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意見
時間:2022-02-27 11:28:00
導語: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強我省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推進項目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根據農業部的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進一步明確加強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的總體要求
我省加強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高度責任心,突出工作重點,注重效率,狠抓落實,嚴格按照農業部《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的要求,強化立項—實施—監管—驗收等關鍵環節,加強和改進項目的前期工作,狠抓項目建設中各項制度的落實,嚴格財務管理,加強項目的檢查和驗收,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建設任務,盡快建立起規范、科學的申報立項制度、動態管理制度和上下聯動、左右協作、綜合牽頭、行業實施相結合的項目監管機制,確保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健康運行,為全面落實黨的惠農政策、加快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發揮積極作用。
二、加強和改進項目的前期工作,建立健全規范、科學的項目申報、評審、立項制度
(一)高度重視項目的前期規劃和儲備工作。規劃是農業項目立項的前提。爭取農業基本建設項目,應從規劃做起。要從思想上、工作上重視起來,把制定前期規劃當作大事來辦。按照農業部的部署,積極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搞好本省、本地區的農業發展及有關行業、產業發展規劃。規劃要全面、準確地反映本省、本地區的發展情況,因地制宜,突出優勢,找準路子,強化措施。規劃制定后,要組織有關專家論證,使規劃更完整、更科學。要積極做好與農業部的銜接匯報工作,爭取把更多的縣(市、區)納入農業部的規劃布局中去。要按照農業部批復的規劃要求,建立項目儲備庫,及早做好項目的儲備工作。
(二)嚴格項目的申報立項程序。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實行“歸口、統一、逐級”申報的原則。凡向農業部、省發改委申請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均以廳發計字號文上報。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申報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均以局(委)計字號文上報。對農業部下達的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由廳發展計劃處會同有關行業管理單位研究提出初步申報意見,經分管廳長同意后,組織有關市申報。廳發展計劃處根據各市申報情況,組織有關處室和單位進行匯總審核,提出立項意見,經分管廳長同意后,報廳長或廳長辦公會審定上報。對省發改委安排的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由廳發展計劃處研究提出初步申報意見,經分管廳長同意后,組織廳屬有關事(企)業單位申報,經分管廳長同意并與省發改委協商一致后,報廳長或廳長辦公會審定。經審定立項的項目要及時報送駐廳紀檢組、監察室。
(三)加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是項目建設的基礎。要高度重視,組織精干力量,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做好編制工作。按照農業部和省廳的要求,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合理選擇項目地點、實施區域和建設內容。不得將沒有產權和有爭議的地片列為項目區,否則不予立項。儀器設備購置應按照實際需要合理確定其種類、規格等。田間工程應相對集中,連片開發??尚行匝芯繄蟾鎽删哂邢鄳こ套稍冑Y質的機構編寫。咨詢機構要實地考察,逐個落實具體事項,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對新建工程在已建成項目上進行重復建設,用新項目套老項目的,不僅要取消本項目的申報資格,還要取消有關工程咨詢機構參與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的資格。投資規模較小、技術和工藝較為簡單的項目可由申報單位編寫。
(四)編制好項目的初步設計與概算。初步設計與概算是對批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細化和深化。項目建設單位要委托有農業設計資質的工程設計單位,按照農業部批復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堅持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注重質量、經濟合理的原則,編制項目初步設計與概算。在這一過程中,建設單位可根據項目建設中的實際情況,在允許范圍內,按規定程序報批后,對農業部批復的建設內容作適當調整。初步設計與概算編制完成后逐級上報。廳發展計劃處會同行業管理單位審核后以廳發計字號文批復下達。項目建設單位根據初步設計與概算的要求研究制定實施工作方案。
(五)建立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專家評審立項制度。在立項環節建立專家評審制度是從源頭上確保項目建設質量、投資效益的重要措施。廳發展計劃處建立由工程、財務和農技等方面專家組成的專家庫,對咨詢和設計機構編制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與概算,會同廳有關行業管理單位進行評審論證。咨詢和設計機構根據專家評審意見,對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與概算進行修訂完善。
三、認真抓好項目建設各項措施的落實,加快建設進度,提高建設質量
(一)狠抓各項制度的落實。一是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在立項之前必須明確項目法人,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項目法人對項目申報、建設實施、資金管理及建成后的運行管理等全程負責。二是落實招標投標制??偼顿Y在100萬元以上或土建工程建筑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金額在50萬元以上的主要建筑材料、儀器設備采購,服務費用在50萬元以上的勘察設計和工程監理單位的確定都要實行公開招標。招標活動必須嚴格程序,不得搞虛假招標,不得將工程肢解發包。嚴禁中標單位將工程進行轉包,除合同另有約定外,不允許分包。能全省招標的應由廳行業管理單位組織招標。三是落實工程監理制。土建或田間工程總投資在100萬元以上,或房屋類建筑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監理單位進行監理。監理單位要對工程質量、投資使用、建設進度等進行監督管理,要嚴格遵守工程建設和監理的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獨立履行監理職責。四是落實合同管理制。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設備材料采購都要依法訂立合同,明確質量要求、履約擔保和違約責任。
(二)確保項目建設的進度和質量。項目建設單位要按照項目實施工作方案的要求,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逐項落實項目建設內容。要在農業部第一次下達年度投資計劃后的6個月內開工。因故不能按期開工的,要逐級向省廳申請延期開工,延期以兩次為限,每次不超過3個月。廳發展計劃處會同行業管理單位在半月內按規定予以審核,并報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審批。在延續的期限內,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大督辦力度,積極協調解決實際問題,促使盡快開工建設。同時,按照初步設計與概算的要求,嚴把工程質量關。項目的法人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都要按照有關規定各司其職。如果出現嚴重工程質量問題,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三)認真履行建設項目變更程序。要嚴格執行農業部和省廳下達的投資計劃和批復文件,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變更。確因客觀原因需要變更建設地點、建設性質、建設單位,或變更初步設計概算總投資超過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總投資10%以上(含10%),或實施過程中投資變動超過批準的項目總投資10%以上(含10%)的,要逐級重新向農業部報批可行性研究報告。對變更建設期限、招標方案,變更建設內容、建設標準、建設規模并未導致項目使用功能變化的,或變更初步設計概算總投資超過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總投資10%以內的,或實施過程中投資變動超過批準的項目總投資10%以內的,要逐級向省廳申請。廳行業管理單位提出是否同意變更的初步意見后,由廳發展計劃處牽頭組織有關專家審核批復。
(四)嚴格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項目建設單位要按照財政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和《農業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辦法》的要求,專帳核算,專人管理,專款專用。嚴禁挪用、擠占和套取項目資金,嚴禁在基本建設撥款中弄虛作假。所有費用的支出,除國家規定可以用現金支付的以外,都要通過銀行轉帳結算,嚴禁大額現金支付。要規范會計行為,嚴禁白條入帳。嚴格財務管理制度,完善支出手續。建好財務檔案,及時編報竣工財務決算,進行財務審計。積極推行分期撥款制度,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分期撥付項目資金,確保項目資金全部用于項目建設。
(五)建立健全建設項目檔案管理制度。項目建設單位要及時收集、整理、歸檔從項目籌劃到工程竣工驗收各個環節的文件資料。包括:項目審批文件和年度投資計劃文件,設計、施工、監理文件,招投標、合同管理文件,基建財務檔案,工程總結文件,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監理日志,施工單位簽署的施工日志及工程保修書,工程竣工圖等。要分類立卷,裝訂成冊,有條件的應建立電子文檔,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后,移交檔案管理部門。
四、加強項目實施中的調控和督查,建立健全項目的動態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
(一)做好項目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抓好項目的動態管理,必須扎扎實實地做好項目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一是摸清和掌握在建項目的整體情況。對往年的項目分門別類,逐一排查,看哪些項目已經完成,哪些項目還在建設。今后新上項目都要登記造冊,隨時掌握項目的整體布局情況。二是通過農業部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及時填報相關信息數據。該系統是農業部和省廳了解項目建設動態情況的窗口。各項目建設單位要通過該系統,及時填報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情況。三是加強項目資料管理。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管理單位要及時收集、整理、歸檔各類項目資料,規范管理項目文件,確保項目工作的連續性。
(二)建立項目實施情況的定期報告制度。建立定期報告制度是實現項目動態管理的關鍵環節。一是建立項目信息聯絡體系。省廳各行業管理單位,各市、縣(市、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各項目建設單位都要明確一名項目信息聯絡員,其主要任務是定期報送項目建設情況。二是加強項目建設情況的調度。省廳下達投資計劃后,項目建設單位每半年要經過縣(市、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逐級報送項目建設情況。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匯總后,于6月30日、12月30日前分別報送廳發展計劃處和行業管理單位。廳屬事業單位、省直有關單位的項目建設情況直接報送廳發展計劃處和行業管理單位。廳發展計劃處每半年匯總一次情況,經分析整理后,向有關廳領導報告。
(三)加強項目建設的信息交流。采取多種形式,拓展信息交流渠道,盡快構建快捷、高效、暢通的項目信息交流體系。要建立信息交流平臺,省廳將在山東農業信息網開辟“項目管理”欄目,定期項目管理信息,宣傳項目管理政策,交流項目管理經驗。通過召開現場會、經驗交流會、定期通報情況、編印情況交流材料等多種形式,加強系統、行業、單位內部情況的交流,抓典型促后進,推動面上的工作。
(四)建立建設項目檢查制度。把項目監督檢查作為一項貫穿整個項目建設過程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根據農業部的部署,每年第二或第三季度組織開展一次全省農業基本建設項目檢查活動,不定期地對各行業、有關單位建設項目進行重點抽查。廳行業管理單位、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都要根據各自的職能,加強對本行業、本市建設項目的檢查和抽查,及時報送建設項目檢查及資金使用情況。在檢查中,對存在問題的項目責令限期整改,對問題嚴重的項目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五)加大對逾期項目的督辦力度。項目建設單位沒有按期完成建設任務,要在到期后的第一個季度內向省廳發展計劃處和行業管理單位報告有關情況,查找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快建設進度的措施,此后的每個季度要逐級向省廳發展計劃處和行業管理單位報告一次項目的進展情況。廳行業管理單位和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大逾期項目的督辦力度,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督促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促使盡快完成項目建設任務。
(六)加強項目的竣工驗收。要把竣工驗收作為項目管理的重中之重來抓,嚴格執行農業部《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管理規定》和《山東省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實施細則》。項目建成后,先由建設單位組織施工、監理、設計及使用等有關單位進行自驗。自驗合格后,按規定程序和驗收權限,逐級向項目主管部門報送竣工驗收申請報告和驗收材料。主管部門在收到竣工驗收申請后,認真核查竣工驗收材料,確認具備驗收條件后在60日內組織竣工驗收。對竣工驗收優質和合格的項目向農業部申請合格證書,對不合格的項目限期整改。
五、嚴肅查處項目建設和管理中的違規違紀行為,確保國家資金安全和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一)建立投訴舉報制度。省廳設立農業基本建設項目舉報電話,專門受理群眾對建設項目問題的舉報。各市、縣(市、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也要通過設立舉報電話、群眾來信來訪等渠道,廣泛聽取項目建設意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對投訴舉報反映的問題,有關部門或單位要高度重視,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妥當形式,盡快予以調查核實,查證屬實的按有關規定處理。
(二)加大對項目建設進度緩慢和嚴重違規問題的處理力度。對投資計劃下達一年后仍未開工或未經批準擅自調整建設內容的項目,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收回項目資金。每個縣(市、區)如果有兩個以上在建項目未按時完工或有一個項目未完成整改工作,原則上不再安排新建項目。對在建項目較多、項目建設進度緩慢的地區和單位,將減少安排新的建設項目。對經檢查或群眾舉報查證屬實并造成惡劣影響的項目所在縣(市、區),要在全省通報批評,暫停其三年的項目申報資格,并對相關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減少或暫停項目申報資格等處理。
(三)嚴肅查處違反農業基本建設財經紀律的行為。對未實行專帳核算、資金使用不符合批復要求和有關規定、資金支付沒有按照合同執行、虛列工程資金支出、使用虛假會計憑證、大量(額)白條入帳、違規支付項目資金的;挪用、擠占、套取項目資金,公款私存,造成惡劣影響的;配套資金無法落實,造成“爛尾”工程的,要視情節輕重,采取限期整改、暫停撥付中央資金和項目建設、撤銷項目并收回項目資金、通報批評等措施,予以嚴肅處理。對于項目單位財會人員明知資金使用不符合規定,不予制止,又不向有關領導和上級單位反映的,要追究有關財會人員的責任。情節嚴重的,建議當地財政部門吊銷其會計證。
(四)認真落實項目責任追究制度。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對建設質量、資金使用、財務管理、招標投標和基建程序等方面出現嚴重違規問題的項目,將建議當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追究項目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的責任。對違紀違法行為,建議追究其黨紀、政紀和法律責任。
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措施全面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管理責任。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是確保項目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各級各有關部門和行業管理單位要把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要經常聽取項目工作情況匯報,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要積極爭取將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確保項目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要層層落實責任制,省廳對全省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負總責,廳發展計劃處負責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綜合管理與督導,廳財務處負責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資金管理,駐廳紀檢組、監察專員辦公室負責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廉政監督檢查工作,廳行業管理單位負責本行業建設項目的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廳屬事業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對本單位建設項目的實施負全責。各市、縣(市、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對轄區內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篩選申報、組織實施、監督管理負總責,嚴把項目申報關,對申報不符合要求的項目省廳將給予否決,并認真落實項目的監管責任,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各承擔項目的縣(市、區)還要建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一般由分管農業的副縣(市、區)長任組長,農業、發改、財政等有關部門參加,加強項目工作的協調與管理。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各市、縣(市、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都要選派公道正派、工作認真、責任心強、熟悉業務的干部充實項目管理隊伍。為不斷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省廳將定期舉辦由省、市、縣(市、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及項目建設單位有關人員參加的項目管理培訓班。今后,新上的項目單位管理人員都要進行崗位業務培訓。各行業管理單位、各市都應根據不同類型項目、不同崗位人員的不同需要,采取適當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工作,使項目管理培訓工作經常化、制度化。
(三)不斷健全完善科學的項目管理辦法,總結推廣先進的項目管理典型和經驗。各級各有關部門和農業基本建設項目行業管理單位都要根據農業部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科學的項目管理辦法,研究合理的項目管理操作規范,健全完善項目管理機制。同時,認真總結先進的項目管理典型和經驗,在全省推廣。省廳將定期舉辦全省十佳農業基本建設項目評選活動,對十佳項目單位在全省通報表彰。要廣泛利用電視、網絡、報刊等新聞媒體,積極宣傳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先進典型,以點帶面,促進全省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的開展。
(四)嚴于律己,加強項目管理工作中的黨風廉政建設。要把廉政建設貫穿項目管理工作的全過程。自覺遵守黨中央關于廉政建設的若干規定,做到警鐘長鳴。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認真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在項目安排上,要公開、公平、公正。到項目單位檢查工作要輕車簡從、厲行節約,堅決杜絕“吃拿卡要”現象。要轉變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積極為基層辦實事、辦好事。要講究工作方式,優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推動全省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 上一篇:林地征占監督檢查辦法
- 下一篇:農業基本建設項目通知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