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公共服務經費保障意見
時間:2022-10-21 05:12:00
導語:社區公共服務經費保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建設,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社區是生活在一定區域內居民群眾生活共同體。構建和諧社會的居民群眾在社區、各種矛盾集聚在社區、各項任務落實在社區。轉變政府職能,豐富社區服務內容,優化社區服務方式,必須著力解決好公共服務經費問題。
近年來,地處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的陜西省寶雞市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以下共識:
一、現行社區辦公經費撥付對“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原則的沖擊。目前,社區建設正處在“政府主導、培育社區”階段。社區服務中各級政府下沉的公共服務占社區服務總量的80%左右。各部門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原則,在履行職能的同時,給社區撥付了相應的辦公經費,這些經費是不是真正用于社區、用于為民服務,帶著這個問題,筆者到社區進行了調查,感到在經費撥付中存在三個突出問題:一是經費撥付不及時。部分部門領導對社區是居民自治組織認識不清,認為社區是黨和政府的一級組織,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經費、工作人員生活補貼均由各級政府投資和發放,給社區下達任務、督促社區落實是理所當然的,賦事不付費或拖欠問題比較突出,造成社區干事缺經費或負債服務。二是撥付頭緒多,社區無法知曉。部門多、事雜亂,應該給予工作經費的部門和給予標準難界定,社區無法知曉。結果是事做了,卻得不到相應的工作經費,只能是拆東墻補西墻,在捉襟見肘的工作經費中硬擠,影響服務質量。三是層層剝皮,資金難以足額到社區。現行的撥付工作經費程序是嚴格按行業專款專撥專用,由于中間層次多,層層擦油的問題比較突出,工作經費難以到社區。
二、調整撥付視角,變分散撥付為集中撥付的必要性。隨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步伐的加快,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區的功能將越來越強大,在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地區,要想強壯社區筋骨,滿足群眾需求,在政府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實行集中撥付社區工作經費勢在必行,理由有三。一是可以集中財力辦大事。在社區發育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公共服務仍是社區建設的主體,高質量的公共服務,能最大限度的凝聚人心、提升社區的地位。沉到社區的公共服務都是黨和政府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工作,理清分散經費,由財政統一從各部門工作經費中劃撥列支,開設專戶,由社區建設指導機構提出使用意見,下撥社區,專款專用,能有效克服各唱各的調,各撥各的錢問題,集中有限的資金辦大事。二是可以減少資金流失。過路擦油、截留、挪用社區專項工作經費,是目前社區工作經費不足的主要原因。從我市情況看,下撥社區的工作經費主要用途是征訂各部門攤派的報刊雜志(約占社區工作經費的70%)、組織社區活動、印制各種資料、添置部分設施等,由于經費下撥是從職能部門嚴格按程序下撥的,部門下撥與否,無從知曉,同時下撥中途時常發生收取“過路費”問題,集中撥付可以有效加強工作經費的監管。三是集中撥付可以增強資金安全。凡進入社區的公共服務項目都是黨和政府的工作,不讓進那是不現實的。無論哪個部門給予社區工作經費其實都是黨和政府的經費,更透徹一點都是納稅人的錢,關鍵問題是用到什么地方、如何用。將分散到各級部門的社區工作經費集中起來撥付,既保證了足額撥付,又利于資金使用的檢查和安全。
三、集中撥付社區工作經費的可行性。隨著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職能轉變步伐的加快,黨和政府“關注民生、服務群眾”的政策將起來越多,這些政策最終都要通過社區這個平臺落實到千家萬戶,有相應的政策就有相應的資金配套,把分散在各職能部門的社區公共服務經費通過財政預算的方式劃撥出來,具體的操作程序,筆者認為有三個:一是由財政部門牽頭,對各部門用于為民服務的專項經費進行清理,摸清可使用資金底數,會同相關部門逐項界定撥付標準。二是開設社區專戶,實行統一管理。由財政部門會同社區建設指導機構,對劃撥出來的經費進行分類,列出明細,根據不同的用途,分期分批下撥社區。三是加強監管。目前社區工作經費管理有三種途徑,即:“居財(街)辦理”,由財政撥付到街(鎮),專款專用,社區開支后,到街(鎮)報銷;“居財民理”,直接撥付到掛靠民政部門的社區建設指導機構,社區憑票據報銷;直通車發放到社區,以居務公開形式進行監管。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