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農村合作醫療的工作意見

時間:2022-05-31 03:22:00

導語:農業局農村合作醫療的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農村合作醫療的工作意見

本市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防病治病、保障農村經濟、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本市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適應郊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據國務院《關于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市政府批轉的《關于改革和完善本市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的精神,現就鞏固和完善本市農村合作醫療提出以下補充意見:

一、提高農村合作醫療的參與率

要落實各級政府的責任制,把提高合作醫療參與率作為考核政府實績的一項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工作,提高農民對合作醫療互助共濟的認識,在參加合作醫療的基礎上,參加其他輔助醫療保障。探索提高參與率的具體辦法,吸引更多農村人口參加合作醫療,逐步擴大合作醫療的覆蓋面。

二、完善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體制

要形成政府領導、衛生主管、部門配合的合作醫療管理體制。區縣、鄉鎮要按照市政府**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合作醫療基金管理委員會,由政府分管領導負責,衛生、財政、稅務、審計、勞動保障等部門負責人參加,其辦事機構(辦公室)掛靠相應的事業單位。區縣合作醫療基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一般配備2—3名工作人員,鄉鎮至少配備2名工作人員,其編制由各區縣結合各自情況研究決定。

三、強化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籌措機制

堅持“個人投人為主、集體扶持、政府適當支持”的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原則。個人按每人每年不低于本區縣農民年人均收人的2一3%繳費。企業除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以外,均應繳納合作醫療基金,比例由各區縣按實際情況確定。區縣、鄉鎮政府財政均按所轄農業人口分別以每人每年不低于5元的標準予以支持,主要充實“大病風險基金”。對資金籌措確有困難的區縣,由市財政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專項給予支持。

四、加大低保農民的保障力度

對因經濟負擔過重無力參加合作醫療、難以享受基本醫療保障的低保農民和“五保戶”對象,如繳費確有困難,可由區縣政府部門通過政府救濟以及社會幫困,予以適當補助。

五、加強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管理

要強化合作醫療基金的征收,探索合作醫療基金收繳的有效方式。加強合作醫療基金的監督管理,實行專款專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合理使用合作醫療基金,為廣大農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就醫方式和報銷途徑。

六、推進農村衛生和藥品流通體制的改革

要健全農村衛生服務網絡,改善服務質量,降低醫療成本。區縣政府可結合鄉鎮區劃調整,合理調整醫療機構布局,健全農村衛生服務網絡。要加強預防保健工作,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實行一體化管理,同時加強村衛生室軟硬件建設,為農民提供方便、安全、適宜的“小傷病”診治。

要加強合作醫療用藥目錄管理。村衛生室藥品由鄉鎮衛生院統一代購,實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集中公開采購制度,以降低合作醫療用藥成本。要加強對農村藥品經營、使用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非法交易和制售假劣藥品行為,保障農民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