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加強民族學校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04 02:17:00

導語:民政局加強民族學校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加強民族學校工作意見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狠抓民族學校的基本建設,民族教育事業有了較大進展。

—一初步形成了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有機結合的民族教育網絡,基本能夠滿足少數民族兒童、少年入學需要。

—一對民族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教育教學條件逐步改善,有關的民族政策基本得到落實。

—一民族學校的干部教師隊伍得到充實,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我市民族教育的發展水平與首都經濟建設和教育發展的需要還有較大差距,有些地區和部門的領導對民族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有待提高,民族學校辦學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師資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為進一步加強與改進我市民族教工作,提高民族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結合我市民族教育工作買際。現就關于加強民族中小學。幼兒園工作提以下幾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民族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黨和國家民族工作的重要內容。多年來,由于民族學校所在地區大都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和工作椎進不平衡等原因,民族學校的辦學條件、辦學水平與整個教育發展的需要還不相適應。按素質教育的要求,辦好每一所民族學校。對于提高少數民族人口素質、增強民族團結,維護首都乃至全國的穩定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各級領導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民族教育工作擺到重要位置來抓。

各區縣要將民族教育事業發展納。人致本區縣教育發展的整體規劃之中。努力做到民族教育優先發展,政策傾斜。教育行政部門要有專人負責民族教育工作,有年度工作計劃,有改善民族學校辦學條件的具體措施,每年要聽取民族教育情況匯報,研究民族教育工作。

二.加大投入,改善民族學校、幼兒園的辦學

到2000年.未達到《*市中小學辦學條件件標準》中規定的基本標準的要達標,達到基本標準的,要朝一般標準或較高標準努力,并使全市民族學校有40%達到一般標準,10%達到較高標準,要積極發展學前少數民族教育,在每個城近郊區的少數民族聚居區,至少要辦好一所符合市頒一級標準的民族幼兒園。

為此,各區縣應積極創造條件,每年保證對民族學校的資金投人,有計劃、有步驟地幫助民族學校改善辦學條件、要把民族學校的建設與中小學規范化建設、與農村千所完小建設相結合,同時要根據本地區實際和民族教育發展的需要,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合理布局。對一些辦學規模較小、生源較少,繼續辦、較為困難的學校可進行適當調整,調整后仍可保留原來民族學校的名稱。為改一善民族學校的辦學條件;市教委將設專項經費,推動全市民族教育工作。

三.做好民族學校師資的配備、培訓和提高工作

各區縣應從實際出發,優先為民族學校(幼兒園〕充實優秀師范畢業生,優先安排民族學校(幼兒園)教師進修,優先考慮民族學校(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培養。

市教委、市民委將依托有關部門,組織民族學校(幼兒園)在職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為教師素質提高創造條件,并通過燭光杯評選、教師夏令營等活動獎勵優秀于部教師,提供交流機會和展示的舞臺。

四.規范管理,提高民族教育質量

民族學校(幼兒園)要認真貫徹落實教育行政部門有關.民族學校、幼兒園的管理意見精神,規范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特別要在校園環境建設、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等方面得到加強。

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民族學校、幼兒園在管理規范化的基礎上逐步辦出特色,要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同時注意總結經驗,樹立典型。市教委、市民委將適時組織交流活動,表彰先進,推動民族教育工作。

五.建立民族教百情況通報制度

市民委、市教委.從1998年開始建立民族教育情況通報制度,每年年底各區縣要將民族教育基本情況上報市民委、市教委;兩委將以簡報通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