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園區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25 06:02:00

導語:縣園區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園區發展工作意見

為加快園區發展,努力推動縣域經濟實現新的跨越,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園區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加快園區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文化名縣、商貿富縣”戰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加快園區發展,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對于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和資源配置,擴大招商引資,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財政收入,提高我縣綜合經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園區建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進了園區健康發展。但由于資金短缺、基礎設施滯后、產業配套能力較差、服務環境不優等因素制約,我縣各園區發展速度偏慢、規模總量偏小、產業層次偏低、帶動能力較弱,在培育壯大產業、促進財政增收、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等方面沒有很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各鄉鎮、各部門必須進一步增強加快園區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加快園區發展擺到重要位置,高度重視,全力抓好。

二、加快園區發展的指導思想

(二)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科技創新、體制創新為動力,以招商引資為核心,堅持園區建設與推進工業經濟發展、旅游三產開發相結合,創新發展模式,改善投資環境,完善服務體系,努力把園區建成現代加工制造業的集聚區、觀光旅游的生態區、適合人居的住宅區、高科技企業的匯集區和現代農業的示范區。

三、嚴格管理,切實保障園區建設用地

(三)保障園區建設用地。由縣發改委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積極與省市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省上在即將開始的發展布局調整中,將我縣列入全省重點開發地區。縣國土、建設等部門在土地、城市規劃修編中,要把園區列為重點開發地帶,重點傾斜,支持園區發展。在國土資源部修編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之后,縣國土局要及時對各園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在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要積極與省市聯系,爭取調劑解決部分建設用地指標,以緩解園區建設項目用地嚴重不足現狀。由縣國土局牽頭,成立全縣土地報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3-5年土地報批計劃,全力為園區爭取建設用地指標。各園區應本著節約集約用地的原則,將需要納入儲備的閑置土地由縣土地儲備中心負責統一儲備后,進入土地市場。

(四)加快項目建設速度。園區內項目通過預審后,縣國土局要協助園區管委會做好被征地村組群眾的安置補償工作。對大型骨干項目、重點工程項目,各園區要根據投資規模大小,合理確定開工時間和建設進度,分階段推進,按時建成投產。其他項目原則上在取得土地證后,半年內必須開工建設,對超過時間未開工建設的項目,依法對占用土地進行調整或收回,避免土地閑置。由縣國土局牽頭,成立土地清理領導小組,定期核查清理已出讓的土地,對取得土地使用權后已閑置2年以上的,要依法予以收回;對占多建少的項目堅決予以清理。

(五)科學合理用地。各園區要按照“盤活存量、優化增量”的指導思想,強化土地集約化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縣國土局要指導園區適應產業升級、產業集聚、產業配套的需要,為大型骨干項目、主導產業帶動項目、配套產業項目留有充分的發展空間。對產業集聚力強、發展后勁足、帶動作用大的項目,在用地指標上予以傾斜,確保用地需要。今后,用地指標優先考慮園區發展需要,優先安排園區已落實的重大項目。

四、拓寬融資渠道,全力解決發展資金瓶頸

(六)完善園區基礎設施。縣財政、建設、水務、供電等部門要將完善園區基地設施作為工作重點,加大項目、資金爭取力度,加強資金投入,積極協助各園區做好給排水、路網、電力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園區項目建設提供良好的環境。縣基投公司要充分發揮基礎設施投融資主體作用,不斷拓寬投融資渠道,有效緩解園區建設資金不足的矛盾,促進園區加快建設。

(七)創新開發方式。各園區要樹立經營的理念,按照市場運作的方式,籌集和運作建設資金,實行綜合開發,滾動增值。要以土地開發使用權、基礎設施項目所有權和經營權出讓為突破口,著力解決發展資金匱乏、融資渠道不暢和招商機制不活的難題。

(八)解決資金瓶頸。縣財政局要在縣對園區財政體制的基礎上,結合各園區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財稅分稅體制,并指導各園區建立各自的資金運作模式。要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對園區建設中的專項資金需求及時進行研究,并按程序審批后予以落實。

五、突出特色,提升產業集聚程度

(九)支持項目建設。縣發改委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及我縣的發展規劃,協助各園區做好項目征集、包裝和申報工作,積極幫助園區項目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同時,要協助各園區包裝一批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報省市發改委,爭取上級的資金扶持,進一步改善園區基礎設施條件,改善園區投資環境,為招商引資工作創造良好的基礎。

(十)突出園區特色。各園區要按照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結合各自的特點,制定產業布局規劃,引導相關企業集聚,加快形成集中度高、關聯度大、競爭力強的園區主導產業群,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極的形成和發展。要圍繞促進主導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積極引入資金雄厚、技術實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核心企業、龍頭企業,吸引上下游企業,聚少成多,促小成大。

(十一)堅持科學發展。各相關部門要協助各園區及時編制發展規劃,為園區發展準確定位。凡進入園區的建設項目必須符合園區發展規劃,并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凡違反國家產業政策、不符合園區總體規劃的項目,一律不得批準進入園區。由縣招商局牽頭,各園區協助,及時制定各園區項目準入標準和項目評估制度,將產業政策、投資強度、財稅收入等指標,納入考核范圍。縣發改委、招商局要按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加強對園區產業發展的宏觀調控,建立以投入產出率、社會貢獻率等為基本框架的綜合指標評價體系,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防止重復建設和低水平發展。

六、優化編制,為園區發展提供人力支持

(十二)由縣編委辦牽頭,對五個園區重新進行核編,確為編制人員不足的,由園區管委會提出申請,按程序審批后對編制予以調整。為有效解決各個園區人員緊缺問題,各園區可根據需求人員的專業情況,向人事部門申請借調人員計劃和方案,經人事部門審核并報縣政府同意后,從相關部門或鄉鎮借調工作人員;或向組織人事部門申請調配人員的計劃和方案,由人事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考核并報縣政府同意后,從相關部門或鄉鎮選調工作人員。同時,也可采取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方式招聘部分工作人員。

七、加強環境建設,確保園區健康發展

(十三)簡化項目審批手續。各相關部門要制定支持園區發展的具體辦法,按照簡政放權的原則,能夠委托園區辦理的,要委托園區辦理,不能委托的,應開通園區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積極為園區項目建設提供優質、快捷、高效的服務。

(十四)加強投資環境治理。有關行政執法部門應減少對園區企業的檢查頻次,堅決杜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檢查、亂評比等行為。縣監察局、物價局要對園區內的各項收費進行全面清理,對依法保留的收費項目要向社會公開,并嚴格按標準收取。由縣公安局牽頭,成立環境整治領導小組,對強包強攬、封門堵路、斷水斷電、敲詐勒索等影響項目建設、經營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予以打擊。縣公安、交通等部門在查處園區企業涉及交通運輸方面違規行為時,要堅持做到文明執法,以批評教育為主,處罰為輔,切實維護好發展環境。

八、加強對園區工作的領導

(十五)成立加快園區發展領導小組,由縣政府縣長任組長,分管各園區的副縣長任副組長,縣政府辦、編辦、發改委、經貿局、財政局、公安局、建設局、人勞社保局、國土局、水務局、民政局、科技局、招商局、交通局、市容局、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環保局、物價局等部門,及各園區和金融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加強對園區發展的領導。領導小組定期聽取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園區建設存在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委,承擔日常管理、指導和協調工作,加強園區經濟運行監測,定期收集、整理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和主要經濟指標等園區發展情況,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提出政策建議供縣政府決策參考。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密切配合,主動服務,形成合力。

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園區發展工作,把園區建設推到主攻工業、招商引資、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切實做到精力優先保證、生產要素優先配置、問題困難優先解決、服務協調優先到位,為園區發展壯大提供一切保障,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