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完善法律援助若干意見

時間:2022-02-01 05:39:00

導語:市委完善法律援助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委完善法律援助若干意見

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各類宣傳媒體要提供法律援助公益廣告,不斷擴大法律援助制度的社會知曉面,讓更多群眾了解這一制度。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動法律援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全面完成我市在十二五”規劃期間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法律援助“應援盡援”目標任務,為了充分發揮法律援助服務常德經濟發展、服務困難群體、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職能作用。根據《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辦〔〕10號)精神,現就切實加強和改進我市法律援助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增強做好新形勢下法律援助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法律援助是中國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近年來,市法律援助工作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司法行政機關的努力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法律援助工作機構得到進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的形式和方法不斷創新,法律援助受援和受益人群不斷擴大,法律援助協助黨和政府解決了一大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而又急需解決的難題,促進我市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市正處于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各項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各種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一些新矛盾隨之產生,一些深層次矛盾進一步顯現,群眾利益法律訴求不斷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做好新形勢下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性,要看到做好這項工作是保障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貫徹落實中央“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決策部署的基本要求,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建設“現代常德、幸福家園”提供良好法治環境的具體體現。各區縣(市)黨委、政府和司法行政機關要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新形勢下法律援助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推動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實現新發展。

二、加強和改進法律援助工作的目標任務

以“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為主線,以堅持科學發展觀為總攬。大力加強法律援助機構體系建設、法律援助監督管理能力建設、法律援助保障能力建設和法律援助服務體系建設,努力實現法律援助機構職能進一步增強,法律援助隊伍進一步發展壯大,法律援助服務和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法律援助質量進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社會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效果進一步顯現,十二五”規劃期間,全面完成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法律援助各項工作任務。

三、加強和改進法律援助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

要密切聯系我市實際,嚴格按照有關法律和政策規定的法律援助對象和事項范圍內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同時。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維護合法權益的現實需要,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努力實現“應援盡援”把與人民群眾緊密相關的醫療事故糾紛、交通事故糾紛、假冒偽劣農業生產資料糾紛和假冒偽劣生活消費品責任事故糾紛,以及農村土地、養殖水域、林地經營權糾紛納入法律援助事項范圍;同時把與社會穩定密切相關的涉法信訪案件和涉法群體性事件納入法律援助事項范圍。進一步降低對經濟困難群眾和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的法律援助門檻。對農民和農民工提出的法律范圍內的法律援助事項一律予以援助。

二)著力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措施

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措施。一是完善法律援助接待設施。各級法律援助機構要在方便的地點設立專門咨詢接待場所,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積極創造條件。安排專人負責接待;醒目位置設立便民指示牌,統一服務標識;設立公示欄,公開法律援助條件、申請程序、事項范圍、監督投訴電話等;完善無障礙配套服務設施,為殘疾人、老年人等提供方便。二是擴大法律援助機構網絡。法律援助機構要依托鄉鎮、街道司法所和其他社會組織廣泛設立工作站,村(居)民委員會設立聯絡點;建立全市法律援助志愿服務機制,動員社會有能力有愛心的人員參與法律援助行動,壯大法律援助服務隊伍。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在本地外出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外省、市、縣設立工作站、點。三是拓寬法律援助申請渠道。做好當面申請的同時,積極推行電話申請、郵寄申請、網上申請和上門受理等服務方式。四是簡化受理審查程序。法律援助機構對低保人群、零就業家庭和有特殊困難的殘疾人、老年人,以及涉及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糾紛農民工的法律援助申請,應免除經濟狀況審查。對情況緊急或即將超過法定時效的法律援助案件,可先行受理,后補辦手續。對當事人的當面申請,盡量當場做出是否予以援助的決定。

三)全面落實法律援助的政府責任

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人、財、物的支持,要全面落實好法律援助的政府責任。進一步增強法律援助提供能力,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的法律援助需求。一是加強法律援助機構和人員管理。要進一步理順法律援助工作管理體制,加強法律援助機構建設,解決好法律援助機構和人員編制問題,配齊配強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充分調動廣大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二是推動法律援助機構的業務用房、辦案設施和法律援助專線等基礎設施建設。認真落實中央關于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政策規定,把法律援助機構業務用房統一納入政法機關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同時解決法律援助辦案設備緊缺問題。改造市法律援助中心“12348法律援助服務熱線為法律援助自動化服務平臺,完善功能,為群眾法律援助咨詢和涉法重大事件的處置提供便利。三是提高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水平。要根據本地每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數量及辦案補貼標準等因素,安排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經費并列入同級財政預算。政府對法律援助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法律援助志愿者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和獎勵。

四)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工作協調機制

接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憑法律援助機構的受理決定,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和其他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和配合法律援助工作。正在接受法律援助的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依法直接予以司法救助;已經獲得人民法院司法救助的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接受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應憑人民法院的司法救助決定書,依法直接予以法律援助;正在接受法律援助的當事人或其委托人查詢與案件有關的檔案材料,有關部門應依法提供,并免收相關查詢費、資料復印費等費用。法律援助志愿者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或從事其他法律援助活動,有關單位和個人在查明身份的前提下,應當給予支持和協助。政府鼓勵和支持接受法律援助的部門和單位對法律援助案件承辦人員辦案補貼給予資助,以更好地促進部門和單位法律援助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