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

時間:2022-01-11 09:37:00

導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

一、公辦小學、初中繼續按照劃定的學區招生。小學、初中學區劃分方案應由區市縣和先導區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公平、公開和有利于就近入學的原則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管委會批準后向社會公布。學區劃分應保持穩定,確需調整的要充分照顧學生入學方便并盡早調整方案。

二、各小學要依據《義務教育法》的規定,保證年滿6周歲的兒童按時就近接受義務教育。因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的原因造成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能入學的,農村由鄉鎮政府報區市縣政府批準,城市(城鎮)由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報本級政府批準。學校原則上不招收未到法定入學年齡的兒童入學,特殊情況的須報區市縣教育局、先導區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有學習能力和自理能力的殘疾兒童為正常招生對象,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按規定辦理暫緩入學手續,并報當地鄉鎮政府或區市縣教育局、先導區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三、區市縣教育局和先導區教育行政部門要著力抓好“小升初”的銜接工作。城市(城鎮)小學要根據學生戶籍、房證和其實際居住地情況認定畢業年級學生是否在本學區就讀,認定結果于5月18日前書面通知學生本人和家長(監護人),開學前5日內由小學統一組織學生到初中學校報到,并履行交接手續;涉農地區的農村小學要向初中整體移交學生,確保小學畢業生100%升入初中,同時做到交接清單清楚翔實,手續健全。學生升入初中后1個月內輟學,由學生畢業的小學和升入的初中共同負責做好輟學生返校工作。

四、區市縣教育局和先導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國家、省政府關于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的原則,切實解決好與父母同住的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問題,并使其與當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若按就近入學的原則入學確因學校辦學條件限制無法接受,須由學校以書面形式向區市縣教育局、先導區教育行政部門報告,由區市縣教育局、先導區教育行政部門核實后負責安排相對就近的其他學校入學。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以任何不正當理由拒收農民工子女。

五、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關于“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的規定。各小學不得拒收本學區兒童入學,特殊兒童入特殊教育學校就讀須由家長提出申請并經區教育行政部門批準。任何初中不得舉行或變相舉行擇優選拔性招生考試,不得委托各種社會培訓機構為其舉行選拔考試,不得以社會培訓機構提供的考試成績和推薦的名單為依據招收學生。各小學也不得為任何初中的招生提供動員、組織學生等服務,不得向學生及其家長進行招生考試宣傳。

六、義務教育階段的公辦學校不招收擇校生。公辦初中欲跨行政區招生必須由區教育行政部門向市教育局提出申請,待批準后按計劃招生。公辦初中不得以開辦特長班(含雙外語班)等名義跨學區招收學生。除小學一年級新生外,學校不得擅自接受無學籍檔案的學生。

七、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關于“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以及《遼寧省義務教育條例》關于“不得設置重點班、快慢(好差)班、實驗班、特長班”的規定。公辦初中、小學不得舉辦招收音樂、美術、體育的特長班,不得按學生學習成績編排快慢班和重點班,也不得以分層次教學的名義變相分快慢班和重點班。初一新生繼續實行“電腦分班”制度,班額差不得超過4人,其他年級不得再編排新班。

八、各區市縣教育局和先導區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媒體將轄區各小學升初中的招生計劃和實際招生結果向社會。小學畢業生升初中招生工作由區市縣教育局和先導區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各初中不得擅自決定招生范圍和辦法。為了保證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小學畢業生升初中招生工作的開始時間不得早于6月22日。

九、大學附屬中小學在所在行政區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劃定的學區內招生。

十、區市縣教育局和先導區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中小學招生工作,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要嚴肅招生紀律,對招生工作中的違規現象,一經發現要及時上報,并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