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資金監管實施意見
時間:2022-07-06 10:44:00
導語:財政局資金監管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性資金和*公共資金監管,關系經濟*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加強財政性資金和*公共資金監管,是政府全面履行*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責任。現就進一步加強本市財政性資金和*公共資金監管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加強監管的范圍和目的
本意見所指的財政性資金,包括:稅收收入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有資產收益、罰沒收入等非稅收入。
本意見所指的*公共資金,包括:*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住房維修資金。
本意見所指的資金管理部門,是指負責對財政性資金和*公共資金的收支行使監督管理職能的工作部門。
本意見所指經辦機構,是指負責財政性資金和*公共資金收繳或歸集、支付等工作的具體操作部門。
對財政性資金和*公共資金的監管,應當嚴格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有關政策規定,遵循“依法管理、規范運作、公開透明、強化監督”的原則,進一步完善決策、執行、監督部門之間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的管理模式,理順管理體制,明確管理職責,健全監管制度,創新監管手段,切實保障資金管理的安全規范和科學高效。
二、進一步加強監管的重要環節
(一)加強賬戶設置管理
各經辦機構新設、變更、撤銷賬戶,應當嚴格實行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級財政部門審核、開戶銀行核準的制度。經批準新設、變更、撤銷的賬戶,應當向同級財政部門備案,并抄報同級審計部門。
選擇新設賬戶的銀行,應當按照“資金安全、權責一致、周到服務、正常孳息”的原則,參照招投標方式慎重確定國有或者國有控股銀行,并簽訂合約,明確責任。
(二)加強收繳或者歸集管理
各經辦機構應當按時、足額收繳或者歸集資金,并按照規定繳入國庫、財政專戶或者特定專戶。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沒收入等非稅收入,實行“收繳分離”制度。
各經辦機構應當按照規定的范圍和要求使用票據,并對票據領取、使用、結存等情況登記備案,實行定期核查。
(三)加強預算管理
各行政主管部門和經辦機構應當將資金納入預算管理范圍,建立和完善預算編審制度,按照規定內容、要求編制預算草案,并按照規定程序報批。
經批準的預算確需調整的,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報批。
(四)加強資金支付管理
各資金管理部門和經辦機構應當按照批準的預算、項目進度、規定程序,及時、足額支付資金。對資金支付過程中存在的異常問題,應當及時核實,發現問題后立即停止支付資金,并按照規定及時上報。
(五)加強運作管理
各資金管理部門和經辦機構應當在滿足支付需要和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國家規定進一步規范銀行定期存款和購買國債等保值增值運作管理,提高資金收益。
(六)加強決算管理
各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經辦機構建立和落實與銀行定期對賬制度和不定期的賬戶余額核查制度,年度終了后編制決算報告,真實、準確、全面反映年度預算的收支執行情況,并按照規定程序報批。
三、進一步加強監督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協同監督機制
財政、審計、監察部門應當在常規檢查的基礎上,加強對各類資金管理和收支情況的專項檢查,對重要事項及時進行監督,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公開審計結果和檢查結果,形成各司其職、各有側重、相互補充、互相制衡的協同監督模式。
(二)建立資金網上實時全程監管系統
各資金管理部門要統一數據和技術標準,加快建立資金網上監管平臺,將資金管理主體、審批情況、資金的總量和使用方向等信息即時集中反映在統一平臺上,建立數據比對機制,實現資金管理全過程信息的公開透明、交換共享、集中處理和動態監控。在平臺建設中,應當為審計、監察等部門預留端口,便于審計、監察等部門進行有效監控。在此基礎上,整合政府和*資源,實現部門間的信息共享,逐步建立全市統一的資金監管平臺。
(三)健全信息公開制度
各行政主管部門和經辦機構應當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主動公開資金預決算報告,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準,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等情況。對*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住房維修基金等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資金,要健全定期制度,依法公開資金收支和結余情況。在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擴大資金信息公開的范圍和內容的同時,不斷完善公開的程序和方式,便于*公眾監督。
(四)發揮商業銀行的監管作用
選取部分條件相對成熟的*公共資金進行試點,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商業銀行受托參與的監管模式,進一步發揮商業銀行在*公共資金支用、現金管理等領域配合管理部門實施監管的作用,提升資金監管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五)完善內控和報告制度
各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經辦機構理順內部管理體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以信息化為支撐,統一制度、程序和核算要求,建立本系統一體化財務管理系統。同時,嚴格實施崗位職責分離,強化人員職業操守約束。各行政主管部門和經辦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有關部門提供真實、完整的數據資料和報告,建立異常情況和資金運行風險即時報告和應急處置機制。
(六)落實資金管理責任制
各行政主管部門和經辦機構應當選擇部分*比較關注的資金或者項目支出開展績效考評試點,建立績效評價制度。各資金管理部門和經辦機構應當按照“權責一致、分級負責”的要求,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并將責任追究與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考核任免掛鉤。對于違反相關規定的,依法給予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進一步加強監管的操作要求
加強財政性資金和*公共資金監管是一項長期性和綜合性的工作。財政性資金和*公共資金管理部門、經辦機構以及其他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密切配合,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各*公共資金管理部門要在對現有制度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對照本意見,以強化賬戶設置、預算編審等環節監管為核心,以健全信息公開、內控報告、責任追究等制度為重點,加快制定對加強*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住房維修資金監管的具體實施辦法和操作規程。
其他*公共資金的監管,參照本意見執行。
- 上一篇:實驗室空氣測量裝置設計論文
- 下一篇:獨家原創:信訪干部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