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社區居委會意見

時間:2022-09-03 10:38:00

導語:規范社區居委會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規范社區居委會意見

為進一步完善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制度,加強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規范管理,提高構建和諧社區的整體質量和水平,根據《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3號)和市委、市政府有關加強社區建設工作的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強社區居民委員會(以下簡稱社區居委會)規范管理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制度建設

(一)完善工作制度。在多年來社區工作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區居民(成員代表)會議制度、社區議事協商制度、社區居委會定期向居民代表會議述職制度、社區居委會學習工作制度、考核評議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居務公開制度、離任審計制度以及社區“四會”(民情懇談會、事務協調會、工作聽證會、成效評議會)等制度,制定社區自治章程及居民公約,制定社區公共突發事件處理應急預案,提高社區居委會自治和服務水平,確保社區工作有章可循。

(二)明確工作時間。工作日按照正常上下班作息時間(由各地根據實際自定);午間和夜間實行值班制度,并公布聯系電話和聯系人,及時處理應急突發事件。同時,實行節假日值班、輪休制度和上、下班錯時制度。

工作日實行考勤制度。對遲到、早退、曠工、事假、病假和婚假、產假、喪假等情況進行登記,作為評定工作勤勉的依據。婚假、探親假等按照國家對企業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規范掛牌管理。社區辦公場所門口對外原則上只掛“社區黨委”(或黨支部、黨總支)和“社區居民委員會”兩塊牌子。建立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和社區議事協商委員會的,也可在社區辦公場所外掛牌。

(四)加強印章管理。參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公安部關于規范村民委員會印章制發使用和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52號)精神,社區居委會的印章為圓形,直徑不得大于4.2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區(縣、市)街道(鄉、鎮)社區居委會名稱,自左而右環行,或者名稱前段自左而右環行、后段在五角星下自左而右橫排。印章所刊漢字,應當使用國務院公布的簡化字,字體為宋體。印章一律由街道(鄉鎮)負責制發。

社區居委會要加強印章的管理,建立健全印章使用審批、登記、備案制度。印章的使用不得超越居民自治組織的職責范圍。凡需社區居委會加蓋印章的單位,應根據隸屬關系取得市、區縣(市)級社區建設領導小組(指導委員會、協調小組)同意。

二、加強設施管理

(一)提高設施利用率。根據社區正常工作和服務需要,進一步整合社區辦公用房資源,積極推行“一門式”服務大廳,方便居民辦事。同時,要制定和完善設施管理使用規定,提倡“一室多用”,提高社區設施的使用效率,無特殊情況社區設施一律不得空關。

(二)探索長效運行機制。積極探索和研究“星光老年之家”等老年活動場所及市民學校、健身活動等設施的維護、運營長效管理機制。在確保社區“五室四站兩欄一家一校一場所”功能的基礎上,結合社區實際,調整辦公、活動、服務場所功能,進一步擴大活動場所面積,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寬敞的活動環境。

(三)嚴格規范管理。按照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杭州市社區配套用房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杭政辦函〔2003〕163號)的要求,加強社區設施的管理,統一標識,規范用途,確保社區設施不用于經營性活動。新建的社區配套用房要及時納入市社區配套用房管理范圍,進一步明確街道(鄉鎮)產權人、社區使用人的責任。對社區居民確需的社區服務業經營性項目,需使用社區設施場所的,須經區、縣(市)級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協調小組)批準。各職能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加強對社區設施的建設、管理和監督。

三、規范資產管理

(一)社區資產范圍。一是財政下撥經費以及社區居委會接受社會捐贈的資金和其他合法收入;二是社區居委會使用的房產、車庫(棚)和活動設施、器具以及辦公所需的設備等固定資產;三是社會捐贈的物資和其他屬于社區居委會所有的物資。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有關規定,制定本社區的財務管理制度。要管好、用好社區建設的各項資金,為發展社區建設事業服務。社區居委會應建立健全固定資產和物資登記、保管制度,明確管理的責任人,做到賬、款、物相符,保證其安全和完整。社區居委會的資產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平調、截留、挪用。

社區應單獨開設銀行賬戶,由各街道(鄉鎮)的“社區賬務中心”代為管理賬目,實行“居賬街審”。會計由“社區賬務中心”人員擔任,社區設立出納。

(三)編制年度財務收支計劃。按照量入為出、留有余地的原則,編制年度財務收支計劃。年度財務收支計劃根據市、區縣(市)有關經費規定和街道(鄉鎮)下達的經費計劃編制,經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審議通過,年終向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報告年度財務收支計劃執行情況。社區年度財務收支計劃須報街道(鄉鎮)備案。

(四)實行財務監督。社區居委會應建立財務監督小組,其成員在熟悉財務工作的居民代表中推選產生,一般為3—5人。財務監督小組負責對本社區財務活動進行民主監督,參與制定社區居委會的財務計劃和財務管理制度,有權檢查、審核財務賬目,檢查監督財務計劃、財務制度的執行和物資管理、財務公開情況,聽取和反映群眾對社區居委會財務管理工作的意見建議。社區居委會應按期〔具體期限由各區、縣(市)結合實際自定〕在居務公開欄如實公布各項收支情況,接受居民群眾監督。

四、提高管理水平

社區居委會是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民(成員代表)會議的執行機構,是行使社區管理、服務、教育和監督職能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社區工作保障條件的意見》(市委〔2005〕10號)和《杭州市社區信息化建設實施綱要(**—**年)》的有關要求,加快社區居委會信息化建設進程,為提高社區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創造良好條件。

(一)實現臺賬無紙化。建立以街道、社區居委會內部辦公自動化為核心,以《社區信息化管理服務軟件》為載體的社區公共事務管理平臺,積極推進管理電子化、臺賬無紙化,減輕工作負擔,提高管理水平,爭取在3年內逐步實現社區臺賬無紙化。

(二)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社區服務站要與街道(鄉鎮)、區社區服務中心和市市民服務呼叫信息中心(96345)聯動運行,提高服務水平。所有社區要建立社區網站(網頁),并統一納入市社區門戶網站管理,有條件的社區要建立電子閱覽室。同時,要加快與市、區縣(市)政府部門之間信息平臺的對接,實現更廣領域的信息資源共享。

(三)提高組織協調能力。社區居委會要在黨的領導和政府的指導下,強化和完善對社區群眾團體、中介組織、志愿者組織、物業管理組織和其他社區組織的綜合管理、協調、監督職能,推進社區各項工作健康發展。從居民最迫切需要的服務抓起,積極培育發展社區中介服務組織和機構,推進社區志愿服務,積極帶頭組織居民開展鄰里互助活動,充分發揮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的作用,促進社區實現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全面加強社區建設。

本意見由市民政局負責解釋。本意見下發后,國家、省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