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困難群眾救助制度創建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17 09:55:00
導語:城鄉困難群眾救助制度創建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完美我市城鄉一體化社會救助系統,妥善處理堅苦群眾暫時性突發性生涯堅苦,依據民政部《關于進一步樹立健全暫時救助準則的告訴》(民發〔〕92號)和省當局辦公廳《關于樹立健全城鄉堅苦群眾暫時生涯救助準則的定見》(辦發〔〕18號)精力,現就樹立健全我市城鄉堅苦群眾暫時救助準則提出如下定見。
一、救助范圍和標準
(一)救助范圍。因危重疾病、人身不測傷殘、火警、教育支出過大等暫時性、突發性緣由形成根本生涯呈現臨時堅苦急需救助的家庭。首要包羅:在最低生涯保證和其他專項社會救助準則范圍之外,因為非凡緣由形成根本生涯呈現臨時性堅苦的低保邊緣家庭;已歸入最低生涯保證和其他專項社會救助掩蓋范圍,但因為非凡緣由招致其根本生涯臨時呈現較大堅苦的家庭;各區(市)縣當局或成都高新區管委會認定的其他應予救助的人員。因天然災禍形成暫時生涯堅苦的歸入災禍救助治理。
(二)救助標準。暫時救助標準由各區(市)縣依據本地經濟開展程度和財務情況以及救助內容、救助品種、堅苦水平、家庭自救才能等要素合理確定,并跟著本地經濟開展和人民生涯程度的進步合時進行調整。
一年內,救助家庭因統一緣由形成暫時生涯堅苦的,準則上執行一次性救助,家庭年救助總額不超越10000元。
二、請求、審核、審批和發放順序
(一)請求。請求享用暫時救助的家庭,以家庭為單元由戶主(或戶主托付別人持《戶主托付書》)向戶籍地點地村(居)民委員會提出版面請求,并提交戶籍、身份證原件、家庭收入和財富情況證實、嚴重支出證實以及本地民政部分要求提交的其他證實資料。
(二)審核。村(居)民委員會受鄉鎮當局(街道做事處)托付對請求人的請求資料進行入戶查詢、民主評斷等,并填寫由區(市)縣民政部分印制的暫時救助請求審批表,連同相關資料一并報地點鄉鎮當局(街道做事處)審核。鄉鎮當局(街道做事處)接到村(居)民委員會上報的暫時救助請求資料后,應對村(居)民委員會的初審定見和請求資料進行復查、集體評斷,并托付村(居)民委員會進行為期5天的張榜公示;對初審狀況有疑義的要再次入戶查詢,對資料不完全的應實時退回增補資料;經辦人和鄉鎮當局(街道做事處)主管擔任人要在暫時救助請求審批表上對能否救助及救助金額提出建議定見,并將相關資料一并報區(市)縣民政部分審批。
(三)審批。區(市)縣民政部分對鄉鎮當局(街道做事處)上報資料進行搜檢,對契合暫時救助前提的要實時作出審批定見,對不契合暫時救助前提的應出具書面告訴書,并經過鄉鎮當局(街道做事處)轉村(居)民委員會送達請求人并闡明來由。
為實時快捷施行暫時救助,對請求對象所需救助金額在必然額度內、且需求緊要的,區(市)縣民政部分可直接審批或受權鄉鎮當局(街道做事處)直接審批,但應在一個月內補齊一切請求審批手續。
(四)資金發放。暫時救助資金由區(市)縣民政部分組織發放。暫時救助方式普通以現金救助為主,需要時可以現金等價的什物施行救助。
三、救助資金籌集和治理
(一)資金籌集。暫時救助資金以當局投入為主、社會捐助為輔。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和成都高新區悉數自籌,其他區(市)縣以本地自籌為主,市上對財務相對堅苦的區(市)縣賜與必然津貼。各地要積極發明前提,樹立健全社會普遍參加機制,鼓舞社會組織和小我為暫時救助供應捐助。
(二)資金治理。暫時救助資金執行專戶貯存,專賬治理,專款專用。各區(市)縣財務部分在財務社保專戶下設立暫時救助資金專賬,用于處理暫時救助資金的聚集、核撥、付出等營業。民政部分、鄉鎮當局(街道做事處)要設立暫時救助資金專賬,用于處理暫時救助資金的核撥、付出和發放營業,并設立暫時救助資金明細臺賬。監察、審計部分擔任對暫時救助資金的治理和運用發放進程進行監視、審計。暫時救助資金的運用狀況承受社會監視。
四、任務要求
(一)充沛看法樹立健全暫時救助準則的主要意義。暫時救助準則是社會救助系統建立的主要構成局部,是處理堅苦群眾暫時性、突發性實踐堅苦的客觀要求。樹立健全暫時救助準則,有利于進一步完美我市社會救助系統,有助于實在處理堅苦群眾本身無力處理的最實際、最直接和最緊迫的堅苦,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不變。各區(市)縣要加大對暫時救助準則的宣傳力度,充沛發揚暫時救助準則在存眷民生、改善民生中的效果,促進社會公道與調和。
(二)實在增強暫時救助任務的組織指導。各區(市)縣要樹立暫時救助聯席會議準則,落實專項任務經費,為暫時救助任務供應需要的組織和經費保證。要充沛發揚暫時救助聯席會議的效果,相關部分要增強協分配合,履職盡責,確保暫時救助任務順暢展開。民政部分要牽頭擔任做好相關政策研討和組織施行任務;財務部分擔任布置落實和監視治理暫時救助資金;監察、審計部分擔任增強對暫時救助任務的監視和審計。
(三)仔細抓好各項救助準則的聯接落實。各區(市)縣和有關部分要增強暫時救助準則與城鄉最低生涯保證準則及其他專項社會救助準則的聯接。經過樹立健全暫時救助準則,進一步推進完美城鄉最低生涯保證退出機制,嚴把進口,疏通出口,確保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積極探究履行現金、什物和供應效勞相連系的救助方法,構成暫時救助與慈悲援助及其他社會救助辦法各有偏重、互相聯接、良性互動的運轉機制,確保各項社會救助政策落到實處,堅苦群眾的根本生涯獲得有用保證。
本定見自2012年3月1日起實施,有用期5年。
- 上一篇:打擊傳銷活動方案
- 下一篇:農田水利建設管理會上領導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