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品基地建設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25 02:17:00

導語:農業產品基地建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產品基地建設工作意見

各區縣農委、財政局,各有關單位:

為加快本市區域特色農產品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就本市區域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提出如下扶持政策意見:

一、扶持重點和主要建設內容

區域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扶持重點是能有效提高特色農產品生產能力和質量、品質的基礎設施必要的設備建設。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生產基地內土地整治(清淤)、基地道路、排灌溝渠、護坡等;為生產基地配套的倉庫、場地等生產輔助設施以及水電設施;少量溫室大棚、植保機具等設施;分級包裝、保鮮儲藏及冷鏈設備;必要的農產品安全、質量檢測和培訓設備。不得安排辦公、生活等非生產性設施建設。

二、建設要求

(一)各區縣(市有關單位)是區域特色農產品示范基地建設的責任主體,各區縣農委是項目建設的組織管理部門,各區縣財政局負責項目資金的籌措監管。

(二)區域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必須納入農業發展規劃,按照突出重點主導產品、布局合理、一次規劃、分步實施、規范運作的要求穩步推進。

(三)區域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范圍,不應與設施糧田、設施菜田等已建農業基礎設施項目范圍相重復。

三、扶持政策

區域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資金籌集采取政府投入和項目建設單位配套投入相結合的方式。申請扶持的項目投資規模原則上不超過600萬元。項目建設單位自籌資金比例不低于項目投資總額的20%。

根據不同區縣財力狀況,財政資金實行差別政策。其中,**新區、**、**三區由市財政承擔35%,區財政承擔65%;**、**、**三區由市財政承擔50%,區財政承擔50%;**、**、**三區由市財政承擔70%,區財政承擔30%;**縣由市財政承擔90%,縣財政承擔10%。

市有關單位按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50%給予市財政補貼。

四、項目申報與立項

(一)申報條件

1、項目建設單位必須具有法人資格(非自然人)。

2、申報區域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項目需具有區域化、專業化、規?;a特點,資源優勢明顯。種植業核心區域集中連片的面積原則上不低于300畝。

3、項目建設單位具有較強的融資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與農民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4、區(縣)財政局和項目建設單位對項目投資所需的配套資金和自籌資金分別出具承諾書。

(二)申報審批程序

1、各區縣農委(市有關單位)依據本市“**”農業發展規劃以及本區域農業發展重點,指導組織項目建設單位編制項目實施方案。

2、區縣農委、財政局,有關單位對項目實施方案審查后,符合條件的以正式文件(一式三份)上報市農委、市財政局。

3、市農委會同市財政局委托評審機構對區(縣)上報的項目進行評審,根據評審意見和整改情況,由市農委會市財政局聯合批復項目計劃。

(三)申報材料

1、填報**市財政農業專項資金管理標準文本;

2、項目建設明細內容與投資概算;

3、提供項目基地的區位示意圖、現狀圖和規劃圖,比例為1∶5000,需詳細標明原有道路、渠道、水系等現狀以及需建設內容的布局位置與工程數量,圖紙需委托有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編制;

4、提供項目實施單位的法人證書和上年度財務報告;

5、相關的建設管理措施等。

五、項目管理

(一)市農委負責指導、協調區域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市財政負責對項目資金使用的指導和監管。

(二)必須嚴格執行項目建設批復計劃,項目建設單位不得擅自調整建設內容和改變資金用途,對確需調整項目建設方案的,必須報市農委、市財政局核準同意后,方可實施。

(三)建設項目符合政府采購規定的,均應由區縣負責實行政府采購。

(四)項目資金實行區(縣)級財政報賬制管理和專帳核算,項目建設資金按照工程進度撥款,預留10%市級補貼資金,待項目驗收通過后按批準的項目決算結清。

(五)強化項目質量管理,實行工程建設監理制,各區(縣)、市有關單位應擇優委派工程監理機構,對工程建設實行全過程監理,并定期向項目建設單位、主管部門報告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六)項目竣工決算實行審價制,項目完工后各區縣(市有關單位)應統一擇優委派工程審價機構實施工程審價,并根據審價報告及時上報工程項目決算。

(七)各區縣應及時組織區縣有關部門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預驗收,若發現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應及時向建設單位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八)初驗通過后,區縣農委以書面形式向市農委提出驗收申請,市農委組織市有關部門對建設項目進行總驗收。

(九)對市、區(縣)兩級財政扶持資金形成的資產由區(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授權國有資產管理單位監管,項目建設單位要做好設施的維護與保管,不得自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