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考核工作意見

時間:2022-11-26 03:21:00

導語: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考核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考核工作意見

為規范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及安全資格認證工作,提高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素質,促進安全生產,依據《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現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工作實行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級實施。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以下簡稱國家局)依法組織、指導、監督全國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及安全資格認證工作;指導并監督檢查生產經營單位其他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法組織、監督所轄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及安全資格認證工作;指導并監督檢查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其他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

設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省(區、市),各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負責所轄區域煤炭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和安全資格認證工作;指導并監督檢查轄區內煤炭生產經營單位其他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

二、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指對本單位生產經營負全面責任,有生產經營決策權的人員。具體指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其他生產經營單位的廠長、經理、礦長、投資人等。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指在生產經營單位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人員。具體指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負責人及其工作人員,以及未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等。

生產經營單位其他從業人員是指除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外,該單位從事生產經營各項活動的所有人員,包括其他負責人、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各崗位的工人,以及臨時聘用的人員。

生產經營單位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另行規定。

三、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安全生產培訓,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安全生產培訓,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法律、法規規定的有關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資格證書后,方可任職。

四、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培訓和安全資格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及有關行業的規章、規程、規范和標準;

(二)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知識、方法與安全生產技術,有關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專業知識;

(三)重大事故防范、應急救援措施及調查處理方法,重大危險源管理與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原則;

(四)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五)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五、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培訓和安全資格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政策及有關行業安全生產的規章、規程、規范和標準;

(二)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勞動衛生知識和安全文化知識,有關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專業知識;

(三)工傷保險的法律、法規、政策;

(四)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及調查處理方法;

(五)事故現場勘驗技術,以及應急處理措施;

(六)重大危險源管理與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方法;

(七)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八)典型事故案例。

六、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每年應進行安全生產再培訓。

再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本領,包括:

(一)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程、標準和政策;

(二)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知識;

(三)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四)典型事故案例。

七、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管理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8學時。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資格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8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6學時。

八、生產經營單位對新從業人員,應進行廠(礦)、車間(工段、區、隊)、班組三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一)廠(礦)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內容主要是:安全生產基本知識;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勞動紀律;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關事故案例等。

(二)車間(工段、區、隊)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內容主要是:本車間(工段、區、隊)安全生產狀況和規章制度;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三)班組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內容主要是: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生產設備、安全裝置、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事故案例等。

九、新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危險性較大的行業和崗位,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8學時。

十、從業人員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應進行相應的車間(工段、區、隊)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生產經營單位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應對從業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十一、生產經營單位要確立終身教育的觀念和全員培訓的目標,對在崗的從業人員應進行經常性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經常性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內容主要是:安全生產新知識、新技術;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十二、負責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培訓的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條件,并經國家局或省(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認定。培訓工作嚴格按照國家局統一制定的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培訓大綱組織實施。

從事安全生產培訓的教師須經培訓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十三、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以生產經營單位自主培訓為主,可以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沒有培訓能力的單位可委托有資質的安全生產培訓機構進行培訓,或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實行遠程培訓和社會化教學。

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從業人員,或培訓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

十四、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與發證按照以下規定辦理:

(一)國家局或國家局委托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中央管理的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和發證;各省(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其委托的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和發證。

(二)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安全生產培訓合格者,由培訓機構發給培訓證書,并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安全資格培訓并考核合格,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法律、法規規定的有關主管部門發給安全資格證書。

(三)負責考核發證的部門自考核開始之日起,對考核合格的,15日內核發證書。對不合格的,及時通知申請單位或本人。

十五、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資格證書由國家局提供統一式樣。

十六、承擔培訓任務的培訓機構,要建立、健全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檔案。各省(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要制定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考核制度,建立證書管理檔案。

十七、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建立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檔案,保證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所需人員、資金和設施。

十八、縣級以上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未組織參加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工作的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可依據《安全生產法》有關條款進行行政處罰;對認真開展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工作并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

十九、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有下列行為的由考核發證部門吊銷其安全資格證書:

(一)弄虛作假,騙取安全資格證書的;

(二)未按期參加培訓、再培訓或考核不合格的。

二十、各省(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可根據轄區內實際工作情況制定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