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干部教育培訓意見

時間:2022-10-04 06:41:00

導語:領干部教育培訓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干部教育培訓意見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必須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執政能力。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領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本領。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提高培訓實效,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培養造就高素質的領導干部隊伍。

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開展教育培訓。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開辦以來,按照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艱苦奮斗、執政為民的辦學要求,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關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充分利用井岡山及其周邊地區的寶貴歷史資源,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緊緊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緊緊圍繞學員關心的重點、熱點問題,開展教育培訓,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黨員干部。

根據辦學方針和功能定位,我們設計了“一個中心、三大板塊”的教學布局。一個中心,就是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中心;三大板塊,就是以井岡山精神為核心的革命傳統教育、基本國情教育、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教學板塊。同時,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開設了許多新的專題課。近兩年來,學院先后開展了“十一五”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及《文選》輔導等專題教學,使之進教材、進課堂、進學員頭腦。

依托井岡山及其周邊地區的紅色資源,發揮學院在黨史、黨建方面的學科優勢,著重對學員進行黨的早期革命斗爭史教育。革命史教育堅持歷史與現實的有機結合,把開展中國革命史教育與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與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結合起來,與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結合起來,在“靠得住”上下功夫,在“有本事”上求突破。我們通過開設《井岡山革命道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歷史經驗與啟示》等課程,使學員從歷史和現實的比較中加深對我國國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解與認識,進一步增強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達到了“讓歷史告訴現在,讓歷史啟迪未來”的效果,對提高學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其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堅定性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堅持改革創新,突出培訓特色,不斷提高培訓質量。根據新時期干部教育培訓的特點,針對學員的需求,我們積極創新培訓方式和教學形式,綜合運用課堂講授、現場教學、體驗式教學、社會實踐、案例教學、研究式教學、激情教學、音像教學和教學演出等教學形式。專題課著重邀請著名專家針對熱點難點問題講授,并與學員互動研討,學員的認識得到提高;現場教學通過實地、實情、實景的講解和感悟,學員普遍感到思想受到震撼,靈魂得到洗禮,境界有了提升;社會實踐通過零距離與農民接觸,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學員的能力得到增強。穿插運用案例教學,推出了激情教學和教學演出等新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唱革命歌曲和觀看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激發學員的革命豪情,學員普遍反映形式新穎、效果好。

注意挖掘和拓展教學資源,不斷提升教育培訓的層次和水平。深入挖掘原有教學資源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做實教學細節,充分發揮其啟迪和教育作用,形成了諸如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現場教學等一批教學品牌。同時新設了韶山故居、瀏陽文家市秋收起義紀念館、井岡山領袖峰等一批新的教學點,形成了以井岡山為中心、東向福建、西至湖南的31個現場教學點、17個社會實踐點、3個體驗式教學點,大大豐富和拓展了教學工作。

加強教學管理,確保教育培訓工作有序運行。與短期多班、運動中教學、教學形式多樣相配套,實行流程管理、準軍事化管理、預案管理,將整個培訓過程細化為75個環節,并據此合理配備不同班次的教學資源,使教學工作井然有序。注意延伸培訓鏈,加強培訓前需求調研和培訓后跟蹤服務。實行全過程教學督導,采取隨機跟班抽查、向學員咨詢訪談、檢查教學日志、召開學員座談會等形式,及時掌握教學動態,總結經驗,發現問題,迅速整改,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緊緊圍繞教學需要,科學謀劃和推進科研工作,做到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努力實現教學科研一體化,使科研工作更好地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尤其注重對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的研究,努力把學院建成為在黨史、黨建領域具有領先水平的科研陣地;注重對所在區域經濟社會重大問題的研究,努力建成中部地區國情研究的重要基地。

創新培訓體制,完善培訓機制,推進干部教育培訓制度化、規范化。一是加強干部教育培訓機構建設,建立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布局合理、競爭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訓機構體系。堅持分層次、多渠道開展培訓,按不同層次、級別、行業、類別干部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培訓計劃,在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時間、培訓要求方面體現各自特色。二是加強制度建設,按照《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的要求,結合干部教育工作實際,不斷建立健全各項干部教育培訓相關制度。對已經出臺的制度,認真貫徹執行;對已經成熟的做法和經驗,及時總結轉化為規章制度,進一步推進干部教育培訓的規范化、法制化進程。三是建立干部教育培訓考核激勵機制,將干部的教育培訓情況作為干部考核的內容和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制定科學合理的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使干部教育培訓取得實效。

建立健全先進性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隊伍建設。通過加強班子建設、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加強思想理論建設等措施,努力培養“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團隊。

加強班子建設,提高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學院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制定《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決定》,健全學院領導班子學習、議事等有關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院務委員會和院長辦公會集體研究全院性重大工作,班子成員分工負責。重大措施出臺前,先廣泛征求干部意見,向有關單位進行咨詢,再由有關職能部門提出方案,最后經院務委員會研究決定,保證學院工作決策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不斷提高民主辦學、科學辦學、依法辦學的能力,形成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

建立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加強隊伍培訓和管理,不斷提高隊伍素質。委托中國人事科學院進行崗位職責定位,科學確定各部門崗位職數和崗位職責;積極推行競爭上崗,保證選人用人的公開、公平、公正,實現了好中選優。通過鼓勵在職攻讀學位、參加培訓、掛職鍛煉、跟班學習等方式,提高管理干部的能力和專職教師的專業素質。按照“少而精、管用”和“專兼結合、兼職為主”的原則,加強專兼職教師隊伍的建設,注意發揮兼職教師的作用,根據其特長,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課程,同時發揮他們在學院重大科研項目和幫帶年輕專職教師方面的作用。

加強機關黨的建設,開展“比學、述學、評學、考學”活動,促進學習型學院建設;做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以“生日送祝福、生病送關懷、困難送溫暖、年終送慰問”為主題的“溫馨四送”活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搞好校園文化建設,通過舉辦“井岡論壇”、出版學報和院報、隨時更新網站新聞等,宣傳學院核心價值觀,使“忠誠、責任、激情、奉獻”成為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自覺行為,形成充滿活力、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