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務業發展意見
時間:2022-11-05 03:12:00
導語:信息服務業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服務業是以網絡傳輸服務、計算機與軟件服務以及數字內容服務為代表的先導性、戰略性、倍增性的智力型產業。加快信息服務業發展,實現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為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促進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文件精神,結合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發展目標
信息服務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到2010年,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6%以上,占全市服務業的比重有明顯提高。通過政策引導、企業運作的方式,初步建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功能社會化、結構網絡化、手段現代化,結構合理、高效、綜合的信息服務體系,并形成較為完善的信息服務業產業鏈和產業布局。
二、加快信息服務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進一步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延伸服務領域。進一步完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優化網絡布局,適時引入更先進的網絡和移動通信等新技術,根據業務需要推進“三網融合”,改善公眾獲取信息資源的環境和成本。到“十一五”期末,全市移動用戶數超200萬戶,普及率達70%以上;固定電話普及率達70部/百人;互聯網普及率達40%;市級廣播電視數字化程度達95.5%以上,縣區達到85%以上;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積極推進市、縣(區)、鄉鎮、村四級農業信息網建設,打通農業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即信息從鄉鎮到農戶的距離,實現“村村通信息工程”、“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農村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等目標。
(二)發揮信息化帶動作用,提升和改造傳統產業。加快推進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的應用,不斷提高傳統產業設計水平、生產自動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立足我市區域塊狀經濟發展,重點在機電、紡織等行業實行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數控技術的應用,加快主要行業的制造環節和經營管理信息化改造,加速傳統產品的嵌入式技術升級,通過重點骨干企業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應用、企業網站建設,有效提升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和產業層次。
(三)突出應用重點,積極發展軟件產業。鼓勵軟件企業形成自主知識產權軟件產品,推動軟件技術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大力發展嵌入式軟件和行業應用軟件,發揮我市在物流設備、工業控制、紡織服裝、交通運輸、信息家電等行業嵌入式軟件的優勢,提高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擴大我市軟件在檔案、交通、物流、教育等領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鼓勵企業做大做強;以信息系統集成和應用軟件為重點,大力推進軟件服務,重點發展系統集成、網絡應用服務、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服務、數據加工與處理服務等。
(四)加快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推進數字內容服務業發展。培育信息資源市場,豐富信息資源市場供給,開展政務信息資源社會化增值開發利用工作,通過數字檔案、數字圖書、數字地理等信息資源的開發滿足社會有效需求。加快企業和行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促進數據庫產業和信息咨詢、征信服務等行業發展,推進商業性信息資源的市場化進程。積極推進互聯網的發展與繁榮,豐富網上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
(五)加快推進電子商務應用。積極推進農業、旅游等行業網站發展,推動網站以塊狀經濟、產業鏈為依托,開展信息分布、價格指導、網上交易等業務,帶動行業信息化和產業升級;鼓勵和支持專業批發市場加快信息化建設,利用有形市場的集聚效應,建立健全電子交易和信息網絡平臺,促進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的有機結合;推進企業信息化,鼓勵大型企業積極應用電子商務,提高企業競爭力;積極推動房地產、物流、倉儲、金融、職業介紹、社區服務等中介服務業的電子商務,促進信息的互動與交流。重點培育3-5家經營收入超千萬元的電子商務企業。
(六)積極開展社區信息服務。加快建立適應社區和居民各種需求的社區服務網絡,提高社會公益性服務和便民商業服務的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整合民政、計生、勞保等部門的社區服務平臺,逐步建立便捷購物、家政信息、交通旅游、就學就業、文化娛樂、健康咨詢等信息資源,同時,通過“號碼百事通”、“96345”呼叫服務中心的建立,形成市(區)、街道、社區呼叫聯動服務系統,不斷提高社區信息服務水平。
三、營造信息服務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一)鼓勵個人和傳統企業新設或投入信息服務業。對郵電通訊業的新辦獨立核算企業或經營單位,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自開業之日起,第1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2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對從事信息業、信息技術服務的新辦獨立核算企業或經營單位,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自開業之日起,可免征企業所得稅2年。
對新辦軟件企業經認定后,自開始獲利年度起,企業所得稅實行“二免三減半”政策。
對從事數字內容開發及服務的企業可按軟件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二)對經認定的軟件產品的稅收優惠。經認定的軟件產品(其中嵌入式軟件需要申報為獨立軟件)實行稅收優惠。至2010年底,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產的軟件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征收增值稅,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三)進一步完善信息服務業統計體系和制度。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統計上劃分信息相關產業暫行規定》要求并結合我市實際,信息辦、統計局等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信息業統計工作,相關企業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基礎性工作,逐步建成信息服務業統計指標體系,并建立信息定期制度,為政府預測、監督、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四)加快信息服務業市場化進程。積極發展信息資源市場,發揮市場對信息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大力推進信息服務行業的市場化,放寬市場準入,吸引更多的企業進入信息服務業,形成一批有專業特色的中小企業產業群。鼓勵信息消費,擴大有效需求。完善信息服務業中介組織體系,推進社會企業、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提高信息服務業的產業化、社會化和市場化水平,努力形成有一定影響和特色的區域性信息市場。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要積極采用外包、采購等方式從市場獲取高質量、低成本的信息商品和服務。
(五)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加強市級財政性資金對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按照《市本級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重點支持信息服務業各類公共支撐平臺和基礎數據庫建設、關鍵技術研發、軟件產業的發展等。各縣、區政府也要逐步加大資金投入,扶持信息服務業的發展。
(六)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服務業投入機制。鼓勵各類擔保基金向信息服務業傾斜,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向符合條件的信息服務企業和項目開展信貸業務,有效吸引社會資金投入信息服務業的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進一步支持符合條件的信息服務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通過項目融資、資產重組、股權置換等方式籌措資金。
(七)開展信息服務業招商引資。以信息產業為龍頭,突出帶動作用強的先導性產業、信息技術領先的企業為重點,力爭引進一個帶動一批,形成具有較強集聚效應的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業產業鏈。
(八)加大信息服務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加強信息服務企業與大專院校信息服務業技術、管理、營銷等人才的聯合培養,充分利用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開展信息服務業從業人員分層次、分類型的再培訓、再教育。落實市政府制定的吸引人才的各項政策,積極吸引國內外優秀的信息服務業技術和管理人才,保持信息服務業人才隊伍的相對穩定性和連續性。
(九)加快信息服務業標準體系建設。制定信息安全、信息系統管理等規范性文件。逐步建立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傳輸、信息服務安全、信息服務綜合評估等標準規范體系。通過加強信息化標準建設,確保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能夠被社會以最方便的形式獲取和利用。
(十)普及和推廣信息化教育。積極開展信息化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廣大市民的信息化普及培訓,通過各級政府和部門、學校、社區、信息服務企業和培訓機構等多種途徑開展信息化普及工作。
四、加強對信息服務業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建立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在市信息服務業推進工作小組的領導下,由信息辦牽頭,建立制度化的跨部門協調機制,實施分類指導、梯次推進,形成信息服務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各縣、區政府要強化對信息服務業工作的組織協調、統籌規劃和監督管理,充分發揮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力量,形成各司其職,分工合作,職責明確,齊抓共管的有效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協調解決信息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二)加強對信息服務業的監管與服務。加強對信息服務業市場的監管,完善監管政策,規范競爭行為,強化行業自律,促進企業加強對自身信用體系的建設和管理。同時加強對信息服務企業的服務,創新服務模式,改善服務質量。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作用,調動各方資源,形成政企互動、分工合作、功能完善、服務周到的信息服務業發展促進體系。
- 上一篇: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方案
- 下一篇:乳品質量安全監管通知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