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規范化管理意見
時間:2022-10-13 03:30:00
導語:干部規范化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區是**年4月組建的一個新區,下轄5個鎮,人口近21萬(其中農業人口近16萬)。原有行政村132個,村干部1445人,其中定職干部436名,**年4月行政村合并后,行政村、村干部和村定職干部數分別精簡到61個、541人和236人。541名村干部中,女干部104人,35歲以下的117人,36歲至45歲的252人,46歲以上的172人,高中以上學歷的398人。村黨組織書記35歲以下的11人,平均年齡44.4歲,高中以上學歷的47人。村委會主任35歲以下的10人,平均年齡43.1歲,高中以上學歷的38人。近年來,我們一直把村干部的教育管理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今年,為適應農村稅費改革和鎮村區劃調整后的新形勢,切實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我們又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推行了村定職干部規范化管理工作,著力提高基層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穩定農村干部隊伍,調動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努力把村級黨組織建設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實踐者、推動者。現將推行村定職干部規范化管理工作的有關情況作一匯報。
一、推行村定職干部規范化管理的背景
開展行政村合并、村組干部精簡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提高村組干部隊伍的素質,充分調動村組干部工作的積極性,提高村組干部的工作效率,確保村級組織的高效優質運轉,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然而,通過平時的工作和調研,我們發現在行政村合并、村組干部精簡后,村干部的規范化管理方面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第一,村干部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疏遠了黨群干群關系。有的鎮只重視村定職干部選拔任用,卻忽視了對他們的教育培訓和監督管理。由于平時教育培訓走過場、搞形式,監督管理不嚴格、不頂真,致使部分村干部素質低下,能力較差,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等方面無所建樹,成績平平。還有極少數村干部作風粗暴,想問題、辦事情不考慮群眾的苦樂得失,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
第二,村干部工資收入不平衡,挫傷了村干部工作積極性。一是鎮與鎮之間村干部工資收入相差較大。從我們統計的情況看,白馬鎮村定職干部平均工資達8839元/年,而口岸鎮只有5000元/年,兩者相差3839元/年。二是村與村之間定職干部收入分配不合理。各個鎮過去基本都不發放效益工資,在村干部思想上形成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多少無所謂,干好干壞一個樣”的認識誤區,調動不了村干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三是村干部付出的勞動與所得的收入不完全對等?,F在的村干部工作在基層一線,既要管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又要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還要調處糾紛、收糧征稅,可謂“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雞毛蒜皮”,責任無限大,可收入卻相對較低,不少村干部寧可外出打工掙錢,不愿繼續干農村工作,大部分農村年輕人也不愿意加入村干部的行列,村干部隊伍的力量薄弱,后繼乏人。四是少數經濟薄弱村、后進村村干部工資報酬難以兌現。極少數村過去由于完不成稅費收繳任務,導致年底雙文明考核過不了關,村干部工資只好在帳上“掛起來”,挫傷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第三,村干部社會保障參保率較低,給村干部帶來了后顧之憂。我區5個鎮中只有少數鎮為村定職干部辦理了養老保險,個別鎮辦理了醫療保險。參保的途徑也不盡一致,有的是在農保部門投保,有的是在鎮經管部門投保,退休(職)后有可能享受不到現所交投保費的增值部分。而且參保對象也各有規定,有的為連續“定職”3年以上,有的為連續任“定職”6年以上(含軍齡和任小學教師、農村醫生的工齡),既不利于養老保險的社會化發放,也不利于村干部隊伍的穩定。如不推行養老保險制度,一方面會影響村干部工作的動力,另一方面反而會增加鎮財政的負擔,事實上,一些村退職干部的待遇不落實問題已成為退職村干部上訪的重要原因。
上述問題的存在,影響了農村干部隊伍的穩定,影響了農村改革的深化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影響了農村社會穩定的大局。為此,我們專門組織人員進行了深入調研,幾上幾下反復征求意見,經集體討論研究并報區委批準,對全區村級黨組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和村會計站長(不包括隸屬村級黨組織的負責人)試行了規范化管理。
二、村定職干部規范化管理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1、進一步擴大民主,建立完善科學的村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等規定,進一步探索、完善"兩推一選"、"公推直選"等選舉方法,充分發揚民主,嚴格選拔任用的有關程序,確保村黨組織書記由德才兼備、實績明顯、群眾公認、經濟工作能力強的優秀黨員擔任。提倡村黨組織書記通過選舉擔任村民委員會主任。目前,全區有5個村書記、主任一肩挑。嚴格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委員及主任。通過選舉、組織考察、群眾推薦等多種途徑,采取鎮干部下派兼職、優秀村干部異村任職、公開選拔等方法,調優配強村干部隊伍;目前,全區鎮機關干部下派到村任職、兼職的共有14個,村主要干部異地任職的有13個,60個村采取了“兩推一選”的辦法選拔村黨組織書記,還有1個村嘗試了“公推直選”的辦法選舉村黨組織書記。各級黨組織努力把培養選拔年紀輕、有文化、有帶頭致富、帶領致富本領、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能力的優秀人才吸納到村干部隊伍中去。
2、改進教育培訓方法,探索不斷提高村干部隊伍素質的有效途徑。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村干部培養、培訓規劃,有計劃、多途徑、多形式地對村干部進行培訓。村黨組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的培訓由區委黨校和鎮黨委負責,確保每年不少于10天的集中學習教育、培訓;其他村干部的培訓由鎮黨委負責,確保每年集中學習教育、培訓不少于7天。鼓勵村干部參加大專學歷教育,到2005年,村黨組織書記大專以上文化程度要達到80%以上,村45歲以下定職干部全部達到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其他村干部大專以上文化程度要達到50%以上。培訓經費通過多種方法解決,確保培訓工作在不增加村級負擔的情況下得以落實。
3、建立健全工資報酬制度,確保村干部的工資報酬按期足額兌現。村定職干部的工資實行結構工資制,原則上由基本工資、考核工資和效益工資三部分組成。村定職干部基本工資和考核工資在鎮財政中列支;效益工資按當年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計算獎金報酬(不含農業稅及其附加、一事一議收入及鎮財政轉移支付的收入),在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中列支。
(1)基本工資:基本工資由職務工資、職齡工資和規模工資三部分組成。①職務工資:書記每月180元,村民委員會主任每月160元,村會計站長每月140元;②職齡工資:按任職時間,每年以4元計算。職齡的確定,鎮管定職干部按原定職干部任職年限計算,新任干部從任職時起算。③規模工資:以所在村戶數為單位計算,每戶0.5元,總數除以12為每月應發放數。
(2)考核工資:①按工作實績年終雙文明百分考核結果確定,一類村占總村數的20%;二類村占50%;三類村占30%;②村干部的報酬以所在村的等次確定。分類標準及考核工資多少由各鎮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村主任的考核工資占村黨組織書記考核工資的80%,村會計站長按村黨組織書記的70%計算;③考核工資的發放,要體現優績優酬,多勞多得的原則,采用崗位責任制考核,適當拉開檔次;④考核工資年終由鎮統一考核發放。
(3)效益工資:按當年村級集體經濟到帳收入計算效益工資。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年3萬元以下的,原則上不享受效益工資(具體情況由各鎮確定);3萬元以上(含3萬元)至5萬元的,可按純收入20%計算,5萬元以上(含5萬元)至10萬元的,可按純收入25%計算,10萬元以上的(含10萬元),一般以不超過總收入的30%計算。效益工資由村先落實獎金比例總額,再分別落實到每個村干部,并出具報告經黨委、政府批準后發放。
4、推行村定職干部養老保險制度,解決村干部后顧之憂。保險對象為各村現任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會計站站長,同時,享受養老保險的對象必須連續任"定職"干部達3年以上時間。保險費的繳納,按照2:3:5的比例分級負擔,即個人繳納20%,村集體負責30%,鎮財政負擔50%。繳納的保險費金額,按現時資金增值率2.5%測算,即60周歲后村黨組織書記月領200元,村主任月領180元,會計站長月領160元。隨個人工資增加,而三級負擔的金額相應增加。繳費分半年次繳,即每年的5月底前和11月底前繳鎮農保所(民政科)。投保對象領取養老保險金的年齡男一般為60周歲,女一般為55周歲,投保人因身體原因等特殊情況的,經組織同意,領取養老保險金的年齡可提前至男55周歲,女50周歲。但領取時只能根據實際投保年限領取養老金標準。投保人領取養老保險金,保證期十年。領取養老金不足十年,保證期內養老保險金余額可以按規定一次性領盡。領取養老金超過十年者,養老金領取終身。在職期間自動離職、因犯錯誤受開除或刑事處分離開村定職干部崗位的,不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已繳納部分可以一次性結清。因其他原因組織調整不再擔任村定職干部的,鎮、村不再為其繳納養老保險金,可以一次性結清,也可由個人繼續繳納。
5、實行崗位目標責任制,制定對村定職干部嚴格考核和獎懲激勵的有效辦法。制定村黨組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和會計站站長的任期目標和年度工作目標,明確崗位職責,并嚴格考核獎懲。每年考核要采取個人述職,黨員和群眾評議,組織考察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己私Y果要與工資報酬掛鉤,年度考核稱職的發放全部工資,優秀的予以獎勵,不稱職的除扣發考核工資外,作必要的組織調整。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村定職干部規范化管理試行以來,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不僅村干部工作積極性大為提高,隊伍結構素質和能力不斷優化,而且危機感和責任心也大為增強。但是,目前我們仍然處于試行階段,而且這項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少問題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思考,不少工作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去完善。下一步,我們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學習省、市委組織部有關文件精神,切實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進一步將村定職干部規范化管理工作推向深入。
一是抓好組織領導。村定職干部規范化管理工作事關村干部的選拔任用、教育培訓、工資待遇、社會保障等諸多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們建立了區村定職干部規范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組織、財政、民政、農業、勞動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下設工作班子,集中一段時間專門抓這項工作,力求抓出成效。同時要求各鎮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明確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齊心協力,齊抓共管。
二是抓好督促檢查。深入各鎮、村,采取召開座談會、個別了解、走訪村干部等形式,加強對村干部規范化管理工作的督促檢查,對執行較好的鎮、村要予以表揚,同時對執行不力的鎮、村要予以通報,樹立正、反兩方面的典型。
三是抓好措施細化。區五家部門雖然出臺了指導性的意見,但具體操作過程中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細化、具體化的地方,比如村定職干部崗位責任制、考核工資的分類細化、村定職干部的管理等方面都要有具體的措施。目前,我們已要求各鎮結合各自實際,出臺相關的配套政策。今年,我們將著重在選準配強村級黨組織書記上下功夫,重點抓好“一把手隊伍建設工程”,把村黨組織一把手隊伍建設提高到新水平。
四是抓好規范完善。目前各鎮在實施村干部規范化管理工作時,部分內容、要求和標準還不盡一致,同時我們下發的文件中可能還有一些有待進一步完善的地方。對此,我們將派出專門力量,繼續深入調研,以改革的精神,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路子,再將此文件予以修訂完善,并出臺一些相關的操作細則,適當時候以區委名義下發文件,真正使這項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 上一篇:測評情況反饋制度意見
- 下一篇:干部考核量化測評軟件系統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