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土地執法監察科學發展觀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11 09:34:00

導語:獨家原創:土地執法監察科學發展觀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土地執法監察科學發展觀工作意見

以實踐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加強領導,穩定隊伍,堅定方向,進一步加強土地執法監察工作。為此,我講以下幾點意見:

一、完善監察體制及時制止土地違法行為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各類建設用地需求量日益增長,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各類土地違法行為易發生、難處理,呈現出違法行為主體特殊、違法形式更加隱蔽等新特點。一年多來,各地認真貫徹執行新《土地管理法》和相關法律法規,依法行政,土地管理正逐步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但是,從前一階段土地執法巡回檢查的情況看,一些地方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用地現象還相當嚴重。突出表現在: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未批先用,非法占地,毀田取土,非法轉讓、出租、買賣土地。特別是少數鄉鎮非法占用耕地進行非農建設的情況屢禁不止,造成了耕地資源的破壞,土地資產的流失,在社會上造成極壞影響,也阻礙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如何加強土地執法監察工作,努力爭創土地執法模范市,成為擺在各級領導面前的重要課題。分析來看,違法違規用地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干群土地資源法律意識淡薄,對“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基本國策的重要性,對土地管理的禁止性規定和依法用地的合法性知之甚少。還有些干部法制意識淡薄,“為公不算違法”的思想根深蒂固,其次是農民對農村土地管理、使用的相關法規政策意識不強,因而存在著違法違規用地現象的發生。

二是監管不力,動態巡查不到位,不能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制止、及時處理,一些地方未能將違法占地行為發現、制止在萌芽狀態。

三是違法案件數量大、涉及面廣,具有突出性,存在著土地執法難,難以處罰到位。眾所周知,土地違法一旦發生,查處難度就大,執法過程中不和諧因素也多。對農民來講,一幢房屋可能就是其一輩子的財力,拆除就意味著可能重新返貧;對企業來講,依法查處,可能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資金打了水漂,因此導致土地執法難、難以查處到位的的現象。

四是政府、法人違法比較突出。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土地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兩者的矛盾十分突出,因計劃用地指標不能滿足建設的需求,因而出現了“以租代征”或未批先用、少批多用現象發生。

按照國土資源部的總體要求,土地執法監察工作將全面推行動態巡查責任制,將執法“關口前移”,力爭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因此,必須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基層國土資源執法監察體制,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執法監察網絡,充分發揮鎮村兩級土地監察信息員的作用。在做好日常監管和案件查處的同時,不斷健全完善土地執法長效機制,全面推行土地執法監察動態巡查責任制。健全國土資源系統內部執法監管網絡,將違法用地行為發現在動工之前,消滅在萌芽狀態。督促基層履行好保護耕地,隨時發現、制止土地違法行為的重要責任,對土地執法工作做到統一指揮,上下聯動,措施得當,力爭快速有效地制止、查處各類土地違法行為。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執法監察人員素質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隊伍是做好土地執法監察工作的根本,土地執法監察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行政執法工作,要求工作人員有較強的政治素質,熟悉法律法規知識和業務知識,因此,要把提高人員素質貫穿于土地執法監察工作全過程,切實加強對土地執法監察隊伍的領導和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意識和執法監察水平,增強土地執法監察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監察人員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名利觀,提高辦案抗干擾能力,掌握辦案技巧。努力改善基層國土分局(所)辦案條件,培養快速反應能力,保證在第一時間到達違法用地現場,及時制止土地違法行為。創新土地執法監察隊伍的管理方式。建立嚴格的選拔機制,把一批年紀輕素質好的同志充實到基層土地執法監察隊伍中。實行定期培訓,深入持久的開展土地法律法規學習教育活動;實行崗位責任制,明確崗位職責和工作任務;實行辦案考核制,對工作人員辦案數量和質量進行考核;實行責任追究制,對因工作失誤失責的根據情節追究當事人相關責任;實行評分獎勵制度,開展評先活動,對執法監察人員貢獻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實行廉政責任制度,切實增強廉政自律意識,杜絕辦“人情案”、“關系案”和“權力案”。

三、創新監察機制加強土地執法動態巡查

嚴格落實土地執法動態巡查制度。進一步健全土地執法網絡,完善預防機制,由事后查處向事前預防轉變,及時發現和制止違法違規用地,降低執法成本和違法造成的損失。改變以往坐等群眾舉報,“不告不理”的土地執法監察舊模式,創建預防為主、預防與查處相結合的執法監察新路子。全面落實土地執法監察動態巡查責任制,建立健全“防范在前,發現及時,制止有效,查處到位”的執法監察工作機制,建立完善“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監管”的執法制度。加強對城鄉結合部、公路干線兩側、村莊周圍和基本農田保護區等重點區域進行巡查,對巡查中發現的土地違法行為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建立上下聯動、交錯辦案的執法監察新機制。土地違法行為錯綜復雜,有的案件因涉及到地方利益而使基層土地執法監察機構難以辦理,因此,必要時可請上級土地執法監察機構對下級管轄的案件進行督查或聯合辦案,也可實施交錯辦案。改變以往監察部門單一辦案模式,實行科室間協作辦案,加強與紀檢、規劃、城建、交通、公安、工商等部門以及鎮政府的協作,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探索事前防范、事中監督、事后查處的執法監察路子。在土地違法行為發生之前,從思想上改變當事人最初的想法,從而達到預防的目的。通過宣傳、教育等多種形式,深入群眾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特別是對結合當前開展的縣鄉村干部國土資源法律培訓,加強對鄉鎮領導和村級干部的宣傳、教育。在土地違法行為剛開始的階段,通過巡查、執法檢查等手段爭取及早發現,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將其制止在萌芽狀態,從而達到預防的目的。土地違法行為只有早發現,才能早制止,這就要求基層土地執法監察員要拓寬信息來源,充分發揮村級聯絡員的作用。掌握主動,不僅發現得了,還要制止得了,達到預防的目的。對已發生的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該拆除的拆除,該沒收的沒收,該罰款的罰款,該移送的移送,以此來教育他人,達到打擊一個教育一片的目的。

二是全面建立多元執法制度。改變過去那種僅依靠國土資源部門執法監察隊伍的單一辦案模式,積極爭取各方力量,建立與紀檢、監察、公安、檢查、法院等部門的密切合作制度,充分發揮監督機制的整體效能。建立與紀委監察部門聯合辦案和案件移送制度,既查處土地違法行為又查處違法責任人。特別是對涉及黨員干部的土地違法案件,積極爭取紀檢監察部門的配合支持,堅持各級聯合辦案,對下級處理不了的案件,上級直接查辦。

三是積極完善土地執法問責制。進一步完善國土資源管理目標責任制,將土地執法工作作為目標責任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核,并作為評定國土資源工作業績的重要依據。因土地行政執法監察不力,導致土地違法違規問題嚴重的地區,嚴格實行問責,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健全工作制度規范土地執法監察行為

良好的制度是做好土地執法監察工作的基礎,規范執法行為是做好執法監察工作的保證。建立健全土地執法監察網絡制度,多方配合,群防群治,及時發現,迅速、有效制止土地違法行為;堅持對侵犯農民利益的重大土地違法案件公開調查、公開處理,對違法行為嚴格依法查處,樹立執法人員的良好形象,力爭得到群眾的認同;實行執法監察崗位責任制和辦案考核制,明確崗位職責,細化工作任務,對辦案質量和數量進行定期考核;制定規范的土地違法案件處罰依據、查處程序及辦案時限,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設立土地違法案件舉報電話、舉報信箱和電子郵箱,隨時接受群眾舉報,并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限時辦結,及時向舉報人反饋結果。土地執法監察工作要貫徹"四個并重,四個為主"的方針。即:農村土地監察和城市土地監察并重,以城市和城鄉結合部土地監察為主;查處土地案件和查處責任人并重,以查處責任人為主;查處和預防并重,以預防為主;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并重,以內部監督為主。各縣(市)區對轄區內發生的違法用地案件,要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重點查處違反規劃批地用地、未批先用、弄虛作假和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對土地違法行為查處不力或不依法查處的,市國土管理局將實行下查一級,處罰上收一級,土地收益和罰沒收入全部解繳市財政。要建立土地巡回監察責任制,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各地成立的土地監察隊,要做到人員到位、工作到位、責任到位。改善土地執法監察裝備,配備必要的監察車輛和通訊工具,切實發揮土地監察隊在巡回監察和案件查處工作中的職能作用。

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28條、342條、410條的規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148條,在對土地違法案件進行經濟處罰的同時,對影響較大,危害后果嚴重的土地違法行為責任人要按法律規定,追究黨政紀律或刑事責任。今后,國土管理部門在土地執法過程中,發現土地管理違法行為責任人,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應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由國土管理部門提出"土地管理違法行為紀律(行政)處分建議書"移送紀檢、監察機關調查處理。發現有"以牟利為目的,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的"或"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確需追究刑事責任的有關責任人,由國土管理部門提出"追究刑事責任建議書",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發現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違反土地管理法規、濫用職權,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的",確需追究刑事責任的有關責任人,由國土管理部門提出追究刑事責任建議書,移送檢察機關調查處理或由檢察機關根據舉報線索直接立案偵查。國土管理部門在向紀檢監察或司法機關移送"紀律處分建議書"或"追究刑事責任建議書"時,應將初步調查取證的有關責任人的土地違法事實材料(如調查筆錄、轉讓土地協議書、違法用地現場查勘圖片等)一并移送相關部門。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收到國土管理部門移送的"建議書"和相關證據材料后,要按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十部門《關于在查辦瀆職案件中加強協調配合建立案件移送制度的意見》的要求,及時派人調查核實,依法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國土管理部門。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要配合、支持土地執法監察工作,嚴厲打擊土地違法行為,對取得顯著成績的相關人員,國土管理部門可給予適當獎勵。

同志們:規范用地環境,爭創土地執法模范鎮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因此必須結合實際,樹立“執法就是服務”的觀念,進一步加強農村土地執法監察力度,徹底遏制土地違法行為,為構建和諧新平頂山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