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局企業經營者實行年薪制的試行意見

時間:2022-05-30 03:27:00

導語:勞動局企業經營者實行年薪制的試行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勞動局企業經營者實行年薪制的試行意見

一、適用范圍

意見適用于列入本市現代企業制度改革試點,并具備一定條件的企業。

二、經營者的界定

經營者指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負有責任的主要經營管理者,包括企業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或執行董事)和總經理。

三、經營者實行年薪制應遵循的原則

1、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在考核工作實績的基礎上,體現多勞多得。

2、堅持責任、風險、利益相一致,經營者年薪收入水平體現其經營的成果、所負的責任和承擔的風險,特別是要與國有資產保值相聯系。

3、經營者收入與企業職工內部分配相分離,并實行先考核,后兌現。

四、經營者年薪收入的組成

經營者年薪收入由基薪和加薪兩部分組成。

基薪是指經營者的責任收入,主要根據企業經營規模、經營責任等因素綜合確定。加薪是指經營者成果收入,主要根據企業的資產所有者權益和經營損益情況確定。

五、經營者年薪標準的確定

基薪在2-5萬元幅度內按企業經營資產規模分檔劃分。

未達到國有資產保值目標的,應視情扣減經營者基薪。

加薪根據企業國有資產增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期末國家所有者權益/期初國家所有者權益×100%)和國有資產經營效益(即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增長情況,在相當基薪水平的1倍以內確定。經營業績突出的經營者,加薪水平可適當提高,但不應超過基薪水平的3倍。董事長或執行董事主要考核國有資產增值情況,總經理主要考核經營實績。

具體辦法和標準由各委辦根據上述原則,兼顧行業特點制定,并報送市勞動局和市現代企業制度改革試點辦公室批準。

六、經營者年薪的支付

經營者年薪經監事會或監事會委托有關中介機構審計后兌現,并采取基薪分月預發,任期終結后結算的辦法。

基薪按月預發部分,根據年基薪額的十二分之一支付。

加薪部分每年預發80%。在經營者任期終結、經審計后結算。其水平,董事長或執行董事須經股東會通過,總經理由董事會決定。

七、經營者年薪的列支

經營者基薪列入企業工資總額,加薪在未分配利潤中支付,不計入企業工資總額,單列統計。

經營者年收入的結果應報市勞動局、市國資辦、市財政局備案。其中,市委管理干部還須報市委組織部備案。

八、其他事項

1、經營者不得在本企業獲取基薪及加薪以外的其它收入。

2、未經批準,經營者不得兼職兼薪。

3、經營者的年薪收入應按稅務部門的規定,自行交納所得稅。

4、經營者在任期內觸犯刑律或受行政處分的,按工資支付的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