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衛生服務創建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12 12:08:00

導語:社區衛生服務創建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衛生服務創建工作意見

*年12月27-28日,受國家創建活動聯合領導小組的委托,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社區衛生服務分會直接評估組對*市*區創建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活動進行了復核評估。評估中,專家們通過匯報會聽取了*區政府的創建情況和省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的省級評估情況的匯報;通過查資料和現場考核的方式對十六個重點復核指標進行了認真的復核,并現場進行了指導;通過對區委書記,區財政、區民政、市社保部門負責人的訪談,全面了解了區委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和加強領導、落實政策方面的情況。

直接評估組的專家們在反饋中總結了*區社區衛生服務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的亮點。一是*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把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區域發展規劃,作為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理解、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和11部委關于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文件精神,按照廣東省和*市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和要求,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精心規劃,積極推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實現了社區衛生服務的跨越式發展。二是區政府集中財力,加大投入,支持社區衛生服務基礎設施、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軟硬件建設。*年全區投入社區衛生經費共2755.9萬元;*年投入共3496.7萬元;*投入達到了6319.2萬元。3年來,投入共計1.2億元,平均增長幅度39.8%,超出同期區財政支出增長幅度1倍以上。三是整合社區衛生資源,調整資源布局。在衛生資源豐富的地區,不搞重復建設;在衛生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引進競爭機制,公開招標選擇社區衛生服務舉辦者。努力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構建新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形成了政府、企業、社會力量等多元辦社區衛生服務的新格局。四是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方面的網底作用。在“非典”流行期間,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承擔了“非典”密切接觸者在社區的醫學觀察,發燒病人排查和愛國衛生運動技術指導工作。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的傳播和蔓延。把好了防病的“第一道關”。五是重視科學研究,鼓勵和引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的課題研究。自*年以來,*區在研和完成社區衛生服務科研課題93項,發表學術論文192篇,為社區衛生服務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政策依據和實踐經驗。六是區委、區政府把貧困人群和弱勢群體的醫療救助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實施了對低保人群、精神病患者和殘疾人的醫療救助。*年以來,為困難群眾支付基本醫療救助金85萬元,辦理重大疾病醫療資助金160萬元。解決了部分貧困人群和弱勢群體“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實現衛生服務公平性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總結會上,省衛生廳彭煒副廳長代表衛生廳對專家們辛勤的工作表示感謝,對他們嚴謹、細致、務實、求真的工作態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同時就下一步我省社區衛生服務的重點發表了重要講話。她指出,下一步我省的社區衛生服務重點要做到“三抓一促進”,即“抓社區衛生服務基礎建設、內涵建設和機制建設,促進協調發展”。在基礎建設方面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領導。以區域衛生規劃為指導,以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鼓勵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力量舉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形成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在發展中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維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公益性質。在具體工作中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在衛生資源豐富的老城區以調整衛生資源為主,對現有機構進行結構和功能改造;在新建城區做到規劃先行,科學布點;在農村地區與鎮村一體化管理相結合,穩步推進。在內涵建設方面,要轉變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要從過去多年的以疾病為中心,坐等病人上門的服務模式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服務模式,開展社區診斷、建立家庭病床,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預等工作。逐步完善基本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綜合性的服務功能,解決居民的基本衛生問題,做到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要提高社區衛生服務隊伍水平。一方面要實施全員聘用制,公開選拔人才,提高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到社區服務,鼓勵大中型醫院醫生到社區服務,一方面對現有人員進行全科醫學崗位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在機制建設方面,要加強監管,把好機構和人員的準入關,嚴格按照規劃和設置標準,采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為符合條件的機構核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所有從業人員必須取得法定的執業資格并注冊。同時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要逐步探索建立機構的淘汰機制。同時要做好部門協作,積極落實各項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政策,財政部門要將社區衛生機構提供的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勞動保障部門要將符合條件的機構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單位,將家庭病床等方便群眾費用低廉的項目納入支付范圍,并在起付點和自付比例上對社區機構傾斜;建設規劃部門新建小區預留社區衛生服務用房;人事部門要制定在政策吸引人才等。針對我省社區衛生服務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彭煒副廳長特別強調要堅持分類指導的原則,針對各地衛生資源和群眾需求的現狀,因地制宜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發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連續、綜合服務的特色,提高整體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