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建設若干意見
時間:2022-01-20 09:15:00
導語:電網建設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統一認識,明確職責
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電網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增強工作的主動性,精簡環節,提高效率,切實解決電網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努力為*電網建設創造良好環境。將電網建設納入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建設范疇,明確職責,落實措施,確保電網建設適度超前于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市電力建設領導小組統籌研究解決電網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實行電網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和例會制度,及時掌握信息,督促工作落實,并將電網建設納入對各區、縣(市)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的年終考核內容之中。各區、縣(市)也要相應成立電力建設領導小組,由各區、縣(市)長任組長,分管城建和工業的副區、縣(市)長任副組長,發改、經濟、城建、規劃國土、環保、公安、林業、消防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層層落實電網建設責任制。
二、加強電網建設的規劃管理
將*電網規劃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和市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做好與其他專項規劃的銜接和協調,由市政府統一組織實施。規劃國土部門負責落實和控制變電站站址及電力線路走廊用地,要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對已納入規劃的變電站站址和線路走廊用地必須嚴格保護,并明確規定保護區域。對確需調整的,必須經市電力建設領導小組聯席會議討論通過。
為確保新建大型居住區、成片改造地區和大型公建等項目的用電,在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階段,應獲得電力部門的供電規劃方案,以便有關部門做好電網建設用地的控制和預留,及時安排電網建設項目。
在規劃采用電纜敷設的地區,要嚴格按城市發展規劃統籌實施道路新建和改擴建工程,杜絕任何形式的隨意性建設。規劃國土部門會同電力部門負責提供電網規劃,由道路建設部門負責依據規劃,隨道路的建設同步完成地下電力通道的建設。
三、加快電網建設項目的審批工作
進一步加強對*電網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設立電網建設項目綠色審批通道,簡化審批手續,優先為電網建設項目辦理審批。對于220千伏及以上大型輸變電工程項目,市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電力部門,及時提供相關支持性文件,以加快電網建設項目的申報及核準。
市發改委負責加快電網建設項目的核準和推進協調工作;市環保局負責加快電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審批工作;市規劃國土局負責加快變電站站址和輸電線路路徑的審核,及時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市建委負責及時核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對于國家、省發展改革委核準和市電力建設領導小組確定的重點電網建設項目,可先行開工,同時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市林業、水利和消防等部門也要大力支持電網建設,加快項目審批進度。
四、做好電網建設項目的征地和拆遷補償工作
電力基礎設施用地按照國家規定,政府以劃撥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權。為簡化征地程序,今后我市輸電線路走廊不征地,只對輸電線路桿塔基礎進行征地補償。
各區、縣(市)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要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負責本區域內電網建設項目所涉及的征地、拆遷工作,并按照電網建設項目實施進度,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拆遷。
五、對電網建設項目的相關收費給予政策扶持
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臨時占道費和建城區內樹木砍伐補償費(建城區外根據樹木性質合理補償,涉及對農民的補償列入城建資金解決);減收永久和臨時占地補償費;按照修復成本收繳道路挖掘修復費和占用綠地補償費。
新建道路涉及的地下電纜工程,土建投資部分由地方政府承擔,電氣投資部分由電力部門負責。
變電站站址用地地上建筑物拆遷費用在500萬元以下,由市城建資金和電業局共同承擔;拆遷費用在500~1000萬元的,超過500萬元的部分由市和區、縣(市)城建資金各承擔50%;拆遷費用在1000萬元以上的,超過1000萬元的部分由區、縣(市)城建資金承擔。
六、加大電網建設宣傳和電力設施保護力度
采取多種形式,充分發揮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電網建設的重要意義,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電網建設、支持電網建設的良好氛圍。
公安部門要加強力量,依法重點打擊阻礙電網施工和盜竊破壞電力設施的犯罪行為;司法機關要依法從重、從快審判破壞電力設施的犯罪案件;各區、縣(市)政府、市直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電力設施保護的工作力度,嚴禁侵占電力設施保護區和其他危及電力設施保護區行為的發生,集中整治影響電網建設和安全運行的問題,把電力設施保護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范圍,切實保障電網建設的順利實施和電網的安全運行。
七、加強安全用電管理,維護供用電秩序
市經委等部門要加強對用電單位的安全用電監察,切實履行用電管理職能,重點排查和監控高危行業用電單位,嚴格督促用電單位消除用電隱患和影響電網電能質量的隱患。公安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打擊違章用電、盜竊電能的執法力度,依法維護供、用電秩序。
- 上一篇:供應鏈管理論文
- 下一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局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