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民政對象辦事難,紀檢監察來督辦活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8-09 10:45:00
導語:關于開展民政對象辦事難,紀檢監察來督辦活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
根據溫州市紀委《關于開展“創業發展辦事難,紀委監察來督辦”活動的實施意見》(溫紀發〔2007〕14號)和市紀委、監察局的要求,結合我市民政工作實際,決定在我市民政系統開展“民政對象辦事難,紀檢監察來督辦”活動,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目標要求
圍繞當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創業發展辦事難”遇到的一些問題,積極發揮紀檢監督職能作用,全面、深入、系統地剖析造成“辦事難”的原因,以“內部流程優化、政務公開深化”為著力點,加強執法監察和效能監察,促進行政機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切實解決“辦事難”問題,進一步優化我市創業、創新、發展軟環境,全面推進民政各項工作,為實現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二、督辦主體
這次活動的督辦主體是市民政局紀檢組。(包括紀檢組授權督辦的有關人員)
三、督辦對象
這次活動的督辦對象為市民政局機關各業務科室及婚姻登記中心、殯儀館、救助管理站等“窗口”服務單位以及上述單位(科室)的有關人員。
四、督辦內容
(一)圍繞重點難點,推進“辦事難”問題的專項破解。圍繞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通過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組織參與市委市政府組織的“陽光投訴”、梳理群眾投訴舉報件和向社會公開征集等方式,每年確定一批黨委政府關心、群眾普遍關注的涉及民政工作業務方面的問題,通過專項督辦,集中力量予以突破和解決,并從制度、機制層面加以規范。
(二)圍繞辦事程序,推進政府部門履行職能流程優化。督促局機關有關科室進一步嚴格界定各項職能,及時解決職能交叉、缺位、越位的情況。清理行政認可和非許可審批事項,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內容。按照建立健全窗口式、一站式服務機制的要求,簡化辦事程序、提升辦事效率。進一步規范和減少在行政許可、行政征收、行政檢查、行政處罰等方面的自由裁量權。
(三)圍繞辦事效能,推進集中辦事窗口和基層站所提升服務質量。通過開展基層站所民主評議活動,推進集中辦事窗口和基層站所的規范化建設,健全完善窗口辦事規則,全面推行AB崗、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公示制等辦事制度。積極倡導“把方便留給群眾、把麻煩留給干部”和“群眾動嘴、干部跑腿”的服務理念,完善服務網絡和服務平臺,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提高服務質量。
(四)圍繞政務公開,推進“陽光行政”和依法行政。局機關各業務科室及“窗口”單位各項工作規范、辦事程序公布于辦事大廳,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暢通群眾訴求渠道,進一步規范聽證制等辦事公開制度和復議制、申述制等行政救濟制度,切實維護民政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
(五)圍繞勤政廉政,推進部門干部規范履職。進一步加強對中層干部的廉政勤政教育,開展中層干部述職述廉活動;嚴肅查處行政不作為、行政亂作為、趨利性行政、憑關系行政以及吃拿卡要、效率低下、推諉扯皮等嚴重影響民政服務對象辦事的違法違紀問題;強化效能考核和行政問責,進一步推動和完善干部輪崗制,促進中層干部依法辦事、廉潔從政。
五、督辦方式
(一)快速處理投訴。通過向社會公布“辦事難”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采取自辦、協辦、轉辦等方式快速處理相關投訴件,并建立催辦和督辦機制,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努力解決民政服務對象反映突出的“辦事難”問題。
(二)加強督查督辦。嚴格執行效能建設“四條禁令”,不定期開展對集中辦事窗口的監督檢查,并通過發整改通知書、建議函、監察建議書等方式,切實查糾機關工作人員執行制度不嚴、勞動紀律松懈、辦事拖拉扯皮、服務態度惡劣和吃拿卡要等不良行為。
(三)實施行政問責。受到投訴經查屬實或明查暗訪中發現的行政過錯行為,要按照相關黨紀法規啟動行政問責程序,在追究當事人責任的同時,還要追究所在科室(站、所)負責人責任。督辦工作中發現的違法違紀問題,予以立案查處。
(四)公開通報曝光。充分利用媒體、網站、簡報等載體,對正面典型、好的做法進行通報宣傳,增強示范效應;對反面典型則予以公開批評或曝光,起到查處個案、教育警示一批的作用。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了切實加強對該項活動的領導,市民政局成立領導小組,支小琴為組長,陳群揚、章義為成員,陳群揚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協調和指導工作。
(二)積極穩步推進。“民政對象辦事難、紀檢監察來督辦”活動,是一項需要在一個較長時間常抓不懈的工作。局機關各科室及各“窗口”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分階段確定工作目標及工作計劃,做到重點突出,針對性操作性強,確?;顒淤|量。
(三)形成督辦合力。為了強化督辦效果,要充分發揮各方面力量,廣泛征求企業和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風行風監督員等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督辦工作。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對一些突出問題要進行深度跟蹤報道,充分發揮輿論和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