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會議確定事項分解意見
時間:2022-03-08 05:58:00
導語:政務會議確定事項分解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努力做大做強工業
(一)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十大產業集群的意見》,推進十大產業集群產業結構調整,力爭年底十大產業集群占全市工業總量的比重達到80%以上。
(二)狠抓重點企業培育。深入落實重點企業培育各項機制,切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好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力爭今年全市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達到20家,超20億元企業達到5家。
(三)強化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和生產要素保障。一要及時跟蹤監測工業經濟走勢,及早發現苗頭性和趨勢性問題,及時研究對策,保持工業經濟平衡較快發展;二要著力解決企業發展資金短缺問題,力爭簽約項目資金實現新突破;三要加大煤、電、油、氣、運等生產要素綜合協調力度,特別是要落實好電力迎峰度夏方案,確保居民生活用電,確保重點項目和工業用電。
二、著力夯實農業農村基礎
(一)抓好秋糧生產。一要切實加強秋田管理方面的技術培訓、指導和服務,盡快把秋季各項補貼落實到戶,爭取全年糧食總產保持在50億斤以上;二是繼續深化與中國農業大學的合作,加快推進農業科技試驗站建設,提高農業科技水平。
(二)做好防汛工作。認真落實各項防汛責任制,強化防汛值班工作,做好各項防汛準備,確保黃河安瀾,確保內河安全度汛,防止城市內澇發生。
(三)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大興農田水利建設,加快引黃灌區工程建設和中小河流治理;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全面落實節水設備納入農機補貼范圍和節水灌溉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加快推進農業水利設施“油改電”工程,進一步擴大灌溉面積,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四)抓好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縣鄉黨政正職示范工程,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使新農村“百村示范”工程真正起到帶頭示范作用。
三、加快推進新區建設
(一)加快啟動區、鐵路以南工業區和運糧河組團三大片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推進城際軌道交通(段)、黑崗口調蓄水庫和東京大橋、金耀大橋、晉安大橋等一批重點工程建設,確保三期、四期基礎設施及BT項目工程如期完工。
(二)積極推進職教園區、高中西校區、市中心醫院、解放軍155醫院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增強新區吸納能力。
(三)抓好香港爪哇大型綜合購物廣場、大河動漫城、開元金明池商業廣場等項目建設,加快發展娛樂、休閑、酒店等第三產業。
(四)加快遷村并居步伐,閆砦、毛砦遷村并居工程要抓緊竣工驗收,瞿家砦、野場年內要完成建設面積40萬平方米,橫堤鋪、后胖、王府寨、斗門遷村并居工程要抓緊啟動。
四、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一)全面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年內完成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投資70億元以上,力爭新建多層標準化廠房230萬平方米,確保全市產業集聚區實施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10個以上,新區新開工5億元以上項目5個以上。
(二)扎實開展重大項目百日推進活動,強力推進68個重大項目建設,著力解決阻礙項目推進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掀起重大項目建設高潮,確保9月底前完成投資190億元,年底前完成投資249億元。
(三)盡快篩選確定“1538工程”第二批重點項目,納入目標管理,排出節點進度。新區要深入開展“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加快推進第一批集中開工的24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年度投資目標,近期要抓緊籌備第二批、第三批重點項目盡快開工,力爭年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0億元以上。
五、努力提升城市品位
(一)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西環路雨水泵站、金耀路西延、東區深陷點維修等已開工項目,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設進度,按要求全面完成;新曹路年底前要完成拆遷任務;書店街街景綜合整治工程要高標準、高質量進行整治,確保國慶節前整治完畢。
(二)突出抓好文化旅游業發展。要加快劉青霞故居保護開發,認真抓好周邊環境綜合整治,確保菊花花會前對外開放。認真做好文化旅游推介工作,組織籌備好第29屆菊花花會,擴大影響力。
(三)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按照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指揮手冊的要求,進一步加大投入,落實責任,完善機制,大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深入開展“三城聯創”活動,著力營造優美和諧的城市環境。
六、大力開展招商引資
(一)認真謀劃、精心組織好第29屆菊花花會各項招商活動,積極參加“2011河南省承接產業轉移洽談會”、“第十五屆廈門投資貿易洽談會”、“第六屆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等重大招商引資活動,爭取簽約一批高質量項目。
(二)狠抓項目落地,對2010年簽約的124個和今年1至6月份簽約的24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要逐級落實項目分包責任,分類組織推進,爭取簽約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提升全市招商引資實效。
七、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必須于8月底全部開工建設,確保年底完成總工程量的50%以上。
八、切實做好信訪穩定工作
(一)深入開展大排查大化解活動,消除一批不穩定因素,解決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力爭各縣區在全省信訪位次進入全省上游。
(二)切實抓好生產安全,立即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督查,深化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 上一篇:提高基層政務執行力交流材料
- 下一篇:互聯網安全管理緊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