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

時間:2022-03-15 10:48:00

導語: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中辦發〔20**〕12號)精神,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皖辦明電〔20**〕62號文的要求,現結合**水利工作實際,就全省水利系統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進一步增強推行政務公開的緊迫感和自覺性

黨中央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落實,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作為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水利工作不僅關系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更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推行政務公開,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水利可持續發展步伐,提高政府水行政能力,進一步加強行政效能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水利工作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努力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服務與保障的具體體現;是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和依法管水的重要舉措;是建設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水行政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指導下,全省水利系統的政務公開工作在探索和實踐中推進,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但是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為此,全省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從建設法治政府、構建和諧社會、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事業的高度,進一步提高對政務公開重要意義的認識,增強自覺性和緊迫感,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切實做好政務公開各項工作,使水行政工作的透明度不斷提高,與群眾溝通的渠道更加暢通,人民群眾對水利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等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二、推行政務公開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全省水利系統推行政務公開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以及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精神,以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高水行政行為的透明度和辦事效率,切實加強對水行政權力的監督,推進水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和依法管水,不斷提升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效能,推動可持續發展水利,更好地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為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崛起”發展戰略提供強有力的水利基礎設施保障。

推行政務公開要堅持嚴格依法、全面真實、及時便民的原則。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對各類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外,都要如實公開。按照規定的制度和程序,對應該公開的事項,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時公開。

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在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工作中,要妥善把握幾個問題:一是統籌規劃。政務公開要與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加強效能建設的目標和進程相一致,立足當前,著眼水利事業長遠健康發展,不墨守成規,不急功近利,確保政務公開工作順利進行。二是明確重點。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和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涉水問題以及容易產生不正之風和滋生腐敗的工作環節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內容,通過不斷加強制度建設,使政務公開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三是結合實際。政務公開要與水行政管理能力建設相適應,與《行政許可法》的實施以及正在推行的投資體制改革、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管體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相結合,不斷增強政務公開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四是狠抓落實。堅持依法有序推進,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做好政務公開實施方案及制度辦法的制定和落實等有關工作,持續推進工作職能、工作作風、工作方式的轉變,增強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公共服務能力。

三、推行政務公開的主要任務

(一)建立健全政務公開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為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領導,省水利廳早在20**年9月即成立了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部署省水利廳機關及廳直各單位政務公開工作,指導全省水利系統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督查組,辦公室由廳辦公室、水政水資源處和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組成,負責日常工作;督查組由廳監察室、人事處和機關黨委組成,負責對政務公開的落實情況和工作成效進行督查。全省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也要設立政務公開工作領導機構及其辦事機構。要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科學合理分工,狠抓政務公開任務落實,在做好本級機關政務公開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對系統內政務公開工作的規劃和指導。

要建立工作有計劃、實施有檢查、年終有考核、違規違紀有責任追究的工作機制,建立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相互配合的協調聯動機制,形成推動政務公開深入開展的整體合力。

(二)進一步規范政務公開內容

全省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將機構設置、職責范圍和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向社會公布,將行政許可及其他行政審批事項的受理部門、內容、依據、條件、程序、標準、辦理時限和辦理結果予以公開。在水資源管理、水行政執法、水利規劃計劃管理、水利工程管理、建設管理、項目管理、水利資金管理、防汛抗旱管理、人事管理、外事管理等水利工作中,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都要圍繞決策、執行、監督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結果等事項,依據法律法規,緊密結合實際,有重點、有步驟地不斷拓展政務公開的內容。省水利廳將結合**水利工作實際,組織編制全省水利系統政務公開內容的詳細目錄,分類分步驟地面向全社會或在廳機關內部進行公開,市、縣水行政主管部門,也要逐步制定和完善本地的政務公開目錄,明確公開的內容。

(三)不斷完善政務公開制度

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和大力加強政務公開制度建設,嚴格按制度辦事,逐步實現政務公開的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保障政務公開工作的規范運行和持久開展。

一是建立健全預先審查制度。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決定任何事項,都要把能否公開、怎樣公開、在什么范圍公開等,作為必須的審核內容。不能公開的要說明理由。要通過預先審查,準確把握公開的內容、范圍、形式、程序、時限等,嚴格限制不公開事項的范圍,保證政務公開的全面真實、及時有效、快捷便民。

二是建立健全主動公開制度。水利工作中應當讓社會公眾廣泛知曉和參與的事項,要及時主動向社會公開。暫時不宜公開或不能公開的,要報上級主管機關備案。公開事項如有變更、撤銷和終止的,要及時公布并作出說明。

三是建立健全依申請公開制度。對于只涉及部分人和事、不必讓社會公眾廣泛知曉的事項,應按照規定程序向申請人公開。要根據法律法規,確定依申請公開的事項及公開的對象,明確受理申請的部門、方式及工作程序等,在規定期限內作出是否公開的答復。確實不能公開的要及時做好解釋說明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政務公開評議考核制度。要把政務公開納入社會評議水行政主管部門政風、水利行風的范圍,在政務公開的內容是否真實、準確、全面,時間是否及時,程序是否合規,制度是否落實到位等方面,接受人民群眾評議。要將政務公開作為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促進政務公開任務落實。

五是建立健全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制度。要在政務公開的各個工作環節明確各部門或單位的職責,對工作不力、搞形式主義的,要嚴肅批評,限期整改;對弄虛作假、侵犯群眾民主權利,損害群眾合法利益,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查處。

(四)豐富政務公開形式

在政務公開的形式上,要本著方便群眾知情、辦事和監督的原則,因地制宜、形式多樣、規范管理。繼續通過公報、簡報、政務公開欄、辦事指南和其他各種形式公開水利政務,并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的作用;進一步完善新聞制度,定期水利政務信息;通過省政府和市、縣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內設置的水利行政審批服務窗口(服務大廳)等方式,對水利行政許可、行政審批以及公共服務等事項予以公開;通過社會公示、聽證和專家咨詢、論證以及邀請人民群眾旁聽有關會議等形式,對水行政機關決策的過程和結果予以公開;加快水利政務信息化建設,逐步擴大網上服務項目的范圍,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四、推行政務公開的具體要求

在全省水利系統全面推行政務公開,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堅持嚴格依法、全面真實、及時便民的基本原則,也要掌握好工作方法和工作節奏,妥善處理整體與局部、內容與形式、公開與保密的關系,既要統籌規劃又要突出重點,既要積極又要穩妥,真正在推行政務公開中實現進度與質量和效果有機統一。

第一,要整體推進。政務公開涉及政府職能的各個方面,涉及決策、執行、監督的各個環節,必須統籌規劃、綜合安排、整體推進。要將政務公開與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創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結合起來,與實施行政許可法、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結合起來,與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結合起來,與規范工作程序、再造政府工作流程結合起來,把水利部門的政務公開工作,置于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宏觀環境中統籌規劃,放在可持續發展水利的實踐中具體落實,著眼長遠,立足當前,周密安排,全面推進。

第二,要突出重點。水利部門政務公開的任務十分繁重,各地、各單位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求得整體突破。在政務公開的內容上,特別要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和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涉水問題以及容易產生不正之風和滋生腐敗的工作環節作為重點;在政務公開的形式上,特別要把電子政務建設作為重點,積極利用網絡等快捷的媒體形式,不斷提高政務公開的效率,擴大公開的范圍。

第三,要務求實效。政務公開要與水行政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相適應,既不能漠視形勢的發展而依舊固守陳舊、我行我素;也不能好高騖遠而匆匆提出過高標準,為群眾許空頭支票。政務公開要與水利建設、管理、改革和機關內部管理各項工作緊密結合,特別是要與當前深入開展的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協調一致,在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做到內容、形式和效果有機統一。

第四,要循序漸進。各地、各單位在推行政務公開工作中情況不同、問題各異,因此,必須結合實際,結合自身的特點,堅持依法有序推進。首先從影響水利發展大局、群眾關心、職工關注并且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文件明確要求公開的事項做起,在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軌道上有計劃、有步驟、積極穩妥地推行。不論是否公開,都應于法有據;如法律法規明確要求公開的,要盡快以規范的程序和形式公開。凡是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經驗,都應該充分吸收和借鑒。通過政務公開工作的深入推行,持續推進工作職能、工作作風、工作方式的轉變,增強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

第五、要加強督查。為確保政務公開工作健康發展,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真正將政務公開工作列入日常重要工作日程,開展經常性工作,并加強日常的監督、檢查,開展有針對性的重點抽查,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各級、各單位的監察、審計等機構要按照各自職責,對政務公開工作實行專門監督。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群眾不滿意的,認真整改;對重點不突出、無明顯成效的,制定措施,及時解決;對流于形式,走過場,應付了事的,必須堅決糾正;對弄虛作假、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全省水利系統的政務公開工作,要自覺接受各級人大、政協以及群眾團體、人民群眾、新聞媒體和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認真吸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積極探索,不斷改進和提高。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將政務公開工作列為機關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研究制定并不斷完善考核辦法,進行定期考評和檢查,從而促進全省水利系統政務公開任務的深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