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優化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1-17 09:14:00
導語:鄉村旅游優化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充分利用各自優勢,加大宣傳力度。各級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宣傳策劃工作,通過促銷會、說明會、洽談會、節會、簡報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推介力度,不斷擴大我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知名度。全市各級新聞媒體要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宣傳工具,要大力宣傳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以及典型經驗,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為加快推進我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經市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見。
一、明確加快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重要意義,提高認識。
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這是中央科學把握現代化發展規律,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著眼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于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健康發展、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現代農業是市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充分發揮我市工業化、城鎮化對發展現代農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實現到十二五”末全市農業現代化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把建成我國西部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的重要措施。
鄉村旅游是現代農業的實現形式。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以農事活動為基礎,休閑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體現。以農業生產經營為特色,充分利用農村田園景觀、自然生態、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風情和地形地貌特點,結合農林牧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農家生活,吸引市民觀光、品賞、習作、體驗、休閑、旅游度假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農村實現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有機融合的有效途徑,不僅可以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改善農民就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而且可以促進城鄉資源互動,滿足人們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同時,積極開發“兩翼”地區蘊藏的自然生態、生產生活、民族風情等休閑旅游資源,兩翼”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也是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重要內容,對于縮小“圈翼”差距,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堅持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基本原則,理清思路。
一)市場運作。統籌安排,政府引導。扶持政策、公共設施、引導資金、規范管理、宣傳推廣等方面加大支持和引導力度。堅持市場化運作,以市場導向配置資源,鼓勵工商企業、鄉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戶和個人等投資開發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形成多元投資格局,廣泛開展自主經營和聯合經營。
二)環境友好。充分考慮區位、自然生態、民俗文化等條件以及投入能力、市場容量和環境承載等因素,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適度開發、合理布局、穩步推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突出鄉村生態、鄉村文化和鄉村文化遺產保護,防止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實現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三)立足鄉村,服務“三農”突出特色。以農為本。服務城鄉,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目標,依托農村資源,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培育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品。突出產業化經營,積極發展規模化種養、農產品加工、餐飲、農產品流通等行業,拓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促進高效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聯動發展,延伸農業產業鏈條,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成為農村經濟新增長點。
四)社會參與。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農民主體。充分尊重廣大農民群眾意愿,重點支持發展以農民家庭為經營主體的農家樂”結合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鼓勵發展以企業法人為經營主體,依托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科技園區、生態農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基地的休閑農莊”鼓勵城市資本下鄉,參與建設農民一家一戶辦不了休閑旅游項目和配套產業,以大帶小”帶動周邊“農家樂”發展。
三、硬化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手段,堅定措施。
一)努力實現農業提升、農民致富、農村發展、旅游業拓展的目標。加強部門協作,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加快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作為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形成共同參與、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的良好氛圍。農業主管部門會同旅游主管部門制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加強行業管理,積極開展人才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要積極爭取發展改革、財政、衛生、稅務、工商、國土房管、建委、規劃等部門支持,協同發揮職能作用,形成推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強大合力,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創造條件,落實扶持政策,保護經營者合法權益,提高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建立和完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投入機制,加強政策扶持。按照“政府扶持、業主為主、社會參與”原則。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財政性投入,加大鄉村道路、水電設施、信息網絡、旅游資源、環境保護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各級農業擔保公司,各金融機構加大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扶持力度,對經營特色明顯、帶動能力強、運作規范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企業,優先給予信貸支持。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對月經營收入未達到起征點的農家樂”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個體經營戶免征營業稅。
三)依法辦理用地手續。充分利用現有集體建設用地發展“農家樂”和休閑農莊,依法解決用地。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企業用地應符合地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但不得占用基本農田,并需經村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農民利用現有宅基地、承包地發展“農家樂”和休閑農莊,可視為臨時用地,但不能改變農用地用途,不得修建永久性建(構)筑物。發展大型休閑農莊,可以依法采取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資、聯營或者征收集體土地的方式進行。鼓勵企業依法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四荒”地的土地經營權,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
四)規范行業服務,強化行業管理。農業和旅游主管部門指導組建休閑農業協會。制定行業標準。加強行業自律和互助,建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行業自律組織,制定企業服務標準、互助合作規范和行業自律公約。要積極配合工商、衛生、治安等部門定期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企業進行證照檢查,制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質量投訴與責任事故處理辦法,確保食品衛生和游客人身安全,維護游客合法權益。
五)重點扶持一批經營水平高、經濟實力強、市場信譽好、發展后勁足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企業,扶持發展典型。通過典型引路。逐步提高組織化程度。加快建設坡區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區山、縣農龍蔬菜科普休閑觀光園、區古紅橘主題公園、區大木花谷等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創建一批市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十二五”期間,創建3-5個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示范點,培育10個生態環境優、產業優勢大、發展勢頭好、管理規范、示范帶動能力強、農民廣泛參與的市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培育100個發展產業化、經營特色化、管理規范化、產品品牌化、服務標準化的市級休閑農業示范點,發展500個星級“農家樂”
- 上一篇:城市管理務虛會發言稿
- 下一篇:糧食局農業標準化年底工作匯報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