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少數民族權益保障建議
時間:2022-06-13 04:30:00
導語:縣少數民族權益保障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條為進一步做好我縣的少數民族工作,保障散雜居地區少數民族公民的合法權益,加強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實現各民族的和諧發展,根據《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縣實際,制訂本實施意見。
第二條少數民族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少數民族公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禁止民族歧視和破壞民族團結、損害民族關系的行為。
第三條縣民族宗教事務局負責全縣少數民族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少數民族工作。
第四條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應當加強民族政策和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教育。報刊、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應當依照上級的有關規定,做好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工作。禁止在出版物、廣播、電影、電視、音像制品、文藝演出中,以文字、語言、圖像等形式歧視、侮辱少數民族。
第五條國家機關錄用公務員,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聘用工作人員,廠礦、企業招工,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錄用、聘用少數民族公民,不得以生活習俗等理由拒絕錄用、聘用少數民族公民。
第六條依法保護少數民族公民的合法婚姻。對符合結婚條件、自愿結婚的,婚姻登記機關應方便他們結婚登記。公安部門對以介紹婚姻為名,進行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要堅決予以打擊。
第七條對已登記結婚的無戶籍人員,有關鄉鎮政府和部門要加大管理力度,與少數民族公民原居住地的戶籍管理機關溝通,及時幫助他們解決落戶問題。
第八條對婚嫁、經商、工作調動等原因來本縣居住的少數民族公民,有關部門、單位應按規定及時為其辦理相關手續,并在生活、工作、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必要的幫助。
第九條對夫婦雙方一方是少數民族的家庭,其子女有隨父、隨母姓和民族成份的自由選擇權。
(一)新生子女申報戶口的,由夫婦雙方決定民族成份;
(二)對要求更改民族成份的,在未滿18周歲前,由父母雙方商定;滿18周歲的,由子女本人決定。其辦理程序為:先由父母雙方或本人提出書面申請,村委會、鄉鎮人民政府簽署意見,報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審核同意,再到公安部門更改。年滿20周歲后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第十條重視少數民族文化教育。
少數民族的小學、初中學生免交課本、作業本費和住校費,高中學生減半收取學雜費,減免費用由縣教育局在縣財政安排的助學金中解決。學校在每年8月底前將少數民族學生減免名冊、清單報縣教育局審核后,由縣教育局將所需經費按實劃撥給各有關學校。
對初中升高中的少數民族考生,享受加5分優惠。
第十一條積極扶持少數民族家庭發展經濟,鼓勵少數民族家庭勤勞致富,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一)少數民族家庭從邊遠山村下山脫貧,符合下山移民條件的應優先安排,屬于"三不通"(不通路、不通電、不通廣播電視)之一村的,可以享受整村移民每人5000元的下山移民補助。
(二)少數民族公民創辦個體工商戶的,減免登記費,有關部門在辦證、貸款、稅收、用地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
(三)對少數民族家庭發展效益農業、規模養殖的按照有關產業政策優先扶持。
第十二條關心少數民族公民的身心健康。對少數民族公民到縣內公立醫院就醫的免交掛號費,住院治療給家庭造成經濟困難的,給予一定的住院費用補助,具體補助標準按縣醫療救助基金管理辦法執行。
第十三條關心少數民族公民疾苦,保障少數民族公民的基本生活。對少數民族貧困戶,各鄉鎮政府、各部門在安排低保、救災、救濟、扶貧結對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
第十四條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飲食習慣和民族感情。對有特殊喪葬習俗的少數民族公民,應按有關規定予以尊重,并做好殯葬服務和管理工作。自愿改革喪葬習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十五條少數民族干部、職工參加本民族的重大節日活動,有關單位要按照國家規定給予假期,并照發工資。
第十六條對為民族團結進步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對違反《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和本實施意見有關規定的,由有關部門責令其改正,依法作出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七條本實施意見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 上一篇:財政局完善服務民生管理總結
- 下一篇:自治區民政年度工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