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建立黨員教育管理意見
時間:2022-10-12 04:15:00
導語:街道建立黨員教育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市**區采荷街道黨工委整合轄區內資源,建立了“陽光家園”黨員活動中心。以中心為依托,成立了“陽光家園•流動黨員之家”,把流動黨員納入社區管理和服務,使流動黨員融入社區,找到了新“家”。
一、組織、活動、資源三保障,讓流動黨員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
一是組織保障。在陽光家園設立了“流動黨員組織關系接轉站”,制訂了《流動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制度》,對流動黨員實行分類接轉。對單個的流動黨員,憑《流動黨員活動證》,接轉組織關系,就近、就便編入黨的組織,使流動黨員能夠及時參加組織生活;對一些流出地相對集中的流動黨員,通過與流出地黨組織聯系,成建制接轉流動黨員,成立流動黨員黨支部,社區黨組織及時組織、指導他們開展黨的活動。
二是活動保障。每季度邀請黨建工作者上一次黨課,每月開展一次主題形勢教育,并積極組織各種活動。從**年“流動黨員之家”成立至今,已開展“融入大**、喜看新變化”、到嘉興南湖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24次。
三是資源保障。協調社區文化中心、圖書室、市民學校、社區教育學院等單位,整合教育資源,精選80余部革命題材故事片、近1000本圖書、10場輔導報告,開辟“黨課超市”,供流動黨員黨組織和黨員個人按需選擇。
二、管理、學習、表彰三同步,實現流動黨員與社區黨員統一管理
一是同步管理。“陽光家園”建立了流動黨員、困難黨員、黨員先鋒隊(志愿者)信息庫,開通在線教育、開展網上組織生活等,使流動黨員與社區黨員同步接受黨組織管理。
二是同步學習。制訂了流動黨員“目標管理制度”、“學習教育制度”、“思想匯報制度”,將流動黨員接受教育、參加活動等情況記載在記事本上,適時向流出地黨組織反饋。充分調動陽光家園的人才資源優勢,組建了以老紅軍、老黨員和黨建理論專家組成的“陽光講師團”,制定課程計劃,開展“四送六進”服務(送黨課進支部,送黨課進市場、進攤位、進小店,送黨課進居住區,送黨課進家庭),確保了學習教育的覆蓋面。
三是同步表彰。街道將流動黨員納入每年的“百名黨員紅旗手”和“陽光服務之星”評選,統一進行表彰。**年來,有9名流動黨員受到街道黨工委的表彰。
三、生活、娛樂、幫扶三服務,讓流動黨員感受家的溫暖
一是“一證通”服務。憑《流動黨員活動證》,可在“陽光家園”和社區黨員服務站參加陽光講壇主題沙龍、參觀黨建黨史展覽、閱覽書籍報刊及各種文體活動。
二是生活就業服務。設立了困難流動黨員專項幫扶基金,根據流動黨員信息庫記載情況,對困難黨員進行幫扶。將面向社區失業人員的“就業關系網”向流動黨員延伸,為他們傳遞就業信息,提供就業機會。
三是結對服務。通過組織結對和個人結對兩種方式,使流動黨員能盡快適應新“家”、融入新“家”。目前,“陽光家園”累計為流動黨員送去慰問金12000元,為10名流動黨員解決了就業問題,為12名流動黨員子女解決了上學難問題,并有30名黨員與流動黨員結成了“對子”,開展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的交流溝通。逐步完善和有效的服務與教育管理相融合,贏得了流動黨員的認可,激發了流動黨員積極融入社區、在第二故鄉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積極性。童裝市場流動黨支部每年為轄區困難兒童捐贈童裝,累計10000余套;來自淳安王埠鄉的流動黨員主動要求參加陽光服務站值班;來自安徽歷口的流動黨員自購磨刀工具,免費為社區居民服務。幾年來,陽光家園黨組織凝聚力不斷增強,影響力不斷擴大,在為流動黨員管理服務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在陽光家園落實黨組織關系的流動黨員由**年的32名增加到251名,流動黨員黨支部由3個發展到包括大學生流動黨員黨支部、外來務工經商流動黨員黨支部等18個;已有35名外來務工人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