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廳小麥冬前管理意見
時間:2022-03-09 02:49:00
導語:農業廳小麥冬前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全省廣大干群和科技人員,以迎接黨的“*”大勝利召開為動力,切實提高認識,強化組織領導,狠抓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全省麥播工作進展順利。目前我省小麥播種已基本結束,據初步統計,今年全省小麥播種面積達7600萬畝左右,與去年相比增加10多萬畝,再次實現了全省麥播面積穩中有增,其中優質小麥種植面積達到52*萬畝,比上年增加3*萬畝。全省麥播質量較往年有進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現在:一是主導品種明確,種子質量好。優質高產品種鄭麥9023、新麥18、周麥18、矮抗58、豫麥70等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良種覆蓋率達99%左右。二是整地質量高,測土配方施肥面積大。各地充分發揮農機作用,因地制宜,精細整地,科學施肥,整地質量進一步提高。全省小麥基本實現了機耕、機播,麥田深耕、化肥深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進一步擴大,分別占麥播面積的73.6%、73.7%和36%。三是大面積播期播量適宜。大部分地區播期比去年推遲2天左右,且播期集中。全省小麥精少量播種面積6204萬畝,占麥播面積的81.6%,比上年增加513萬畝。四是麥播病蟲害防治面積大。據統計,全省小麥藥劑拌種、種子包衣、土壤處理面積分別達到4791萬畝、2510萬畝、3482萬畝,分別比上年增加544萬畝、82萬畝、195萬畝。目前,全省絕大多數麥田出苗整齊、苗全、苗勻,麥苗長勢正常。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個別地塊播量仍偏大,基本苗較多;二是有些地方農民群眾急于外出務工,搶墑播種,播期偏早;三是少部分麥田因整地質量差、欠墑播種,出苗不好,有缺苗斷壟現象。小麥生產是“三分種,七分管”,為抓住當前的關鍵時期,切實做好今年我省小麥冬前管理工作,特提出如下管理技術意見,供各地參考。
一、搞好查苗補種,疏密補稀
小麥出苗后應及時查苗補種。一要搞好苗情調查,掌握苗情動態,特別是對整地質量差和播種基礎不好的的麥田,要及早開展查苗工作,摸清出苗情況,因苗進行管理。二要抓好補種,對于缺苗斷壟15厘米的壟段及時用同一品種進行補種。三要對已經開始分蘗仍有缺苗的麥田,就地進行疏苗移栽。凡基本苗較多、播種質量差、有疙瘩苗的麥田,都要盡早疏苗移栽,移栽時要帶土,壓實根部,保證成活。
二、適時進行中耕
冬前應對麥田普遍進行一次中耕,以破除板結,增溫保墑,消滅田間雜草,促進根蘗發育。特別是對澆蒙頭水的麥田,要及早進行劃鋤。高產麥田在越冬前,若畝莖數超過計劃穗數的1.5倍時,要適時進行一次深中耕,以防后期群體過大。
三、科學肥水管理
對沒有施用底肥或底肥不足、群體小、麥苗生長瘦弱的麥田,應在冬前分蘗盛期每畝追施尿素8~10公斤,施肥后澆水。對于旱地麥田,要采用秸稈或糞土覆蓋,達到保墑增溫的效果,有利于麥苗安全越冬。對底肥充足、群體適宜、生長正常的麥田冬前不需追肥。
適時抓好麥田冬灌即能平衡地溫,促進小麥根系發育,確保小麥安全越冬;又能減少病菌蟲卵。同時,也可預防春季干旱,為春季麥田管理創造有利條件,爭取主動權。因此,各地要切實抓好麥田冬灌這一關鍵技術措施。凡是土壤翹空不實、土壤缺墑的麥田,必須進行冬灌。冬灌的適宜時間,一般從日平均氣溫降到3℃時開始,要在麥田上大凍之前完成冬灌,達到夜凍晝消,澆完正好。冬灌要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量不宜過大,但要澆透,以灌水后當天全部滲入土中為宜,切忌大水漫灌。
四、防治病蟲草害
各地要加強麥田病蟲草害監測防治工作,特別是小麥條銹病、地下害蟲、紋枯病等要重點監測。要根據麥田發病情況,及時開展防治,以壓低越冬菌源基數,減輕來年春季病害發生程度。要大力推廣麥田化除技術,科學選用除草劑,嚴格掌握化學除草最佳時間,以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為宜,努力提高化除效果。要注意在無風的天氣噴藥,以免由于風力影響,造成噴藥不勻。對豬秧秧、米蒿等雜草嚴重的麥田,可用10%尤利、75%杜邦巨星等進行防治;對野燕麥嚴重的地塊,可用6.9%的驃馬水乳劑和燕麥枯等進行防治。
五、控旺促弱防凍
受“溫室效應”的持續影響,氣象專家預測今年全國冬季平均氣溫總體仍呈偏高趨勢。但由于受到太平洋“拉尼娜”現象的影響,預計今年冬季部分地區將會發生較為頻繁的強降溫天氣。因此,各地要認真抓好控旺促弱防凍技術措施的落實,確保小麥安全生產。一要促弱苗早生快發,加快苗情升級轉化,多培育壯苗,實現安全越冬。二要及早控制麥苗旺長。對播種早,有旺長趨勢的麥田要及時采取鎮壓或深中耕或化控等措施,抑制麥苗生長,控旺轉壯。對播量大的假旺苗麥田控制肥水,剔除弱苗,疏密留壯。三要在強降溫天氣來臨之前,對麥田適當灌水防凍。四要及早制定防止麥田凍害的預案,做到心中有數,科學應對,一旦凍害發生,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努力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六、防止牲畜啃青
畜禽啃青,減少了麥苗葉片光合作用面積,嚴重影響麥苗營養物質的制造和積累。此外啃青損傷植株,麥苗抗凍耐寒能力也大大降低。冬前啃青麥苗受損后,雖來年春季可再發,但分蘗和幼穗分化開始時間晚,造成畝穗數和穗粒數減少,同時,麥苗莖桿長的細弱,易出現倒伏,千粒重大幅度降低,嚴重減產。因此,各地要加大宣傳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看管監督,嚴禁牲畜啃青。
七、做好技術宣傳指導服務工作
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發揮部門職能,組織廣大機關干部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認真開展苗情、墑情、病蟲“三情”調查,研究制定出本地具體的冬前麥田管理技術意見,實行分類指導,扎實推進麥田冬前管理各項工作。各地要進一步認清形勢,堅決克服思想上盲目樂觀、工作上放松管理的傾向,扎實做好當前麥田管理的技術宣傳和指導服務工作,努力提高麥田管理的科技含量。要利用主要新聞媒體、發放明白紙、送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好麥田管理技術培訓和宣傳,確保各項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管理水平。要及時下派專家督導組,深入鄉村農戶和田間地頭,面對面地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針對不同類型的麥田,提出應對技術措施,努力把今年全省冬前麥田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奪取明年夏糧豐收做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方案
- 下一篇:農業局小麥測土配方施肥意見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