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指導意見

時間:2022-02-07 03:03:00

導語: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指導意見

我縣自新城區建設以來,城市經濟不斷提高,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城市面貌得到進一步改善,但城市管理中如觀念陳舊落后、執法環境不完善、管理體制不順暢等問題也較為突出。城市管理要求高、難度大,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究其原因,主要源于體制障礙、認識錯位、經驗不足等因素。實踐表明,只有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研究城市管理的新思路,落實城市管理的新舉措,改善城市管理執法環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實現城市管理的新跨越。

一、我縣城市管理執法環境現狀

我縣新城區現有面積8平方公里,13余萬人,隨著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的成立,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使,我縣的城市管理工作正逐步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由于城市管理體制未理順,條塊關系不協調,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管理難以形成合力,難以形成共同負責,共同參與管理的制約機制,城市管理仍處于行政管理與依法管理并存,人治與法制相連,執法與抗法同在的復雜矛盾沖突中,嚴重阻礙了城市管理走上科學、長效的管理軌道。

當前社會各界對相對集中行政處罰工作的期望值非常高,而城管執法的環境又很差,兩者之間的反差一直是困擾我們的難題之一。如在整治無照商販時,我們要面對三種不同管理對象,一是社會弱勢群體,二是見利忘義者,三是違法對抗者,反管理事件較多,而且十分復雜。很多市民一方面要求執法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取締和處罰,甚至認為法律法規的力度不夠,希望重罰重管。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市民對無照商販極為同情,在執法過程中,經常圍觀甚至圍堵執法人員、車輛,無形助長了違法者的氣勢。從表面看是群眾不理解不支持,其實質是深層次的,如社會需求問題,弱勢群體的謀生問題,對管理部門的逆反心理問題等。

二、改善執法環境的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城管職能的宣傳,是營造良好執法環境的前提。

1、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作為一個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的部門,其職能還沒有被廣大市民所了解和認知。因此遇到執法受阻時,常有不明就理的群眾圍觀起哄。從現狀看,還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首先,城管執法機關要把城管執法人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向社會傳播,以獲得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對城管執法工作和執法人員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城管執法機關的公信力和城管執法人員的親和力。其次是做好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利用新聞媒體、網站、知識競賽、法規咨詢等形式,大力宣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識,營造良好的城管執法氛圍,從而使廣大市民能夠自覺地理解、支持、接受、配合城管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2、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合作,從正面引導公眾,宣傳隊伍新形象。新聞媒體是城管執法宣傳和輿論監督的主要載體,我們城管執法機關要進一步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優勢,最大限度地用好傳媒的積極作用,最大限度地減少負面效應。通過媒體,大力弘揚正氣讓社會輿論、各級領導公正地評價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肯定執法隊員的成績;客觀地對待我們這支剛成立的年輕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隊伍;要看到盡管我們的隊伍還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不足,但我們的隊伍是富有活力的,我們的工作是積極努力的,我們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讓公眾知道我們的隊伍視形象如生命,一直為改善形象在努力。

(二)加強自身建設,提高隊伍素質是改善城管執法環境的必備條件。

1、加強知識儲備。隨著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不斷深入,城市管理工作的領域更加廣闊、工作內容更加豐富、工作方式更加多樣。所有這些都對城管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知識結構、工作方法、應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執法人員不僅要具備堅定的政治信仰,還要熟練掌握城管執法業務知識。因此,城管執法人員必須樹立重視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切實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業務技能,實現了由經驗型向學習型機關的轉變。

2、加強作風建設。堅持文明執法,必須從城管執法隊伍思想作風建設抓起,在端正執法思想、轉變執法觀念、改進執法作風上下功夫。一是實行“三公開”,即政務公開,制度公開,辦事程序公開。二是堅決杜絕“吃、拿、卡、要”等不良現象,對違紀違法人員嚴肅查處,增強了機關工作的透明度,確保了廣大市民的意見和建議能直接、及時反饋,從而進一步改進了工作作風,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三是執法實行罰繳分離,收支兩條線管理,收費、罰款全部到指定地方繳納。重塑了執法機關高效、廉潔、勤政為民的新形象。

(三)健全法律體系,是改善城管執法環境的基礎。依法行政的前提是要有法可依,法律法規建設的滯后,已嚴重影響到了城市管理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相對集中行政執法是個新生事物,城市管理機構的設置應有法律依據和相應的執法主體地位。只有通過立法,確認為城市管理的合法主體,城管執法局才能名正言順地開展工作,只有城市管理工作有了明確的法律支撐,才能談可持續發展。因此須盡快制定適用于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操作性強的地方性法規或條例,使之成為可以遵循的法律體系。否則處理違章行為對方拒不服從時,執法人只能束手無策。因此健全法律體系才是最基礎和最應先行的工作。

(四)改善城管執法環境的司法保障。我們城管工作面對的執法相對人多是“弱勢群體”,他們不得不靠違章經營維持生濟。當執法人員進行糾正和取締時,這些人就會把對自身現狀和社會的不滿情緒發泄到城管人員身上,在面對執法者時,常常是以暴抗法,甚至圍攻城管隊員,給城管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對暴力抗法事件僅依據現有的城市管理方面的法規及規章,城管部門難以獨立解決此類問題,因此,這樣就需要公安隊伍給予我們工作上的支持和保障。我們可借鑒部分試點城市的成功經驗,建立城管公安執法機制。公安協同執法,既可對違章者形成震懾,又可隨時調處城管執法中的各種糾紛,避免抗法事件的發生。只有對不法分子嚴懲,才能起到震懾作用;只有維護城管人員的威嚴,才能更有效地開展城管工作。

(五)執法者轉變觀念,樹立“執法中管理、管理中服務”的意識,是改善執法環境的生命線。在執法過程中,確實有一些執法人員執法藝術不高,沒有較好地向群眾宣傳城管法律法規,不能做到“親民執法”和“柔性執法”,更加激發了群眾對社會、對城管工作的抵觸情緒。因此,執法者要進一步提高素質,轉變觀念,在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營造和改善行政執法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