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局促進經濟增長的意見

時間:2022-10-31 03:56:00

導語:物價局促進經濟增長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價局促進經濟增長的意見

各市物價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決策部署,積極發揮價格職能作用,促進我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現結合物價工作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1、充分認識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大意義。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防止經濟過快下滑,中央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采取了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出臺了相關實施意見。各級物價部門要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有關精神,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統一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嚴格的要求、更加高效的工作,聚精會神擴內需,一心一意保增長,全力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做到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加強價格調控監管,穩定市場物價總水平

2、加強市場價格監測預警。加快全省價格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建立覆蓋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的價格實時監測體系,及時發現影響價格變動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強化價格形勢分析,提高價格調控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完善價格政策、信息制度,加強價格宣傳,合理引導市場價格預期。

3、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強化成本監審,完善政府定價機制,抓住有利時機疏導價格矛盾,把握好政府調價項目出臺的時機、節奏和力度;加強價格調節基金制度建設,發揮好經濟手段調控市場價格的作用,采取綜合措施使價格總水平在合理區間運行,防止價格大起大落。

4、加大監管力度,規范市場價格秩序。繼續開展涉農、涉企、電力、成品油、醫藥、教育、交通等價格收費專項檢查,切實減輕企業、群眾負擔;加大對不正當價格競爭行為的監管力度,堅決打擊哄抬價格、價格壟斷、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營造良好的市場消費環境;加強節假日市場巡查及價格應急檢查,及時處置傾向性、苗頭性價格問題,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創造公平有序的價格環境。

三、大力實施有利于擴大內需的價格政策,增強經濟發展的后勁和活力

5、支持重大發展戰略和重大建設項目的實施。研究制定促進“一體兩翼”、“海洋經濟發展”及加快鐵路建設、能源、制造業等重大發展戰略的價格綜合性政策,在用水、電、氣價格和征用土地、拆遷補償等方面實施政策扶持。

6、規范運輸價格和收費。結合國家燃油稅改革,適當降低成品油價格,落實取消公路養護費、航道養護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客貨運附加費等六項收費,逐步有序撤銷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點。

7、完善促進旅游消費的價格政策。調整和理順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以及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門票價格,按補償游覽參觀點資源保護和管理費用以及補償游覽區內財產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損失的原則確定,降低過高的門票價格;全省各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文物建筑及遺址類博物館除外),全部向社會免費開放。

8、積極引導汽車消費。清理規范汽車購置、落籍、使用過程中的收費項目,科學制定機動車掛牌費、事故車輛道路清障服務費、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費、過路過橋費等收費項目和標準,取消不合理收費,降低過高的收費標準;對駕駛員培訓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承訓單位可視情在基準價格上下20%的范圍內浮動;根據“統一政策、分級管理”的原則,改革停車場收費辦法,按停車場類型、汽車車型、停放時間等,實行不同的計收方式和收費標準。對查扣車輛停放制定專門的停放收費標準;規范汽車維修行業標價行為,提高收費透明度。

9、完善和落實促進就業的收費政策。落實國家有關登記失業人員、殘疾人、退役士兵以及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收費減免政策,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

四、加大清費治亂力度,切實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

10、全面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取消17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規定,會同有關部門全面清理降低社會反映強烈的涉農、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在國家和省實施擴大內需方針政策期間內,除國家出臺的項目和涉及資源環境的收費外,原則上不得出臺其他涉企收費項目。

11、規范各類收費行為。繼續實行進企業收費保護制度,規范行政機關收費行為,嚴禁變無償服務為有償服務、強制服務并強制收費和只收費不服務或多收費少服務的行為;嚴禁利用行政權力搭車收費、搭售商品或指定企業接受生產經營單位推銷的商品和服務;嚴禁強迫企業繳費參加指定的協會、學會、研究會等社團組織;檢驗、檢測、計量、認證等機構或單位不得違規重復操作,禁止重復收費等亂收費行為。

12、進一步完善和落實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實服務業用水、用電、用氣與工業同價政策,盡快出臺經營性服務價格管理辦法,清理規范涉及服務業的收費,降低服務業負擔,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

五、大力推進資源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促進節能減排和經濟結構調整

13、積極穩妥地疏導價格矛盾。按照國家部署穩步推進石油、天然氣、電力、煤炭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理順比價關系,完善成本構成,反映供求狀況和資源稀缺程度;根據價格總水平變動和國際市場變化,理順我省煤電和天然氣價格,妥善解決煤電價格調整后的遺留問題。

14、繼續完善和落實有利于節能減排的電價政策。適時擴大差別電價政策實施范圍,提高限制類和淘汰類行業差別電價標準;籌集資金實施脫硫加價政策,提高發電企業脫硫改造積極性;落實取消對高耗能行業電價優惠政策,促進上大壓小和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發展。

15、加大可再生能源價格扶持力度。在積極落實國家對風電、生物質發電、太陽能發電、海洋能發電、地熱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補貼的基礎上,運用價格杠桿進一步籌措發展補貼資金,加快調整我省能源結構。

16、積極推進水價綜合改革。合理確定各類用水水資源費標準,加快推進城市供水價格改革;繼續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加價制度、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制度;逐步研究推廣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差別水價政策;逐步提高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穩妥推進農業用水價格改革,繼續推行農業用水終端水價制度;合理制定再生水價格,建立以節水為核心的水價形成機制。

17、加快環保收費改革。按照污染者付費和補償治理成本原則,推進環境污染外部成本內部化改革。對升級改造的污水處理企業,要對其升級改造運行成本進行監審,科學核定污水處理費標準;全面推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完善醫療廢物處置收費管理辦法,加快研究制定白色污染物、工業垃圾、建筑垃圾、電子垃圾等處置收費政策,促進固體廢棄物處置產業的發展和各類垃圾污染的防治;逐步提高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污費標準,擴大排污費覆蓋面,研究制定建筑工地揚塵排污費政策,促進大氣污染防治。

六、認真落實各項惠農價格政策措施,積極促進“三農”發展

18、制定和落實促進農民增收的價格與收費政策。落實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理順主要農副產品比價關系;按照國家部署,推動化肥價格改革,建立化肥、柴油等農資價格與農資綜合直補標準聯動機制;在全省各市分價區城鄉用電同價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全省用電同價;研究制定有利于農村土地流轉集中的價格收費政策;繼續推進統一年產值標準或區片綜合地價的制訂工作,實現征地補償同地同價;加大對農產品生產流通的價格政策支持。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企業減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擴大綠色通道實施范圍,對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免收通行費;加強對生豬市場價格的調控監管,積極運用價格調節基金,扶持和穩定生豬生產。

19、清理整頓涉農價格和收費。扎實開展涉農價格和收費專項清理整頓工作,重點治理涉及農民用水、建房、教育、務工以及農副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環節檢驗檢疫方面的亂收費行為,防止農民負擔反彈。

七、加強民生價格監管,保障和改善群眾生活

20、嚴格規范教育收費行為。深入推進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嚴禁“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結合改制學校清理規范工作,規范公辦改制中小學收費行為。逐步降低擇校生比例和學費負擔。加強高校收費管理,規范學分制收費行為。

21、積極推進醫藥價格改革。結合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合理調整醫療服務項目政府定價范圍,理順醫療服務項目比價關系,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改革藥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進藥品定價方法,規范醫藥價格行為;繼續降低部分矛盾突出的藥品價格,促進醫藥分開;對常見病、多發病等逐步推行按病種收費的價格管理方式,減輕患者負擔;加強醫療器械購銷價格調查和監測,及時向社會價格信息,對流通環節加價率進行適當限制。

22、實施促進住房消費的價格政策。加強經濟適用房價格管理,加強成本監審,控制經濟適用房利潤和價格水平;研究制定《城鎮廉租房租金管理辦法》,合理確定廉租房租金標準;進一步規范物業服務收費,合理確定收費標準;整治房地產開發建設中的規劃、人防、消防等收費,以及供電、供水、供氣、通信、有線電視等配套設施建設收費,推行收費卡制度,進一步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占住房價格的比重;清理房地產交易、按揭、產權轉移等環節收費,凡未經國家、省政府及省財政、物價部門審批的各種涉房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一律取消。

23、完善和實施好物價上漲與提高困難群眾生活補貼和保障標準聯動機制。依據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上漲情況,適時啟動聯動補貼機制,及時向城鄉低保群眾發放價格補貼,安定困難群眾生活,維護社會穩定。

24、加強和改善壟斷行業價格監管。按照《價格法》和《反壟斷法》有關規定,切實制止價格壟斷行為。加強公共交通、郵政通信、供電供水、供氣供暖、有線電視等實行政府指導價或政府定價的壟斷行業、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行業的成本監審,強化成本約束;完善價格聽證制度,更好地聽取民意、吸取民智,科學合理地確定價格和收費標準,維護群眾利益,促進相關行業健康發展。

八、大力推進價格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和諧

25、扎實推進“價格服務進萬家”工作。圍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擴大內需、促進減負增收,進一步完善價格服務網絡,改進價格服務方式,構建價格服務長效機制。

26、深入開展“陽光物價”活動。充分發揮“12358”價格舉報電話、價格政務熱線等渠道的作用,認真受理群眾的投訴舉報,及時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價格與收費問題,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27、認真開展價格鑒定和價格認證工作。堅持公平、公正、科學的原則,對經濟社會生活中價格不明或價格有爭議的事項進行價格鑒證,努力化解價格糾紛,促進社會和諧。

28、大力推進價格誠信建設。依法指導、協調各相關行業組織加強價格自律;進一步完善明碼標價制度,不斷提高明碼實價率,開展爭創“價格誠信單位”、價格信用認證等活動,積極引導經營者建立健全內部價格管理機制,通過強化管理、創新體制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九、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取得實效

29、認真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全省各級物價部門、省物價局各有關處室、直屬單位要按照本意見的規定,認真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要堅持一把手負總責,分解目標,責任到人,加強檢查,并列入行政效能考核目標,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