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枯病防控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30 04:32:00

導語:水稻枯病防控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稻枯病防控工作意見

各鎮經發辦、農業綜合技術推廣服務站:

水稻條紋葉枯病是由灰飛虱傳毒引發的病毒病。近年來,發病面積和為害程度逐年擴大和加重,已成為威脅本區水稻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為了確保水稻生產安全,現就切實做好今年水稻條紋葉枯病防控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高度重視發生趨勢

根據市、區二級植保部門對今年水稻條紋葉枯病的預測調查,今年水稻條紋葉枯病將達大發生程度,主要呈現四大特點:一是發生范圍廣。全區抽樣調查的84塊麥田、油菜田、綠肥田、休閑田,有蟲田塊達100%,發病范圍將遍及全區16萬多畝水稻;二是田間蟲量高。4月14日調查,平均畝蟲量4.06萬頭,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最高田塊達8.52萬頭,畝蟲量超萬頭的田塊比例達85.7%;三是帶毒率高。今年灰飛虱平均帶毒率達31.5%,去年同期為15.5%,為全市最高,大大超過12%的大發生指標;四是水稻品種抗病性弱。今年全區主栽品種“申優”、“秀水”系列和其它品種,抗病性均較弱。該病對今年的水稻生產構成極大威脅,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切實組織科學防控

今年對水稻條紋葉枯病的防控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貫徹“切斷毒鍵、治蟲控病”的防治策略,突出把握好以下五個環節:

一是耕翻滅茬。夏熟作物收獲后,及時灌水耕翻,同時清除田邊、溝邊、路邊的雜草,改變灰飛虱生存環境,有效降低蟲源,減輕發病。

二是適當推遲播期。單季稻秧田播種期掌握在5月25日以后,直播稻播種期控制在6月5日以后,并盡量安排同一區域內夏熟作物全部收獲后再播種,以避開一代飛虱遷入稻田,減少傳毒機率。

三是集中育秧。秧田要集中連片,遠離麥田,機插育秧田要強調推廣使用防蟲網,“申優”系列品種要使用無紡布覆蓋等物理防治措施,阻隔灰飛虱傳毒。

四是種子處理。每畝稻種用17%菌蟲清WP30克(或浸種靈2毫升)加10%吡蟲啉WP10克進行浸種處理;對蟲量基數大、帶毒率高的田塊,可在菌蟲清浸種后,每公斤稻種再用5%銳勁特10毫升拌種。

五是適時開展化學防治。1、麥田防治:4月中下旬,結合小麥穗期病蟲防治,每畝加用25%噻嗪酮WP40克(或吡蚜酮WP20克)兌水50公斤噴霧。5月上旬灰飛虱超10萬頭的田塊需進行第二次防治。2、雜草與玉米田防治。在育秧前和麥收后,對田邊、溝邊、路邊雜草上的灰飛虱用40%毒死蜱乳油每畝100毫升兌水50公斤噴霧;玉米田掌握在5月下旬,用25%吡蚜酮WP每畝20克兌水50公斤噴霧。3、水稻苗期和大田期防治。在秧苗一心一葉期(機插秧在揭膜當天)進行第一次防治,移栽前2-3天必須打好起身藥;大田結合縱卷葉螟、螟蟲等害蟲,對二、三代灰飛虱進行防治。藥劑選用:每畝25%吡蚜酮WP20克或5%銳勁特懸浮劑40-50克或毒死碑復配劑或氨其甲酸酯類復配劑加噻嗪酮60克。

三、多管齊下落實措施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認識水稻條紋葉枯病發生為害的嚴重性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建立和健全重大病蟲防治應急防治機制、組織指揮機制和管理責任機制,多渠道增加防治專項經費,為防控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二要加強蟲情監測。各級農技部門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加強病蟲害發生和防治動態的監測,隨時掌握灰飛虱和條紋葉枯病的發生動態,及時開展蟲情、病情會商,準確預報發生趨勢,科學制訂防治對策。

三要強化宣傳培訓。各級農技部門要通過會議、專題培訓、告知書、廣播、電視、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向基層農技人員和廣大農民反復宣傳水稻條紋葉枯病的癥狀、危害性和防治方法,提高各項防控技術的入戶率和到位率。

四要充分準備物資。各級農技部門和農資供應單位,要根據防治的實際需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及早備足防治所需物資。同時要加強對農資市場的監管,特別是農藥、藥械等物資的檢查,杜絕假劣農資坑農害農。有條件的地方,要組織好、發揮好統防隊伍,對路邊、溝邊、田邊雜草上的灰飛虱開展統一防治。

五是加強跟蹤督查。為了確保各項防治措施落到實處,起到實效,各級農技部門要組織科技人員,深入農戶、田頭,實行面對面分類指導,加強對防治工作的督促和指導,切實提高防治效果,以有效控制水稻條紋葉枯病為害。同時要注意用藥安全,確保防控工作取得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