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用水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7 03:28:00

導語:農業用水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用水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2010年,我市農業用水工作將以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省委九屆七次全會、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為主線,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災后重建和擴大內需為契機,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水利工作全局,集中優勢資源,綜合考慮生活、生產、生態用水,不斷完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以農業大春供水管理工作為中心,加大灌區“三滿意”工程建設力度,以優質服務為宗旨,堅持以開源節流并重,防汛抗旱并舉,抓好計量用水試點,搞好水資源優化調配,切實做到科學用水、計劃用水、節約用水,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灌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確保灌溉面積達到27萬余畝,其中:水稻面積26萬余畝;芒種節前完成早中稻栽插任務,確保全市大春水稻滿栽滿插;安排好田間后期正常用水,有效避免和防止水事糾紛、田間大面積脫水、裂縫及死苗等現象發生,并為常年性的農業生產用水作好服務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認清形勢,牢固樹立“防汛保平安、抗災奪豐收”的思想

2010年我市供用水形勢十分嚴峻,面臨以下困難:一是“5·12”特大地震給我市水利設施造成了巨大損毀,災后水利設施保障功能大幅下降,供蓄水能力減弱,目前尚未完全恢復;二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冬干連春旱。根據省氣象臺氣候趨勢分析,今年春播期間氣溫比常年略有偏高,降水量較多年平均值偏少,春播期間有中等強度春旱發生,初夏有中等強度夏旱發生,盛夏有一般性伏旱發生;三是由于受前兩年干旱和20*年特大地震影響,全市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墑情變差,農業需水量增加;四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經濟作物面積增加,對用水的要求提高,加之全市小春作物品種比較單一,收期集中、用水集中的矛盾仍然突出;五是部分地方支、斗、農、毛渠和民泉堰疏淘質量差,機沉井檢修配套不徹底,對保障大春用水有一定影響;六是由于去年冬季北方普降大雪,容易導致協調用水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市級有關部門以及用水農戶樂觀估計用水形勢,產生麻痹大意的思想,忽視岷江上游降雪與往年持平、目前紫坪埔水庫蓄水較少等不利因素;七是我市28個農民用水戶協會對大春用水的管理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針對以上困難,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市級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積極完善、修訂大春用水預案,樹立抗旱促增收的思想,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全力以赴做好用水管理工作。

(二)健全各級管水用水組織,及早做好春灌用水各項準備工作

今年的用水工作應做到早宣傳、早計劃、早安排、早組織、早發動。在大春用水到來之前,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要認真組織召開大春用水工作動員會,成立組織機構,落實具體工作人員;積極組織發動干部群眾對所轄支、斗、農、毛渠、機沉井和民泉堰進行徹底疏淘清理,對影響用水的制口工程與控制設施,以及提水機具進行維護保養和檢修;同時,要抽調人員對各項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市水務局在春灌前將組織抽查。對檢查出來的問題,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要立項登記,及時整改,真正做到組織、制度、措施“三落實”。

(三)強化管理,嚴格執行用水管理制度

大春用水的水量調配原則是:水權集中在市水務局,局屬各流域站具體負責與人民渠相關站協調安排各支渠及分水洞的水量調配,各支渠的用水工作在市水務局和各流域站的指導下由支渠管理委員會負責調配到斗渠,斗渠以下各農民用水戶協會負責調節。各灌委會和鎮(街道、經濟開發區)要嚴格執行交接水制度和配水比例,力求做到上、中、下游均衡受益。各地的泉堰水、塘庫水、提灌水要實行統管統調,并嚴格實行輪灌制度,提倡并堅持“一把鋤頭放水”的用水管理制度。各水電站和水動力站要服從灌溉用水調度,在大春用水和突擊輸水期嚴禁堵水運行。

(四)加強水政執法,依法管水用水

大春用水期間,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要采取不同形式加強對水利法律法規及用水制度的宣傳,以增強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提倡節約用水,團結用水,自覺做到依法用水、依法管水,維護正常用水秩序,避免用水糾紛發生。同時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護好水利工程和設施,對破壞水利工程設施的違法行為要堅決制止和打擊,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確保水利工程安全運行和灌區用水工作正常有序地進行。

(五)提供優質服務,搞好農業用水和水費征收工作

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市級有關部門以服務灌區、奉獻社會為宗旨,深入灌區,協調和組織好灌區用水,保證準確、及時傳遞水情和用水指令。為使大春用水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今年市上將對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流域水管站實行目標考核管理,按分計獎,根據考核結果落實兌現獎懲,其考核內容、獎懲辦法和標準由市水務局制定實施。水是商品,供水收取水費是法律賦予水管理單位的權力,用水交納水費是法律賦予用水戶的義務。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要嚴格按省物價局制定的水費標準,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農業水費征收工作的相關要求,認真做好水費征收工作,確保水費征收按時足額到位,為全市水利工作良性運行創造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