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口計生利益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18 08:19:00

導語:市人口計生利益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人口計生利益工作意見

為了加快建立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利益導向新機制,引導群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推動我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再上新臺階,按照《河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工作標準的通知》的要求,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計生工作的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立有利于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社會保障制度為目標,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渠道,以落實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為起點,以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小康工程為載體,堅持政府統一領導,組織有關部門整合各種政策、項目、經濟和社會資源,實施利益導向,轉變群眾的生育觀念,實現低生育水平的長期穩定,為我市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二、工作目標

建立完善“政府主導、財政支持、部門聯動、推動有力”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利益導向新機制。按照部門齊動、調控資源、分類實施、注重實際的原則,對農村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和政策內雙女絕育家庭(以下統稱獨生子女和計生雙女家庭),實施“獎勵、優待、減免、扶持、保障、救助”政策,改變以行政措施和“懲罰多生”為主的工作模式,建立政策推動和“獎勵少生”為主的利益導向新機制,引導群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

三、工作措施

(一)認真落實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嚴格執行資格確認、資金管理、資金發放和社會監督“四權分離”的制度和程序。建立動態管理長效機制,確保獎勵扶助對象確認準確,獎勵扶助金發放及時、足額、到位。

(二)進一步落實《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的獎勵政策

1、規范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和獎勵費發放制度。建立農村居民、城鎮失業、無業居民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機制。獎勵費由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統籌解決,*市政府給予適當補助,通過金融機構直接發放兌現到個人。

2、符合生育第二個子女條件而自愿放棄二孩生育指標的農村夫妻,一次性給予2000元的獎勵,獎勵費由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統籌解決。

3、在農村分配集體福利時,對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給予優待。

(三)開展對農村計劃生育困難家庭救助活動

對獨生子女死亡、意外傷殘并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給予困難救助。其父母年滿50周歲不再生育和抱養子女的,每人每年補助救助金500元直至年滿60周歲,享受獎勵扶助政策。補助救助金由市、縣(市)區政府分別負擔30%和70%。

(四)延長農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發放年限。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子女年滿14周歲后繼續享受每月10元父母獎勵費,至子女年滿18周歲。其費用由市、縣(市)區政府分別負擔30%和70%。

(五)建立“節育獎”制度。農村獨生子女和計生雙女家庭,從采取絕育措施之日起,施術對象每人每年獎勵120元,直至其年滿60周歲,享受“獎勵扶助政策”。對過去已經采取絕育措施,符合條件的對象,自文件下達之日起執行。“節育獎”資金由市、縣(市)區政府分別負擔30%和70%。

(六)對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子女減免新型合作醫療參合費用。開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縣(市)、區,獨生子女個人交納的參合費用由政府負擔,資金由市、縣(市)、區政府分別負擔30%和70%。農村計生雙女家庭子女的參合費用由各縣(市)、區自行制定減免政策,資金由各縣(市)、區負擔。

(七)農村獨生子女參加中招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各縣(市)、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優惠政策。

(八)部門齊動、調控資源,實施計劃生育利益導向社會工程

1、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三結合”幫扶工程。市直各部門要制定對農村獨生子女、計生雙女家庭“三結合”幫扶工程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優先為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安排幫扶項目和資金。

2、市直各部門結合本單位業務特點,制定落實針對農村獨生子女家庭、計生雙女戶家庭的優先優惠政策,納入各單位計劃生育部門職責。

以上(三)、(四)、(五)、(六)項救助獎勵資金由市、縣(市)、區兩級政府在省定計生事業費標準之外,另行列入財政預算。

四、考核辦法

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市直有關部門計劃生育幫扶工作和各縣(市)、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工作新機制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