛所、永臨運管站、橋頭水利管理所、橋頭衛生監督所、永嘉縣第三人民醫院、橋頭環境管理所、橋頭房管所、國稅局橋頭稅務分局、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橋頭辦事處、橋頭國土資源管理所、橋頭供電所。

橋下鎮(16個):橋下鎮廣電站、橋下學區、橋下派出所、縣地稅局橋下征管局、橋下勞動保障管理所、橋下規劃所、橋下城建監察中隊、橋下環衛所、橋下水利管理所、永臨漁政分站、永臨中心衛生院、橋下環境管理所、橋下房管所、橋下國土資源管理所、橋下工商所、橋下供電所。

烏牛鎮(16個):烏牛鎮廣電站、烏牛學區、烏牛派出所、烏牛交警中隊、縣地稅局烏牛征管局、烏牛勞動保障管理所、烏牛規劃所、烏牛城建監察中隊、烏牛環衛所、烏牛鎮衛生院、烏牛環境管理所、烏牛房管所、國稅局烏牛分局、烏牛工商所、烏牛國土資源管理所、烏牛供電所。

沙頭鎮(11個):沙頭鎮廣電站、沙頭學區、沙頭派出所、沙頭規劃所、沙頭城建監察中隊、沙頭環衛所、沙頭水利管理所、沙頭中心衛生院、沙頭工商所、沙頭國土資源管理所、沙頭供電所。

巖頭鎮(22個):巖頭鎮廣電站、巖頭學區、巖頭派出所、巖頭交警中隊、縣地稅局上塘征管局巖頭申報站、巖頭勞動保障所、巖頭規劃所、巖頭城建監察中隊、巖頭環衛所、巖頭運管站、巖頭路政中隊、巖頭水利管理所、大楠溪漁政分站、巖頭林政資源管理所、巖頭衛生監督所、永嘉縣第二人民醫院、巖頭環境管理所、巖頭中心區風景旅游管理所、巖頭房管所、巖頭工商所、巖頭國土資源管理所、巖頭供電所。

楓林鎮(8個):楓林鎮廣電站、楓林派出所、楓林規劃所、楓林城建監察中隊、楓林環衛所、楓林鎮衛生院、楓林國土資源管理所、楓林供電所。

巖坦鎮(10個):巖坦鎮廣電站、巖坦學區、巖坦派出所、巖坦規劃所、巖坦城建監察中隊、巖坦環衛所、巖坦水利管理所、巖坦中心衛生院、巖坦國土資源管理所、巖坦供電所。

大若巖鎮(11個):大若巖鎮廣電站、大若巖派出所、坦下交警中隊、大若巖規劃所、大若巖城建監察中隊、大若巖環衛所、大若巖鎮衛生院、大若巖風景旅游管理所、大若巖國土資源管理所、坦下運管站、大若巖供電組。

碧蓮鎮(17個):碧蓮鎮廣電站、碧蓮學區、碧蓮派出所、碧蓮勞動保障所、碧蓮規劃所、碧蓮城建監察中隊、碧蓮環衛所、碧蓮水利管理所、小楠溪漁政分站、碧蓮林政資源管理所、碧蓮衛生監督所、碧蓮中心衛生院、碧蓮環境管理所、碧蓮工商所、碧蓮國土資源管理所、碧蓮房管所、碧蓮供電所。

巽宅鎮(10個):巽宅鎮廣電站、巽宅學區、巽宅派出所、巽宅規劃所、巽宅城建監察中隊、巽宅環衛所、巽宅水利管理所、四川中心衛生院、巽宅國土資源管理所、巽宅供電所。

(三)列入部門重點崗位動態監管評議對象的為19個部門的30個中層科室,具體為:

縣發改局投資科,縣經貿局投資科技科,縣教育局政工科、教育一科、計財科,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治安大隊,縣財政(地稅)局綜合科、征管科、行政事業科,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錄用調配科,縣規劃建設局規劃用地科、建設管理科,縣水利局規劃建設總站,縣林業局林政科,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化市場和產業管理科,縣衛生局政工科、醫政科,縣環保局環境保護科,楠溪江風景旅游管理局規劃建設科,縣房管局市場管理科、產權科、房管科,縣國稅局稅源管理一科,縣工商局企業注冊監管一科,縣質監局監督稽查科,縣國土資源局建設用地科、利用規劃科,縣電業局用電科、客戶服務中心。

五、評議方法

縣級部門的效能行風綜合評議實行千分制,采取明查暗訪、社會問卷調查、縣四套班子領導測評、綜合檢查、基層站所和重點部門重點崗位監管等方式進行評議。

基層站所公開評議實行百分制,采取群眾評議、鄉鎮評議、部門評議、明查暗訪等方式進行評議。

部門重點崗位動態監管評議實行百分制,采取日常評議、社會滿意度評議等方式進行評議。

六、評議結果運用

(一)縣級部門效能行風綜合評議排名前二位的為滿意單位,由縣委、縣政府予以表彰,并給予1萬元獎勵;排名末位的為不滿意單位,由縣委、縣政府予以通報批評,并對班子成員談話誡勉,同時作為黨風廉政建設一票否決的依據;連續兩年被評為不滿意單位的,對其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屬垂直管理的,建議上級主管部門予以處理。

(二)基層站所公開評議得分按一定比例折算入縣級部門效能行風綜合評議分數。根據基層站所公開評議結果,在全縣評選“群眾滿意基層站所(辦事窗口)”和“群眾不滿意基層站所(辦事窗口)”若干名,并由縣糾風辦建議其主管部門參照縣級部門效能行風綜合評議獎懲辦法落實獎懲措施。

(三)部門重點崗位動態監管評議得分按一定比例折算入縣級部門效能行風綜合評議分數。評議排名前三位的為“群眾滿意崗位”,給予通報表揚和3000元獎勵;排名末二位的為“群眾不滿意崗位”,予以通報批評,對其主要負責人談話誡勉并要求作出整改承諾;連續兩年在評議中排名末二位的重點崗位,建議主管部門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崗位調整,分管領導要向社會作出整改承諾,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向組織作出說明。

(四)有關評議結果將通過文件、新聞媒體等多種途徑向社會公布。

七、有關要求

(一)效能行風綜合評議活動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是關系到我縣機關作風和效能行風建設能否取得成效的一項重要工作。各有關單位要根據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具體安排,積極參與,狠抓落實,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二)參加評議人員平時要注意收集和掌握各評議對象在效能行風方面的信息,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在評議過程中要尊重民意,注重實績,客觀公正。

(三)規范評議程序,保證評議結果真實可信。評議組織單位要認真組織好評議,切實排除各種人為因素的干擾;要科學統計,不出差錯。調查表的回收必須由經辦人員簽字后封存,各項分數要逐項統計簽字封存,最后統一公開。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泄露工作秘密的,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四)參評單位在評議過程中不得組織可能影響評議公正性的活動,經查實有嚴重擾亂評議秩序行為的,要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五)列入縣級效能行風綜合評議的部門要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年初要有計劃安排,年中要有督促檢查,年終要有回顧總結,效能行風綜合評議總結材料要于2008年11月上旬前上報縣糾風辦。基層站所公開評議和重點崗位動態監管評議的組織單位,要將評議結果于11月底前匯總上報縣糾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