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關于發展農合組織意見
時間:2022-05-19 08:59:00
導語:縣關于發展農合組織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明確目標任務,加快發展步伐;突出工作重點,強化措施落實;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扶持力度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目標任務。堅持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創建,今年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500個以上,其中專業合作社達到350個,新增120個,每個鎮完成7-10個;“四有”合作組織達到100個,每個鎮新增市級以上“四有”合作社1個;入社和入會農戶達到9.5萬戶,成員人均收入高出本地人均收入500元以上、根據農業生產實際,尊重農民意愿,由農民自主選擇合作內容和合作形式,農民自愿加入,退出自由、民辦、民管、民受益、市場運作與政府引導扶持相結合、推進規范化建設。通過開展有組織活動、有合作手段、有較大規模、有明顯經濟效益的“四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建活動,形成爭創“四有”合作社良好氛圍、提升服務功能、切實加強合作組織輔導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指導服務體系,組織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規劃,為合作組織提供產業發展、市場營銷、運行管理等輔導服務、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專業化、集約化、規?;a,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帶動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高效種植業、養殖業水平,形成“一村一品”、“一品一社”的發展格局、各鎮、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認真落實省市縣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各項扶持政策,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考核獎勵制度,對經營狀況好、帶動力強、對農民增收貢獻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表彰和獎勵;對榮獲縣級及以上“四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優先推薦上報國家、省市級支持項目;對運輸鮮活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專業合作社,給予發放綠色通行證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為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步伐,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通知》(蘇政發〔2009〕1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目標任務,加快發展步伐
(一)目標任務。堅持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創建,今年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500個以上,其中專業合作社達到350個,新增120個,每個鎮完成7-10個;“四有”合作組織達到100個,每個鎮新增市級以上“四有”合作社1個;入社和入會農戶達到9.5萬戶,成員人均收入高出本地人均收入500元以上。到2012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數量有明顯增加,質量有明顯提升,機制更加靈活,制度更加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到800個以上,其中專業合作社達到600個,實現村村都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參加合作組織的農戶比例達到50%。
(二)基本原則。(1)堅持自愿合作。根據農業生產實際,尊重農民意愿,由農民自主選擇合作內容和合作形式,農民自愿加入,退出自由。(2)民辦、民管、民受益。突出以農民為主體,以服務全體成員為宗旨,合作組織的成員享有平等權利,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專業合作組織內部通過協作和服務,實行風險共擔、利益共享。(3)市場運作與政府引導扶持相結合。按章程辦事,依照市場機制運作,給予政策扶持,規范發展。(4)堅持數量與質量并舉,發展與規范同步。
二、突出工作重點,強化措施落實
(三)推進規范化建設。通過開展有組織活動、有合作手段、有較大規模、有明顯經濟效益的“四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建活動,形成爭創“四有”合作社良好氛圍。以制定章程和建立成員帳戶、臺帳為重點,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財務管理等制度并認真執行。做到合作章程上墻,“三會”制度上墻,理事會和監事會人員名單上墻,成員花名冊建檔,合同和協議書建檔,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年度工作報告、會議記錄建檔,財務建檔。有針對性地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登記輔導、建賬服務和規范運行。新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股金原則上不得低于5萬元,以提高為農服務能力。專業協會要嚴格按規定進行年檢,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活動。
(四)提升服務功能。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新服務形式,拓展服務領域,富服務內容,圍繞國家產業政策,以市場為導向,為成員開展各種有效服務。指導并督促合作組織建立生產記錄制度,統一質量安全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統一投入品采購供應,統一產品和基地認證認定,統一品牌、包裝和銷售,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和流通費用,提高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五)加強輔導培訓。切實加強合作組織輔導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指導服務體系,組織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規劃,為合作組織提供產業發展、市場營銷、運行管理等輔導服務。采取分級分類培訓辦法,縣級主要對合作組織理事長和財會人員進行培訓輔導,培養造就一支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農民合作組織經營管理人才隊伍。鎮要加強對以種養大戶、農村基層干部、農村黨員、科技人員、返鄉創業農民為重點,加強對具有牽頭興辦合作組織意愿人員的培訓,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
(六)做大規模興辦實體。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帶動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高效種植業、養殖業水平,形成“一村一品”、“一品一社”的發展格局。在明晰產權、自愿互利的基礎上,鼓勵和支持同一產業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組建聯合社或農產品行業協會,提升組織化水平。積極興辦與本行業直接相關的經濟實體,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通過延長產業鏈獲得農產品增加值,壯大自身經濟實力。農民專業合作社要積極申報農產品商標注冊,努力培育品牌產品。建立健全盈余返還和積累機制,通過無償或低償服務、保護價收購和按交易數量返還利潤等辦法,讓社員享受真正的經濟實惠,增強專業合作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帶動力。
三、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扶持力度
(七)加強組織領導。各鎮、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工作,切實加強領導。要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實,妥善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認真總結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經驗和典型,抓好示范引導,促進其更快更好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情況已列入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要強化檢查考核,推動工作落實。
(八)明確部門責任。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農工部門要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規劃,重點抓好“四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服務。工商部門要強化登記前的咨詢輔導,提高登記質量和效率。農林、畜牧、水利等部門要結合行業特點,依托自身優勢,強化指導服務,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財政、稅務、國土、金融等部門要認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
(九)加大政策扶持。認真落實省市縣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各項扶持政策,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考核獎勵制度,對經營狀況好、帶動力強、對農民增收貢獻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表彰和獎勵;對榮獲縣級及以上“四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優先推薦上報國家、省市級支持項目;對運輸鮮活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專業合作社,給予發放綠色通行證。
- 上一篇:縣煤炭局工作計劃
- 下一篇:理論實務脫節變革會計理念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