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意見

時間:2022-03-02 04:42:00

導語: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意見

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高度重視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工作

圍繞建設生態文明和“全面達小康,建設新*”的目標,大力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管理,改善和保護城鄉水環境,促進全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按照《*市城市總體規劃》(*-2020)和《*市城市污水處理規劃》(*-2020),科學制定污水處理設施的年度建設計劃。每年實施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由各級政府(含*新區管委會,下同)列入城市建設重點工程積極加以推進。

各級政府和市各有關單位要加強協調配合,共同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工作。市政府將對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二、明確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

按照省政府確定的治污目標,到2010年,基本建成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0%以上,集鎮建成區達到70%以上。加快已建、在建城鎮污水處理廠除磷脫氮設施建設。從*年1月1日起,*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達到《*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國家級、省級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在*年底前,其它城鎮污水處理廠在2010年底前,尾水排放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至2015年,建成比較完善的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5%。

三、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度

(一)確保建設投入。

1.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優勢,創新投融資體制。對污水處理廠建設實行市場化運作、企業化運營,推行特許經營制度,盤活現有污水處理廠的存量資產,通過BT、BOT、TOT等多種市場化模式,鼓勵和引導國內外資本投資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2.足額征收城市污水處理費。城市污水處理費是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的主要來源,要切實做好污水處理費(包括自備水源污水處理費)的征收工作。與自來水同步收取的城市污水處理費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征收,使用自備水源的城市污水處理費也可授權水行政主管部門代收。污水處理費全部繳入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要切實加強城市污水處理費征收及使用的計劃管理,加強監管,做到專款專用。

3.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積極爭取國家、省專項資金用于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各級政府在成片土地出讓時,必須將涉及出讓地塊的市政配套,包括道路、管線、污水管網等設施的建設資金,列入出讓成本,具體辦法由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市財政局、建設局制定。采用其它資金來源的道路建設、河道整治等工程,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步鋪設污水管道,全部建設投資由主體工程建設單位承擔。對引進民資和外資建設的城鎮污水處理企業,享受工業園區進區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各級財政每年在新增財力中安排10%,同時在環保專項資金中安排一定額度,對所轄區域內城鎮污水管網及其他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給予補貼。

4.全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享受鎮政發〔*〕32號文件規定的城市建設重點工程各項優惠政策。

(二)加強管養維修。對已經建成的城鎮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主管部門要及時接收管養,確保設施完好,充分發揮投資效益。城鎮污水處理運營單位要加強科學管理,建立健全質量和安全保障體系,按照有關標準和規范,確保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高效運行。

(三)做好尾水利用和污泥安全處置。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可在城鎮河道景觀水補給、工礦企業冷卻水補給、市政園林綠化用水等方面首先開展利用工作。結合節水型城市創建活動,到2010年,城鎮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率要達到10%以上,污泥規范化處理率達到100%。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尾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25%。

(四)加強運行監管。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與城鎮污水處理企業要實行“管辦”分離,實現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以切實加強監管力度。要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從業人員的崗位培訓,進一步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水平,有效降低投資、收集和處理成本。要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的裝備水平,城鎮污水處理廠進出口必須安裝在線監測裝置,并與政府監管部門聯網。要建立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評估制度,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監管。

(五)嚴格城市排水許可管理。按照《*市城市排水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對污水排水戶的排水行為和排水水質進行有效監管,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規劃、建設、驗收、接納等各個環節要實行規范管理。對超過接納標準的污水,依據排水戶與污水處理廠的約定實行合同管理。嚴格執行排水許可等制度,進一步規范排水行為。

本意見自之日起施行。以往文件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