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信息服務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01 05:22:00
導語:市農業信息服務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推進我市“兩個率先”和“富民強市”,促進農民增收,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業信息化工作水平,努力使農業信息化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根據《全省農業信息服務工程建設規劃(20*-20*年)》建設內容和要求,今年我市將積極組織實施和推進以“四電一站”、“*食用菌特色網站”兩大內容為主的農業信息服務工程項目建設。現結合我市實際,就今年全市農業信息服務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圍繞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主題,提高對農業信息服務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信息是當今社會中一種極其寶貴的社會經濟資源,被經濟學家稱為第四產業,也是二十一世紀社會和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它不僅是各級政府了解農業和農村工作動態的重要渠道,也是正確制訂農業政策的基礎和依據,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迫切需要。做好當前農業信息工作,是加快農業結構的合理調整、指導農業生產、服務農民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引導農業生產者進入市場最快捷的途徑。當前全市農業已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促進農民增收,發展農村經濟”是歷史賦予我們政府部門的神圣使命,也是全市上下的工作重心,因此,各鎮(區)農服站、廣播站、局屬科(室)站必須充分認識農業信息化工作在促進農民增收、服務“三農”中的重要性和突出作用,積極推進我市農業信息服務工作。
二、突出農業信息化工作的服務功能,加快推進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
建立完善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是做好農業信息化工作的基礎和保證,目前全市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基本框架已經形成,各鎮農業綜合服務站、局屬科(室)站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基本上做到了信息資源共享,大多數信息能夠快速上網傳送,并也能及時從網上獲取需要的信息。但與新時期的快速發展要求還相距很遠,因此要進一步認真貫徹和落實省廳“農業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積極為農民、農業企業和農業合作經濟組織提供市場供求信息、農產品市場分析與預測、組建特色農業網站、引導和鼓勵農戶上網等全方位服務。根據省“四電一站”項目建設要求,各鎮農服站將增掛“☆☆鎮農業信息服務站”牌子,并落實專人負責。同時,積極配合電視“鄉村季風”、電臺“希望的田野”兩個欄目的制作,及時宣傳農村致富典型、報道農時農情,為農民提供切實有效的信息服務。另一方面,逐步加大硬件設施建設的投入,建立起高效、便捷、迅速的信息網絡系統,使我市農業信息化工作真正擔當起為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功能。
三、加大農業信息化工作的考核力度,逐步實現信息工作制度化和規范化。
為確保信息工作正常有序開展,認真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信息化工作目標和任務,今年我局將繼續實行各單位信息必報制度、緊急信息報送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和信息工作考評制度。
1、信息必報制度:各單位要堅持定期和不定期地報送本單位的重要信息、工作動態、典型事例等,敏銳地捕捉有一定價值的各類信息,并及時上報。確保報送數量,努力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2、緊急信息報送制度:緊急信息隨時發生隨時報送,最遲不得晚于事件發生后2小時,同時要及時續報事態發展、處置措施和原因。結合“農林110聯動”服務,開通24小時電話服務熱線。
3、責任追究制度:對于遲報、漏報、瞞報信息的情況,要嚴肅批評;對不報真情、隱瞞實情,造成一定后果的要追究其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
4、信息考評制度:把信息考評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內容中,對全年完成信息數量少于年度目標任務的科(室)、站不得評為先進集體,同時年終科(室)站長不得評為先進個人;對于信息工作突出的,年終考核時將予以加分獎勵。
四、加強對農業信息服務工作的領導,確保農業信息服務工作走上新臺階。
農業信息服務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各鎮站、局屬科(室)站必須進一步順應形勢,提高認識,將信息化工作作為實踐“三個代表”的政治高度來加以認識,求真務實,踏踏實實地做好信息化工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農業信息化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明確專人負責。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結合實際,盡早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具體措施,積極爭取多方支持,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同時為農民創造條件,提供必要的培訓,引導農民主動捕捉、分析市場信息,指導農業生產和經營管理,在市場競爭中保持主動地位,真正發揮農業信息在服務“三農”中的導向作用,促進農民增收。
- 上一篇:農林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市造林驗收情況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