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實施意見
時間:2022-10-05 05:11:00
導語:黨建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大、**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中介組織等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途徑,提高黨在新社會組織中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新社會組織健康發展,根據《黨章》規定和中央、省委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強我市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強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市各類新社會組織發展迅速,數量種類不斷增多,活動領域不斷擴大,社會影響不斷提高。據統計,目前全市登記注冊的社會團體有71個,個人會員達6萬多個(人次),民辦非企業單位121個,社會中介組織117個,從業人員800余人。新社會組織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經濟體制、加強社會管理、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是對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有重要影響的社會組織,是新形勢下黨的工作和群眾工作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各級黨組織積極探索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經驗,但工作總體上仍然比較薄弱,還存在許多亟待明確和解決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一些黨組織認識不足,責任不明,措施不力;新社會組織黨的工作覆蓋面小,影響力不夠大,尤其是規模較小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還相當薄弱。
加強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的迫切需要,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內在要求,是規范和引導新社團組織健康發展的政治保證。對此,各級黨委要高度重視,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澄清模糊認識,克服畏難情緒,真正把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作為新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為新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
加強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大精神為指導,著眼于全面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和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積極探索在新社會組織中加強黨的領導、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方法和途徑,努力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新社會組織發揮作用,健康發展。
目標要求:理順領導管理關系,抓好新社會組織黨組織的建立健全工作,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完善有關制度,積極開展黨的活動,探索黨組織和黨員在新社會組織中發揮作用的方法和途徑。通過3年努力到2006年,確保具備條件的新社會組織都按要求建立黨組織;確保新社會組織的黨員都編入黨的一個支部,正常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確保黨的工作覆蓋到所有依法登記的新社會組織。
三、工作措施
(一)廣泛開展調查摸底,科學制定規劃。各鎮(街道)和市直機關有關部門黨委(黨組)要開展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全面了解新社會組織發展的實際情況,摸清各類新社會組織的性質特點、成員構成、分布狀況、隸屬關系、活動內容,要在調查研究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區別情況分類指導,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環境和新社會組織的基本特點出發,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規劃,確保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
(二)多形式多途徑擴大新社會組織黨的工作覆蓋面。一是專職工作人員或從業人員中的黨員人數達3名以上(包括3名)的新社會組織,要單獨建立黨組織。二是專職工作人員或從業人員中的黨員人數在3名以下的新社會組織,要采取聯合組建、掛靠業務主管部門或相關單位組建等多種形式,確保新社會組織的黨員都編入黨的一個支部,正常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三是沒有黨員,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新社會組織,上級黨組織應選派黨性強、業務精、威信高的同志擔任黨建工作聯絡員,負責做好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確保黨的工作覆蓋到所有依法登記的新社會組織。
(三)明確新社會組織黨組織的職責,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各地各部門黨組織要指導新社會組織黨組織明確定位,強化職責,切實做好工作。新社會組織黨組織的主要職責是: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監督新社會組織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支持新社會組織依法依章開展工作,發揮各自的作用;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積極促進新社會組織的發展和進步;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嚴格黨員教育管理,從實際出發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四)理順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領導管理關系。新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黨建工作,原則上由其業務主管單位黨組織領導管理,登記管理機關黨組織和所在地鎮(街道)黨委協助指導管理;社會中介組織黨建工作,原則上由所在地鎮(街道)黨委領導管理,登記管理機關黨組織協助指導管理。個別情況特殊的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由市委組織部按實際情況明確領導管理關系。
四、組織領導和有關要求
(一)明確責任,形成機制。各鎮(街道)黨委書記和業務主管單位黨委(黨組)書記是抓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新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部門和所在地鎮(街道)黨組織,要在市委組織部的統一領導下,各負其責,加強溝通,通力合作,形成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三位一體”機制。各類新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要在新社團組織成立、變更登記和實施年度檢查時,協助督促具備條件的新社團組織建立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各業務主管部門、所在地鎮(街道)黨組織要根據各自職責,全面負起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的直接領導責任,做到思想上擺正位置,分工上明確專人分管或主管,工作上有具體目標、任務和要求,指導監督新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建工作聯絡員認真履行職責,定期聽取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匯報,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二)堅持原則,扎實推進。多途徑、多形式,扎實推進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同時在工作中注意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新社會組織必須自覺接受黨的領導,新社會組織中的黨組織要認真履行職責,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二是必須堅持服務大局。把加強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與促進新社會組織發揮作用、健康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豐富黨建工作載體,增強黨建工作活力。三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教育人、引導人、團結人、關心人作為新社團組織黨的工作的著力點,注重密切聯系群眾,做好群眾工作,不斷增強黨組織對新社團組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三)分類指導,典型示范。根據新社會組織中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的不同特點,以及各類新社會組織的分布情況、組織結構、活動內容、規模大小等實際,區別情況,抓住重點,分類指導,不“一哄而起”,不搞“一刀切”。重視發揮典型的示范作用,及時培育、總結和推廣先進典型,以典型指導和推動面上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對規模較大、條件具備的新社會組織,要重點幫助指導,發揮它們的示范帶動作用。
(四)積極探索,不斷提高。要以改革的精神,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規律,創新方法,加強交流,積極向市委匯報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不斷提高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