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實施意見
時間:2022-11-02 09:46:00
導語:艾滋病防治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街鎮人民政府(辦事處),縣府各部門,縣屬各廠礦、中學:
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府發〔2004〕40號)精神,為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縣的傳播和蔓延勢頭,現結合衛生部《艾滋病防治綜合示范區工作指導方案》和《實施指南》(試行),提出我縣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任務
艾滋病防治關系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和民族興衰,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艾滋病防治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統籌協調,把這一關系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抓緊抓好,堅決遏制艾滋病的傳播蔓延勢頭。要按照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2010年)的通知》(國發〔**〕38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5年)的通知》(國辦發〔**〕40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2010年)的通知》(**辦發[**]21號)精神,制訂具體防治目標和行動計劃,實行政府主要領導負責制,納入政府目標管理考核。縣成立由政府領導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縣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領導協調機制,落實政策措施,解決突出問題,確保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縣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作為全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領導機構,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改進工作機制,定期召開協調會議,解決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成員單位要根據各自職能,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加強對基層的指導,解決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定期組織開展全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督查,對因領導不力、措施不當、隱瞞疫情、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二、堅持預防為主,落實綜合治理
(一)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和行為干預
宣傳部門要對全縣艾滋病防治工作進行統一部署,堅持面向群眾、面向農村和經常性宣傳教育與重點宣傳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經常性的艾滋病防治知識和無償獻血知識宣傳教育。組織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媒體免費刊播預防艾滋病防治知識專題節目、科普文章和公益廣告。在平時和每年世界艾滋病防治宣傳月活動期間,要在廣播電視的黃金時段和報刊顯要位置刊播有關艾滋病防治內容的報道,使公眾了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掌握預防知識和辦法,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消除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視。通過宣傳,使群眾預防艾滋病知識知曉率達到75%以上,其中14—49歲婦女及青少年知曉率分別達85%以上;高危人群知曉率達到85%以上;艾滋病病人及家庭成員預防艾滋病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
農業部門要充分利用“三下鄉”等形式,在農村開展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宣傳工作。要積極配合衛生等部門編寫、印發適合農村地區的宣傳材料,做到鄉鄉有音像宣傳品,村村有宣傳掛圖,戶戶有宣傳手冊;支持鄉(鎮)建立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宣傳欄。要會同有關部門,充分利用農貿集市、節假日等機會,在群眾集中的地點不失時機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喜聞樂見的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宣傳活動。
縣教委要將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納入普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落實教學課時和教學要求。按照適時、適度、適當的原則,在全縣中學生中深入持久地開展預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無償獻血知識、性知識、性道德和法制觀念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為艾滋病孤兒創造就學條件,確保所有艾滋病孤兒得到生活救助和免費完成義務教育。
縣交通局要把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納入對旅客宣傳的內容。要在候車、候船室內,設置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專欄和宣傳牌,擺放宣傳教育材料;有影視廣播播放條件的旅客集中場所,要適時播放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
縣文化、工商部門要切實加強娛樂服務場所管理,要求娛樂服務場所公開張貼和擺放艾滋病防治宣傳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推廣使用安全套等健康促進工作。
衛生部門要加各類醫療衛生人員有關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培訓,尤其是要對從事艾滋病性病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臨床醫護、檢驗、采供血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必須進行專業培訓,同時,加強防治能力建設,建立防治艾滋病藥品儲備庫,使90%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得到規范的診療、監護和預防保健服務,為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人員提供及時的安全保障服務。要會同縣公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開展藥品維持治療和清潔針具交換試點工作,并逐步加以推廣,力求切斷因注射吸毒經血液傳播艾滋病的途徑。
縣人口計生部門要組織各級計生組織,在計劃生育宣傳工作中,將艾滋病性病預防知識和生殖健康教育結合起來,提高婦女的自我保護和保健能力,利用計劃生育服務工作網絡,大力推廣正確使用安全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以及配偶人群中安全套使用率達到95%以上,其他高危人群達到70%以上。同時,醫療服務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要采用咨詢、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向就診患者、服務對象宣傳艾滋病防治和安全套使用知識。公共場所經營管理單位要采取適宜的形式宣傳推廣使用安全套,設立安全套自動售套機。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宣傳推廣使用安全套預防艾滋病的工作,積極組織開展推廣使用安全套預防艾滋病的公益廣告宣傳。
縣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對來足境外就業人員的管理和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縣公安局在受理常住境外人員辦理一年以上居留手續時,要嚴格審核其檢查證明。
縣總工會、團縣委、縣婦聯等團體,要結合自身工作特點,積極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要將預防艾滋病性病的宣傳教育列入工作計劃,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在流動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或單位,組織開展適宜不同人群的、生動活潑的“青春紅絲帶”等宣傳教育活動。
縣紅十字會要充分發揮各社會團體、企業的作用,積極籌集各種捐贈,組織自愿者深入社區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進行人道主義的關懷和幫助。
(二)依法管理,強化監督
縣衛生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和《血液制品管理條例》,加強對無償獻血工作的組織和領導,會同紅十字會等社會團體,動員全社會健康適齡人員積極參加無償獻血,提高無償獻血率,同時,對所有臨床用血進行艾滋病病毒檢測;會同食品藥品監管、公安部門切實加強對采供血機構的管理,加大對非法采供血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依法嚴懲違法犯罪分子,堅決杜絕艾滋病經血液途徑傳播。要強制推廣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做好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用后毀形和有關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的消毒工作,防止艾滋病醫源性傳播。
縣公安局要依法嚴厲打擊、販毒和吸食、注射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對強制戒毒人員、查處的人員和城市流動人口等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公安、司法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羈押和被監管人員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檢測、篩查、治療和有關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為羈押和被監管人員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設立專門場所。對從事打擊、吸毒以及在戒毒所、收容所、看守所等特殊崗位和基層派出所的干警,加強有關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培訓,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三)切實做好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
我縣是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要開展以治療和關懷救助為主要內容的“四免一關懷”社區綜合防治工作,推動各項防治措施的落實,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在社區、家庭獲得治療和幫助。要針對社區需求,提供知識培訓、健康教育、行為干預、醫療護理和咨詢關懷相結合的綜合服務,使社區各類人群,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性病患者以及高危人群都能連續、方便地得到有關信息與服務,營造一個有利于艾滋病預防、治療,有利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生活的社會環境。
縣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要加強示范區工作的組織管理,按照《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指導方案》要求,制定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合作,完成基線調查,落實能力建設、醫療救助、阻斷艾滋病母嬰傳播、宣傳教育和動員、在高危人群中開展同伴教育、推廣使用安全套、針具交換和社會市場營銷、性病診療服務、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病人與感染者生活救助等示范區工作任務。
三、加強疫情監測,規范疫情報告
實施艾滋病自愿免費血液初篩檢測和相關咨詢。**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加強艾滋病疫情監測,開展高危人群流行病學調查,力求準確掌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數量、疫情變化階段性情況和流行趨勢。近期內開展一次由縣人民政府負責,各街鎮鄉及各有關部門參與的,針對有外出賣血史的外出務工人員的艾滋病篩查工作。
各街鎮鄉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嚴格疫情報告制度,及時、準確上報本地區艾滋病疫情,并按規定向社會公布。對瞞報、漏報和遲報疫情的,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加大投入力度,保障防治經費
縣財政要加大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經費投入,設立艾滋病防治專項經費,落實艾滋病防治示范區配套經費,保證必要的藥品采購、健康教育、人員培訓、疫情監測、示范區建設、防治能力建設和患者救治的經費。要加強對艾滋病防治經費的管理和使用的監督檢查,確保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要合理安排防治經費,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能力建設。積極支持有關醫療衛生機構改善艾滋病防治基礎設施,改善防治條件。積極開展艾滋病防治、監管人員培養、培訓工作,提高防治技術水平和監管能力。同時,高度關心防治、監管人員的身體健康,努力避免職業暴露感染,落實對基層防治、監管人員實行津貼補助政策。
五、開展關懷救助,加強病人管理
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要將經濟困難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屬納入政府救助范圍,按有關社會救濟政策的規定給予必要的生活救濟;并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解決艾滋病患者遺孤免費義務教育問題。同時,有關部門要積極扶持有生產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從事力所能及的生產活動,增加其收入。
要根據衛生部《關于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見》,采取醫療服務、社區服務、社會與家庭關懷相結合的管理方式,進一步加強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管理,消除社會歧視。要進一步發揮紅十字會等社會團體的作用,開展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關懷活動。同時,要加強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對惡意傳播疾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