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意見

時間:2022-02-03 09:44:00

導語:市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意見

一、加大土地供應調控力度,增加市場有效供應

(一)根據全市住房建設規劃和土地儲備狀況,適度增加年度商品房用地供應量。2007年全市(含四縣)房地產開發用地計劃供應5000-5500畝,其中經濟適用房建設用地供應不低于800畝。適時調整土地供應結構、供應方式和供應時序,進一步深化土地供應方式改革。

(二)對全市已出讓的房地產開發用地逐一進行疏理,加強協調,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按期交付建設用地。對已經交地的商品住房建設項目,限定開工日期,確定上市預售時限,加快審批進度,促使其早日開工、早日上市;對由于受讓方原因,超出合同約定動工開工日期滿1年未動工開發的,征收相當于土地使用權出讓金20%土地閑置費,并責令限期開工、竣工;滿2年未動工開發的,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對雖按照合同約定日期動工建設,但開發建設面積不足1/3或已投資額不足1/4,且未經批準中止開發建設連續滿1年的,按閑置土地處置。

(三)大力推進凈地出讓制度,今后,凡擬公開出讓的房地產開發用地,原則上先由市國土部門進行收儲后,委托相關部門根據城市規劃和建設用地的要求,對其進行房屋拆遷,完成“三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路、場地平整),由市國土部門以招標、掛牌或拍賣的方式公開出讓。在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中進一步明確開工時間、竣工時間,并在土地出讓合同中載明工程項目的開工時間、竣工時間及違約責任。

二、強化規劃調控,改善住房供應結構

(四)對新供應的住房用地,市規劃部門在編制用地規劃條件時應當明確住房套型結構比例,把套型比例作為一項強制性指標納入規劃設計條件,并作為土地出讓的前置條件。套型結構比例按總量平衡、項目平衡、區域平衡原則控制,并將比例分解到具體區域,落實到具體項目,確保全市全年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面積達到總建設量的70%以上。

(五)新建經濟適用住房項目以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面積所占比例按100%控制;新供應的土地,在出具規劃設計條件時按以下類別嚴格控制:新掛牌的改變原用地性質進行商品住房建設的項目,以建設中小套型住房為主,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積所占比例按70%控制;已開工建設的分期商品住房建設項目,如遇規劃、建筑方案需調整重新申報的,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積所占比例應不低于40%。

三、繼續鼓勵自住型消費,進一步發展二手房和租賃市場

(六)有區別地適度調整住房消費信貸措施。對購買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仍執行首付款比例20%的規定,進一步簡化住房按揭貸款手續,住房保險堅持自愿的原則。

(七)加快推進住房分配貨幣化進程。按照“同城同政策”的原則,制訂我市機關事業單位住房分配貨幣化辦法,解決好與原有政策的銜接問題;抓緊制訂《企業住房分配貨幣化指導意見》,指導一批有條件的企業推行住房分配貨幣化,提高職工購房支付能力。

(八)進一步消除政策性障礙,大力發展住房二級市場和租賃市場,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居民多渠道解決住房問題。

四、健全住房保障體系,逐步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

(九)堅持實行租金補貼為主,租金核減為輔的保障方式,穩步擴大廉租住房覆蓋面,做到應保盡保;通過從土地出讓凈收益提取5%的比例和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等途徑,落實廉租住房資金。

(十)在綜合考慮我市目前經濟發展水平、房價水平和居民經濟承受能力的基礎上,有步驟地放寬經濟適用住房供應條件。

五、加強房地產市場信息監測分析,完善房地產信息披露制度

(十一)進一步完善房地產信息系統,加強房地產信息的統一管理。加大縣級市場信息系統的建設力度,今年7月份前各縣必須建立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完善房地產信息系統服務功能,準確、及時地向社會公布市場信息。加強市場監測分析研究工作,及時掌握市場發展動態,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客觀、公正報道房地產市場發展情況,引導廣大企業和市民樹立正確的住房投資消費觀念,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