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深加工業發展意見

時間:2022-06-24 05:50:00

導語:玉米深加工業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玉米深加工業發展意見

針對玉米加工業存在的問題,要采取綜合性措施,加強對玉米深加工業的宏觀調控,實現飼料加工業和玉米深加工業的協調發展,確保國家食物安全。

(一)加強對新建、擴建項目宏觀調控,全面清理在建、擬建項目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強玉米加工項目建設管理的緊急通知》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清理玉米深加工在建、擬建項目的緊急通知》的文件精神,立即停止備案玉米深加工項目,對在建、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對已經備案但尚未開工的擬建項目,停止項目建設;對不符合項目土地審批、環境評價、城市規劃、信貸政策等方面規定的項目,要暫停建設,限期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國家發展改革委。

(二)科學規劃,加強政策指導

玉米主產區要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全局利益出發,統籌規劃本地區玉米生產、飼料加工業和深加工業的發展,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業產能規模盲目擴張,使之與《食品工業“*”發展綱要》和《飼料加工業“*”發展規劃》相銜接,并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各地規劃進行必要的指導,以加強對玉米加工業發展的宏觀調控。

(三)保持玉米食用消費、飼料和深加工的協調發展

對不同類型玉米加工業,實施區別對待的發展政策。一是鼓勵發展玉米食品加工業,開發玉米食品加工新技術、新產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糧農和企業的經濟效益。二是穩步發展飼料加工業,不斷開發優質高效的飼料產品,提高飼料的質量安全水平,確保畜牧業發展對玉米飼料的要求。三是適度發展玉米深加工業,鼓勵發展高附加值產品,限制發展供給過剩和高耗能、低附加值的產品以及出口導向型產品,嚴格控制深加工消耗玉米數量。

(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嚴格執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淘汰低水平、高消耗、污染嚴重的企業,尤其是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小型淀粉和淀粉糖(醇)企業。完善產業組織形式,形成以大型企業為主導、中小企業配套合理的產業組織結構。積極培育大型玉米加工企業,推動結構調整,提高行業發展水平。鼓勵和支持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市場前景看好、發展潛力大的國內玉米加工企業,通過聯合、兼并和重組等形式,發展若干家大型企業集團,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鼓勵和引導玉米加工企業加強科技研發,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提升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五)適當調整玉米及加工產品進出口政策

各地區原則上要減少玉米出口,以保證國內供求平衡。建立靈活的玉米進出口數量調節制度,在保證國內玉米生產穩定的條件下,東南沿海玉米主銷區在國際市場玉米價格較低時,可適當進口部分玉米,滿足國內飼料加工業的需求。研究完善玉米初加工產品和部分深加工產品的出口退稅政策。具體產品名錄另行規定。

(六)推進行業技術進步

加強科技研發,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實現產業升級。支持玉米加工業共性關鍵技術裝備研發。重點支持玉米保質干燥、精深加工關鍵技術、新產品開發和重點裝備的研發工作。

氨基酸行業要淘汰傳統工藝和產酸低的微生物,確保菌種發酵的綜合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廢物全部利用生產蛋白飼料或生物發酵肥,減少外排廢水中的COD值,全部達標排放。

有機酸行業要淘汰鈣鹽法提取工藝,縮短發酵周期10%,提高產酸率和總收得率,降低電耗和水耗。

淀粉糖行業要采用新型的高效酶制劑、膜和色譜分離技術,開發水、汽和熱能的循環利用工藝。

多元醇行業要應用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國內急需的二元醇新產品,降低噸產品的玉米原料消耗和能源消耗。

酒精行業要淘汰高溫蒸煮工藝、稀醪酒精發酵、常壓蒸餾等工藝;鼓勵采用濃醪發酵、耐高溫酵母等新技術,提高玉米綜合利用水平。

(七)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堅持循環經濟的理念,對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盡可能回收,原料利用率達到97%以上。延長加工產業鏈,提高玉米轉化增值空間。降低資源消耗,走資源節約型發展道路。堅持清潔生產,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建設環境友好型的玉米加工產業。

(八)大力開發飼料資源,提高保障能力

基地,促進秸稈資源的飼料化利用,降低飼料糧消耗。積極開發蛋白質飼料資源,充分利用動物血、肉、骨等動物屠宰下腳料和食品加工副產品,提高農副產品利用效率。

(九)增強扶持力度,鼓勵玉米生產

繼續實施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穩定發展玉米生產,繼續實施玉米良種補貼政策,加大對玉米優良品種種植技術的科研和推廣力度,加強以中低產田改造為重點的農業生產能力建設,通過提高單產水平不斷提高玉米產量。根據加工業對原料的需求,調整玉米種植結構,發展鮮(糯)玉米、飼用玉米、高油玉米、蠟質玉米、高直鏈玉米等優質、專用玉米生產基地。

(十)鼓勵玉米加工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資源

積極參與世界糧食市場競爭,充分利用全球土地資源,通過融資支持、稅收優惠、技術輸出等國家統一制定的支持政策,鼓勵玉米加工企業到周邊、非洲、拉美等國家和地區建立玉米生產基地,發展玉米加工和畜禽養殖業,延伸國內農業生產能力,減少國內糧食生產的壓力。

(十一)發揮中介組織作用,加強行業運行監測分析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其他中介組織在協助項目審查、信息統計、行業自律、技術咨詢、法律規范與標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協助政府及時、準確、全面地把握行業運行和投資情況,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