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科技園區發展意見
時間:2022-11-03 04:50:00
導語:民營科技園區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市科技局,有關單位:
為了深入貫徹《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意見》精神(皖辦發〔2003〕22號),促進民營科技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產業集群,增強整體競爭力,推動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根據《**省民營科技園區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科策〔2002〕150號),現就省級民營科技園區建設和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民營科技園區(以下簡稱園區)是指當地政府或者其他投資主體按照科技發展規劃和地區總體規劃,選擇科技資源比較集中、基礎設施比較好的區域,投資建設技術、人才、資金、信息等配套服務和管理服務設施齊全,引導民營科技企業在本區域集聚,形成統一管理、協作配套、專業和區域特色明顯的產業集群區域。
二、園區應充分發揮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相結合的優勢,堅持突出特色、強化服務、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建設目標定位為全省民營經濟的技術創新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和成長基地、創新人才積聚和培育基地、科技信息和技術成果的集散基地。
三、園區建設要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和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園區建設規劃要納入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經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園區要在所在地黨委、政府領導和各部門配合下,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組織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鼓勵社會團體和企業積極參與民營科技園區建設。
四、申請設立省級園區以自愿為原則。政府投資設立的,由申請設立省級園區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向省科技廳函報提出;其他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應經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向省科技廳提出申請;省級園區運行2年以后,經評估可申報升級為國家級園區或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五、申請設立省級園區除符合《管理辦法》規定的申報條件外,同時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基礎條件狀況良好。包括自然條件、政府支持、園區管理、園區規劃、園區特色、園區基礎設施和投資等方面。
(二)園區建設有明確的區域范圍,界限清楚,占地不少于1平方公里,或者單元式標準廠房建筑面積不少于10萬平方米。
(三)有一定數量和規模的民營科技企業已經進入園區,園區內的現有企業不少于2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少于5家。且經認定的民營科技企業不少于進園企業的80%、高新技術企業不少于進園企業的10%。
六、按《管理辦法》申報材料的要求,申報省級園區須向省科技廳提交以下材料:
(一)**XX(行政區域名或字號)民營科技園區申報書(格式附后);
(二)園區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市級以上規劃部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批準建設園區的證明材料;
(三)園區所在地政府對建設和發展園區的相關扶持政策、措施;
(四)開展園區籌備或建設以來的工作總結;
(五)其它相關材料。
申報材料一式10份。
七、省科技廳成立專家工作組,根據《省級民營科技園區評估指標》(另發)對申請設立省級園區的申報材料進行論證、評審和考核。對符合申報條件的由省科技廳批準設立省級園區并授牌;對已有明確規劃和方案,按省級園區標準進行建設的,先批準籌建,建設期一般為2年,到期后經評估合格正式授牌。
八、省科技廳對園區加強管理指導和協調服務工作:
(一)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科技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省園區的總體發展規劃;
(二)對全省園區發展方向、規劃等實施情況進行指導,協助科技部管理國家級園區。
(三)研究和制定扶持園區發展的政策,通過考核評比推動民營科技園區發展。
(四)協調各級科技計劃對園區內的民營科技企業技術創新、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給予傾斜支持。
(五)推動園區的創新體系、服務體系的建設。
(六)組織開展國內外園區的科技合作和交流。
九、園區管理委員會應切實履行職責,實現園區建設的基地功能:
(一)貫徹落實省和地方有關園區的政策、法規;
(二)擬定和實施園區的發展規劃;
(三)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營科技企業發展要求的各項管理制度;
(四)加強產、學、研結合,建立和完善園區技術創新服務體系;
(五)建立和完善信息網絡平臺,加強園區的信息化建設和科學化管理;
(六)建立科學、規范化的統計制度,每年應按省科技廳的要求報送園區建設和發展報告,以及有關的統計報表。
十、省級園區實行動態管理。省科技廳對省級園區授牌后每兩年進行一次評比。根據評比結果,對各項工作成績優秀的園區,將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管理不善、發展緩慢的園區,將限期進行整改。經過整改仍然不合格者,省科技廳取消其“省級民營科技園區”資格。
精品范文
10民營企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