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06 08:16:00

導語:林業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發展工作意見

為切實抓住林業發展戰略機遇,全面推進我市林業快速、健康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發〔〕9號)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的意見》(發〔〕6號)精神,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加快林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

我市地處南方速生豐產用材林區,目前擁有林地面積939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72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48.9%,林業產值近23億元,發展林業具備較好的基礎和條件。進一步優化林業產業結構,拓展林業發展領域,加大林業投入力度,加快林業發展步伐,對于維護生態安全、優化投資環境、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級黨委、政府要從戰略的高度進一步重視和加強林業工作,增強加快林業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大力推進我市林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大力推進森林生態體系建設

繼續以“兩南林業”為重點,搞好森林資源培育。要科學規劃,把湖洲地、平垸行洪地、低洼易漬地、四旁地等非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為速生豐產林地,大力發展優質南方型楊樹生產;要以推廣速生豐產樹種為主,搞好疏殘林改造,提高森林生態質量,增加林木供給;大力培育南竹資源,繼續加大南竹新植和低改的力度。到年,力爭全市有林地面積達到1000萬畝以上,楊樹及其它速生豐產林面積達到400萬畝以上,南竹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立竹達到3.5億根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50%以上,活立木蓄積量達到2500萬立方米以上。

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按照屬地管理、城市擴容與園林綠化協調發展的原則,建立健全農村以鄉鎮為單位、城市以街道為單位的義務植樹登記制度和考核制度,全面綠化房前屋后、城鄉道路、機關的空坪隙地。到2012年,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55%。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抓好洞庭湖濕地和水禽自然保護區、六步溪自然保護區、紅巖自然保護區等三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抓好珍稀野生動植物物種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各區縣(市)要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護典型生態系統為目標,加快建立一批縣級自然保護區和保護小區。

努力提高林業科技水平。健全林業科技機構,加強林業科技推廣工作;認真開展楊樹、雜交馬褂木、榿木等速生豐產樹種的引種試驗和珍貴優質高效森林的培育;大力推廣適合我市土壤、氣候條件的林木優良品種;大力推廣“兩南林業”營造林技術,加強林木撫育管理,盡快實現楊樹、南竹的標準化生產。

切實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嚴格源頭管理,建立健全護林網絡,山林面積多的村配備1-2名護林員,護林經費由村按受益山林面積進行統籌解決;嚴格實行限額采伐,嚴厲打擊盜伐濫伐及其他毀林犯罪行為;嚴格木竹經營和流通運輸管理,切實落實“三憑證”制度;嚴格林地保護,禁止亂征濫占林地;嚴格生態公益林管理,確保國家補助資金和管護措施落實到位。

切實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市、縣兩級財政要按每年每公頃林地0.5-1元的標準,預算安排森林防火日常工作經費,并逐年安排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到2012年全市基本完成林火預測預報、林火監測、林火阻隔、防火通訊等四大森林防火網絡及撲火機具現代化、撲火隊伍專業化建設。

建立健全速生豐產林病蟲害科學預測、檢疫、預報和防治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加強森林病蟲防治,加強森林動植物檢疫,加強對有害生物的監控,有效抵御有害生物入侵,確保森林生態系統安全,培育健康森林。

三、切實加強林業產業化建設

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林業產業發展環境,把林產業作為我市第一支柱產業來打造。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導和鼓勵各類經營業主從事林業生產經營和加工,培養一批科技含量高、生產規模大、管理機制新的林業工業企業。要按規定對林木加工企業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由市發改委牽頭,會同林業、環保、工商等部門嚴格把關,禁止新上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大的小型加工經營企業;對現有企業要進行清理整頓,對不合規定要求的,要實行關停并轉。

重點發展四大林產業。一是以工程項目為重點,突出抓好林漿紙、林板材產業。到2012年建成100萬噸林漿紙和100萬立方米林板材生產線。二是以資源整合和深度開發為重點,積極引導竹加工企業走集團化、基地化、規?;?、市場化、標準化的發展之路。到2012年全市實現竹業產值20億元。三是以森林公園為重點,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抓好省級北峰山森林公園規劃建設,進一步搞好柘溪、桃花江、龍虎山等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建設南洞庭湖濕地生態公園。到2012年,全市森林生態旅游業收入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四是以加強花卉苗木產業行業管理為重點,規范花卉苗木生產經營秩序,壯大生產規模,使之更具特色,更有效益。

四、進一步深化林業體制改革

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切實落實“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的政策,鼓勵各種社會主體跨所有制、跨行業、跨地區投資發展林業。凡有能力的農戶、城鎮居民、科技人員、私營業主、外地投資者、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干部職工,都可獨資或合伙參與林業開發建設。要進一步明確非公有制林業的法律地位,統一稅費政策、資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資政策,為各種林業經營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非公有制林業承擔的重點工程造林,按驗收合格面積和國家標準給予補助。獎勵和扶持生態經濟效益好、帶動示范作用強的個體造林大戶和民營林產品加工企業。

進一步完善林業產權制度,搞好林地林權的登記和換、發證工作,促進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合理流轉。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可依法繼承、抵押、擔保、入股和作為合資、合作出資的條件。簽訂合同取得林地經營權并已植樹造林的,必須依法嚴格維護合同的嚴肅性,切實保護經營者的利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毀約,不得隨意變更林權和森林、林木、林地經營權。速生豐產林區要積極探索森林、林木、林地合法流轉的形式和途徑。

個人、單位新造速生豐產用材林分別達到100公頃和1000公頃以上,并且經營者已依法編制并實施森林經營方案的,市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可按森林經營方案確定其森林采伐限額,實行森林采伐限額和木材生產計劃單列。

深化國有林場、苗圃和林科所體制改革。要按照生態優先的原則,搞好分類經營。生態型林場、苗圃要以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為主要任務,按公益事業單位管理,所需資金按行政隸屬關系由同級政府承擔。商品性質的國有林場、苗圃和森工企業要在森林資源不受破壞的前提下,按照理順產權,理順職工勞動關系的要求,因場、因圃制宜,深化改革,使國有林場、苗圃從國有經營體制中退出。要按事業單位改革的要求,搞好市縣林科所的改革。

深化林業管理體制改革,穩定和加強林業基層隊伍管理。重點林區縣以鄉鎮為單位設立林業管理站,平原、丘陵區可根據鄉鎮七站八所改革的要求,考慮撤并鄉鎮林業站,成立區域中心林業站?;鶎恿謽I站人、財、物、事“四權”歸屬區縣(市)林業局統一管理。加強森林公安、林業檢察、林業審判和木材檢查站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保護林業發展。

搞好林業規費管理體制改革。林業規費要按照收支兩條線的原則,一律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區縣(市)林業局、鄉鎮林業站、竹木檢查站及林業公、檢、法機構的工作經費及人員工資一律納入區縣(市)財政預算。

切實增加對林業發展的投入。各級政府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鼓勵政策,從實際出發,多渠道籌措資金,采取以獎的形式引導林業發展。育林基金要逐步全部返還給林業生產經營者。要建立林木資產評估機構,開展林木資產評估。各級銀信部門要積極拓展林木資產抵押貸款業務,增加林業發展的信貸投入。要堅決執行國家逐步取消原木、原竹農業特產稅政策,切實加大對林業“三亂”的整治力度,杜絕對林農和其他林業生產經營者的一切不合理收費。

五、進一步加強對林業工作的領導

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林業工作的領導,要抓緊編制本地區林業發展規劃,并將林業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投入,狠抓落實。要堅持和完善林業建設任期目標責任制,把林產業的發展作為“一把手”工程,定期專題研究。要層層簽訂林業建設任期目標責任狀,并切實加大檢查考核力度,嚴格按照中央、省有關文件精神,獎優罰劣,力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大的成績,實現我市林業建設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