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消防工作實施意見
時間:2022-06-16 09:20:00
導語:民政局消防工作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有效預防火災,減少火災危害,維護公共安全,結合我市消防工作的實際,現就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構建消防工作新格局,落實各級消防安全責任制
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要努力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群眾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新格局。各級政府要把城市消防規劃、公共消防設施裝備、消防力量建設及社會消防教育培訓、重大火災隱患整治等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增加財政投入,認真組織實施。各級政府要建立政府分管負責人牽頭、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消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并協調解決消防工作重大問題,適時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治理。社區工作站、居委會要制訂防火安全公約,督促所在地企業落實消防安全工作,協助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做好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建立健全部門信息溝通和聯合執法機制,有關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公安消防部門要認真履行消防監督執法職責,加強與有關部門的信息溝通,及時將消防安全專項治理以及認定的重大火災隱患等情況報告當地政府并通報相關部門;各級職能部門要認真履行消防工作職責,建設、財政、人事、教育、民政、交通、文化、衛生、民航、廣電、體育、旅游、文物、民防等部門和單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領導機制和責任制,在消防部門的指導下,制定本部門的消防安全管理辦法,積極配合消防部門定期組織消防安全專項檢查,及時排查和整改火災隱患。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要認真落實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各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消防安全負責。要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組織防火檢查和巡查,制訂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實施演練,積極參加火災公眾責任保險,提高預防和抵御火災危害的能力;要加強對本單位員工尤其是流動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定期維護保養消防設施,建立并落實消防“安全自查、隱患自改、責任自負、接受監督”的管理體制。
二、落實消防發展規劃,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
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社會有效抗御火災能力的重要基礎。消防基礎設施和消防裝備的規劃及建設,要與我市社會和經濟發展相適應,做到統一規劃,逐步完善。要認真落實我市《2001—2010年消防發展規劃》,按照消防規劃改造供水管網、修建消火栓、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取水設施,確保消防用水。對公共消防設施不能滿足滅火應急救援需要的,由公安消防部門進行排查、歸類、登記造冊,按輕重緩急原則,由公安消防部門限期責成設施產權所屬機構及時增建、改建、配置或進行技術改造。市、區財政部門要撥出專項資金解決消防供水管網和消火栓建設。城中村的消防設施問題由區政府負責組織有關部門解決;市政道路消防供水設施建設由市規劃部門牽頭落實,特區內市政消防設施更新、維護的監督和管理由市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具體實施可委托市供水企業完成,納入物業管理的房地產項目的消防設施由小區物業管理部門負責維修管理。今后在新建、擴建、改建市政工程時,一定要同步規劃和建設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和消防隊(站),并堅持一步到位,不欠“新賬”。凡對缺少消防規劃或消防規劃不合理的城市建設項目,市政府有關職能部門一律不得批準。對擬建的工業區、開發區、住宅區及其他新建工程,應采用獨立消防供水系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達不到國家標準的,規劃部門不得批準。對全市市政消火栓建設,市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提出總體建設規劃和方案,并跟蹤負責落實建設工作。
三、加大消防裝備投入,提高消防隊伍滅火救援能力
隨著我市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高層建筑不斷增加,地鐵工程的建成營運,大型危險化學物品場所增多,油、氣、地鐵、高層建筑等特殊災害事故的搶險救援任務日趨繁重,市有關部門要盡快購置各類特種車輛、滅火救援裝備及個人防護器材。市公安消防部門要根據上級的規定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詳細的消防隊(站)基礎設施及消防訓練基地的建設規劃,制定滅火救援裝備、消防員防護裝備的配備標準。要盡快改變我市消防車輛陳舊落后的局面,使用10年以上的消防車輛要在2年內逐步更新。2年內要配齊配全消防員個人安全防護裝備和滅火、應急搶險救援裝備。要加強消防裝備科技建設,提高消防裝備的科技含量,增加多功能搶險救援車、舉高消防車、防化洗消車、高噴車等特種車輛。2007年底前要完成119消防調度指揮中心建設,引進適應特殊災害事故處置現場必需的先進通訊器材。要努力促進消防安全技術的發展,積極引導社會和企業增加消防科技投入,大力推廣和加強消防安全遠程監控系統建設,督促人員密集場所安裝安全控制與報警逃生門鎖系統、簡易自動消防報警系統,配置多用途消防救生梯和新型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切實加強各單位自防自救能力。
四、發展多種體制的消防隊伍,加強我市消防力量建設
公安消防隊伍是國家履行消防工作職責的專業隊伍,要進一步加強公安消防隊伍力量建設。發展改革、人事(編辦)、財政等有關部門要按照現行事權、財權劃分原則專題研究并制定加快公安消防力量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為有效處置危險化學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空難、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眾遇險事件等各類特殊災害事故,要大力加強特勤消防隊伍建設。市政府要專項解決消防特勤訓練基地、隊伍裝備、自身安全防護器材和隊(站)設施建設經費,為特勤隊伍有效開展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積極發展多種體制的消防隊伍,基層消防隊伍可以適當聘用一定數量的雇員制的消防員,努力建立一個以公安職業、現役消防為主體,以雇員制消防員為補充的新型消防隊伍體系。隨著我市沿海港口經濟的發展,海上滅火救援任務日益繁重,要加強海上消防力量建設,增加海上消防警力,建造大型海上消防船,增購海上消防裝備。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地方專(兼)職消防力量;生產規模大、火災危險性大的企業要建立和加強企業專職消防隊伍;各區政府和公安、規劃等部門要采取加強基層消防隊伍建設、配備小型消防設施等針對性措施,增強社區消防力量,切實消除“城中村”和舊城區消防安全隱患;城市社區、社會單位要大力發展志愿(義務)消防組織,積極發展消防保安力量。
五、大力整治火災隱患,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
堅決依法整治嚴重威脅我市公共安全的重大消防安全問題。政府對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生產、儲存場所等重大火災危險源,應限期搬遷;對無法保證消防安全的,要依法責令停止使用。要嚴格落實重點場所和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人員密集場所,必須依法責令限期整改;對存在嚴重危害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的設施設備,要依法責令停止使用。
要切實加強火災隱患的源頭控制,對涉及消防安全的審批項目,行政審批部門要嚴格依法審批。對違法改變使用功能的建筑,規劃、國土房產、城管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嚴格查處。建設、工商、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門應根據職責加大對非法經營液化石油氣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部門應根據職責加強對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的監管,確保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的消防安全。對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的建設項目,規劃部門不得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對消防設計經審核不合格的建設工程,規劃部門不得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部門不得核發施工許可證,國土房產部門不得核發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對按照國家標準需要進行消防設計的建筑工程竣工驗收資料中沒有消防驗收合格文件的,建設部門不得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擬開辦的學校、經營性職業介紹機構、民辦技工學校、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幼兒園、托兒所、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以及文化、體育等公共場所,消防安全條件未獲得公安消防部門檢查通過的,有關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我市有關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的規定,不予批準。
對未經消防安全檢查合格而擅自經營的歌舞廳、影劇院、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等公眾聚集場所,或者未依法獲得批準而擅自從事大型集會、焰火晚會、燈會等具有火災危險的大型活動的,公安消防等有關部門要及時依法采取相應的行政強制措施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原已取得批準文件但不再具備法律法規、技術規范規定的消防安全條件的,必須依法撤銷批準文件。對容易引發火災事故的電氣、燃氣設備和危險化學品包裝物等產品,生產單位應標明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注意事項,質監部門應加強對企業生產許可證資格和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進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火災隱患立案銷案和掛牌督辦制度,強力推進火災隱患整改工作,努力做到隱患不增“新量”、逐步減少“存量”。公安消防部門認定的重大火災隱患,要及時提請各級政府掛牌督促整改,并將有關情況抄送隱患單位的主管部門。各級政府要明確整改責任,責令限期整改。下級人民政府要及時向上級人民政府報告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情況,對未按期整改的,上級人民政府要追究責任并備案督辦。對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災隱患,上級人民政府要直接掛牌督辦,公安消防部門要依法報請政府決定責令停產停業,政府要在接報后7日內作出決定。對自身確無能力整改的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災隱患,有關單位要及時報請本行業或本系統管理部門和所在地政府確定整改措施,并認真落實。
嚴格加強消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務院確定的職責分工,依法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對消防產品市場整頓和規范的力度。嚴禁生產、銷售、進口、使用未取得市場準入證書的消防產品,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違法行為。
六、廣泛開展消防宣傳與培訓,提高市民消防安全素質
政府各職能部門每年要制訂并組織實施消防宣傳教育計劃,公安消防部門和新聞媒體要改進消防宣傳教育形式,普及消防法律法規,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切實增強防范意識,掌握防火、滅火和逃生自救常識。教育部門、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要將消防知識納入教學內容;科技、司法、勞動保障等部門和單位要將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知識列入科普、普法、就業教育工作內容;街道辦事處要在社區、辦公區等場所設立消防宣傳教育專欄和消防安全標識,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動,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切實增強防范意識,掌握防火、滅火和逃生自救常識;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站等新聞媒體應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廣告和專題報道,義務宣傳消防知識。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消防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培訓。有關行業、單位要大力加強對消防管理人員和消防設計、施工、檢查維護、操作人員,以及電工、電氣焊、易燃易爆等特種崗位作業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嚴格依法執行消防安全培訓合格上崗制度。
七、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上級政府在對下級政府進行考評時,一定要把消防工作作為目標責任考核和領導干部政績考評的重要內容,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建文明城市和平安地區等考評范圍,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定期檢查考評,使消防工作目標更加明確、責任更加明晰、措施更加有力、工作更加有效,形成重視公共消防安全、推動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良性導向機制。下級政府每年要將本地區消防工作情況向上級政府作出專題報告,上級政府每年對下級政府的消防安全工作情況進行一次檢查考核。公安消防部門要會同有關方面,對各區的消防工作進行督促檢查。政府各部門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消防工作職責,對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項未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實施審批、監督檢查的,或者對重大火災隱患整改不力的,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責任人員和負責人的責任;各級政府和各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因工作不力、失職、瀆職,導致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或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社會影響惡劣的,要依法追究主要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對不依法履行預防和消除火災隱患的職責單位及其負責人和有關工作人員,公安消防部門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拒不執行行政處罰的,公安消防部門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并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對發生火災造成人員傷亡和他人財產損失的,制售假冒偽劣消防產品造成嚴重后果的,明知是假冒偽劣消防產品仍購買和使用的,要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法律責任。
- 上一篇:縣領導班子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縣委常委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