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才新模式意見

時間:2022-10-03 03:20:00

導語:農村人才新模式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人才新模式意見

**市立足實際,積極實施“富民產業對接鏈接工程”,打造一批“公司型”、“協會型”村班子,培養一批“現代型”、“經理型”村干部,建設一支以黨員為骨干的“創業型”、“雙帶型”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據統計,黨員實用人才占農村黨員總數的20%以上,村干部實用人才占村干部總數的80%以上,草菇、白鵝、花卉、金橘等富民產業已初具規模。

青原區流坊村李友禮是花卉苗木種植能手,前些年創辦了景天花卉苗木基地,任村支書后,依托景天基地培訓農民,大力對接鏈接花卉苗木產業,全村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700畝,帶富了一方群眾,李友禮也成為了全省“十大井岡之子”。像流坊村這樣的“公司型”村班子、李友禮這樣的現代“經理型”村干部,正在成批涌現。在此基礎上,該市還在13個縣(市、區)各選擇4至5個村,將其打造成“支部建設好、富民產業強、村落社區好、群眾奔小康”的“四合一”農村黨支部,并以此輻射全面,帶動全市農村發展壯大富民產業,加快小康社會進程。

在實施“富民產業對接鏈接工程”中,**市把培育產業與培養人才緊密結合起來,在培養人才過程中培育產業,在培育產業過程中培養人才。青原區渼陂村黨支部書記梁仁俊從16歲開始鉆研草菇生產技術,擁有“蒸氣包滅菌技術”和“純長秸稈立體栽培”兩項專利,對渼陂草菇進行對接鏈接后,三年內全區達到栽培草料4000萬公斤、產菇5000萬公斤的規模。目前,列入對接鏈接富民產業目錄的遂川金橘、新干黃姜、吉水白鵝、三都黃牛和龍門皮革等產業,都有一支以黨員為骨干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僅從事十大富民產業的農村實用人才已達到3000人。同時,市里還派出609名干部、4689名農民到先進地區掛職鍛煉、打工學技。該縣堆子前鎮改造5000畝金橘,平均畝產達到2500公斤,開發了金橘系列旅游食品和綠色無公害食品,并為金橘申請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和原產地域保護權。

隨著產業的發展,市里指導各地成立了各種形式的協會,培育富民產業和培養實用人才。目前,全市已成立各種產業協會79個,建立的各種基地引進新技術682項,培訓黨員、農民14萬人次,推廣新技術448項,成為富民產業與實用人才的孵化器。并且所有協會都成立了黨組織,實行協會負責人與黨組織負責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實現了黨管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