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局測繪質量管理意見

時間:2022-04-01 05:53:00

導語:國土局測繪質量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土局測繪質量管理意見

為認真貫徹黨的*精神,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以下簡稱《測繪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測繪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提高測繪質量,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更為可靠的測繪保障服務,促進測繪事業和地理信息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現就加強測繪質量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對測繪質量管理工作的認識

(一)充分認識測繪質量的重要性。測繪質量不僅關系到各項工程建設的質量和安全,關系到經濟社會規劃決策的科學性、準確性,而且涉及國家主權、利益和民族尊嚴,影響著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因此,提高測繪質量是國家信息化發展和重大工程建設質量的基礎保證,是提高政府管理決策水平的重要途徑,是維護國家主權和人民群眾利益的現實需要,也是測繪事業和地理信息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質量管理是測繪統一監管的重要內容。測繪質量監督管理是《測繪法》賦予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和依法行政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行業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的有力抓手。各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將測繪質量監督管理作為加強測繪統一監管的重要內容,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推進制度創新,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測繪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二、完善測繪質量管理體制和機制

(三)進一步明確管理職責和主體。在對全國測繪質量實行統一監管的總體要求下,國家測繪局重點加強對影響面廣、社會反映強烈的重大測繪項目和重大建設工程測繪項目質量的監督檢查;地方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測繪單位和測繪項目質量工作的日常監督管理。基礎測繪項目的質量,由組織實施該項目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非基礎測繪項目的質量,由項目實施地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

(四)落實測繪項目質量責任制。測繪項目參與各方共同對測繪項目質量負責。測繪項目出資人要依法擇優選擇項目承擔單位,并自覺接受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設計單位要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進行項目設計,確保設計質量,應無條件幫助解決因設計造成的質量問題,并承擔設計質量責任;施測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合同、有關標準、項目設計書施測,確保所使用的儀器、設備、軟件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負責質量檢驗或驗收的單位及專家,要嚴格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和設計書的要求,對項目進行檢驗或驗收,并對作出的結論負責。

(五)指導測繪單位規范內部質量管理。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指導和鼓勵測繪單位自覺建立并有效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提高質量意識,走質量效益型道路。繼續貫徹實施測繪部門多年來行之有效的“二級檢查、一級驗收”等質量控制制度。要指導和推動測繪單位廣泛開展質量教育活動,有計劃、分層次地組織開展崗位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加強職工的思想素質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切實提高測繪人員的質量意識和履行質量責任的能力。

三、強化監督檢查和社會監督

(六)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和廣度。要著力加強對涉及國家主權和安全、關系人身和財產安全、社會反映強烈的重點項目質量的監督檢查。“*”期間,國家測繪局將重點開展重大測繪工程成果質量的監督檢查。地方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支持和配合全國性檢查活動,同時要建立質量管理的長效機制,制定詳細的分級分類檢查目錄和計劃,擴大監督檢查的覆蓋面,縮短覆蓋周期。甲、乙級測繪單位至少每2—3年檢查一次,丙、丁級測繪單位至少每4—5年檢查一次。測繪儀器、設備檢校情況應作為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

各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檢查內容,主動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聯合執法。要將監督檢查結果作為測繪資質年度注冊的重要依據。對多次出現質量問題或問題特別嚴重的單位,要責令停產整頓、降低資質等級、直至注銷資質證書。要綜合運用法律、行政和經濟等手段,加大監管力度。

(七)強化社會監督,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注重發揮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促進作用。要加強測繪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加快建立健全包括質量信用在內的測繪信用檔案公示制度,根據測繪單位的質量信用情況進行分類監管,及時將質量信譽良好的單位和不好的單位分類向社會公布。在招投標活動中,要加大對低質壓價等惡性競爭行為的打擊力度,努力營造全行業重質量、講信譽的良好氛圍和市場環境。

四、推進政策研究和制度創新

(八)加快推動測繪監理制度的建立。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測繪工作的意見》提出的建立測繪質量監理制度的要求,國家測繪局鼓勵開展相關的政策研究和探索,為測繪監理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礎。有條件的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可以通過地方政策的制定,積極開展試點工作。在試點工作中要重點研究和探索以下政策問題:一是強制實行監理的項目范圍;二是質檢單位進入監理市場的利弊;三是注冊監理師與注冊測繪師的業務范圍和責權關系;四是符合測繪活動技術和行為特點的、科學可行的監理方式。

(九)探索質量文件備案制度。重點測繪項目的質量文件備案,是要求項目承擔單位在項目驗收完成后,將相關質量合格文件和質量檢驗報告報送相應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存查的一種制度。各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積極探索建立這一制度的可行途徑,為確定科學合理的備案項目范圍、備案內容、工作程序及后續管理措施等積累實踐經驗。

(十)探索設計與施測分離的測繪項目實施方式。設計質量是測繪項目質量的基礎。多年來,同一測繪項目在同一單位內從設計到施測的“一條龍”作業方式,已經暴露出許多弊端,設計內容不全、技術要求偏低、隨意修改設計等現象時有發生。借鑒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有關辦法,有條件的地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有步驟、有條件地在較大規模的測繪項目中試行設計與施測相分離的方式。通過試行,總結利弊,探討與之相適應的測繪資質管理、項目管理的辦法和政策。

五、加強質量管理與檢驗隊伍建設

(十一)強化質量管理的組織保障。測繪質量管理是各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能,必須在組織和人員上予以保障落實。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設立或明確測繪質量管理職能部門,負責質量管理法規制度建設、監督檢查計劃的制定與組織實施、質量問題的仲裁和協助處理有關的行政復議等工作;市、縣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有明確的測繪質量管理人員,在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開展工作。

(十二)優化質檢單位工作環境。質檢單位是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測繪質量監督管理的技術保障單位和業務執行機構,必須進一步落實質檢單位的事業職能。要加大對質量檢驗、計量檢定基礎設施建設維護的投入,全面提高質檢單位履行職責的能力。質檢單位受委托承擔的基礎測繪項目質量檢驗任務,委托部門應按照國家規定的成本定額或收費標準獨立撥付質檢經費;不得因被檢項目未獲通過而拖欠或克扣質檢經費。要使質檢單位在經費和利益上與被檢單位脫鉤,為其獨立、客觀、公正地行使職權創造有利環境。國家測繪局正配合有關部門抓緊推進《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收費標準》的修訂,為質檢收費提供科學、合理、合法的標準和依據。

(十三)規范質檢隊伍的建設與管理。要逐步實行專業質檢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和考核淘汰制度,加強對專業質檢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全面提升專業質檢人員的技術水平。可通過考試、考核等形式,在全行業范圍內選拔一批具備較高專業水平和檢驗能力的專家,充實質檢力量。國家測繪局將制定國家重大測繪項目質檢專家選拔管理辦法,建立國家級測繪質量監督檢驗專家庫。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本著寧缺勿濫的原則,科學論證市、縣建立質檢單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采取設立省級質檢單位分支機構的方式,解決市縣的有關需求。

各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以科學發展觀統籌測繪質量管理工作,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創新機制、努力工作,認真履行測繪質量監管職能,強化質量意識,全面提升測繪行業的整體質量水平,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準確、可靠的測繪保障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