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改改革職工安置意見
時間:2022-03-08 08:54:00
導語:企改改革職工安置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快推進我市文化改革發展實驗區建設,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省級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現就市直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職工安置分流問題制定本意見:
一、本意見的適用范圍是:列入市轉企改制的文化事業單位,其轉企改制方案批準之日登記在冊的在職在編職工。
二、文化事業單位中的藝術表演院(團)轉企改制實行“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轉企改制前符合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和條件且已經辦理離退休手續的職工,其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按照事業單位的工資福利制度核定的離退休待遇標準不變,繼續執行,以后其離退休待遇的調整仍按事業單位的規定執行,享受相關待遇。
在職期間的工資報酬按企業支付的有關規定執行;其檔案工資調整由人事機構按照事業單位的工資政策辦理,退休時作為計發退休費的依據,按事業單位標準核發退休費;轉企改制前已實行人事并與單位簽訂了聘用合同的在職職工,在轉制后單位工作至退休時,其退休后享受事業單位職工的同等社會保險福利待遇。國家實行事業單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按照其規定執行。
轉企改制方案批準日之后新進企業的職工權益可按企業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執行。
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的職工轉企改制后,可按《市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管理處、市人才交流中心關于人才交流機構人事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意見》(汴社險〔2004〕23號)的規定,實行人事后,可繼續參加事業單位職工的社會養老保險統籌,也可參加城鎮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轉企后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單位的提前退休職工,提前1年及其以上退休的,在按本意見第二條規定的計發退休費的基數上,增加一級薪級工資,并按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規定核定退休費標準,由市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足額發放;以后其退休待遇的調整按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增發辦法執行。
四、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時已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并符合退休條件的在職在編職工,依照有關規定辦理正常退休手續。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其工作年限滿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含5年),或工作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本人自愿申請,經批準可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提前退休的年限可與實際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計發退休費的比例年限。其中,轉企改制方案批準時間為當年7月份(含7月份)以后的,提前退休人員年度考核工作結果為“合格”及其以上等次的,增加一級薪級工資后,辦理退休手續。提前退休待遇從轉企改制方案批準之下月起執行。
五、現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時,應與原在職在編職工(含在職職工,下同)解除聘用合同,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關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2〕35號)規定計算經濟補償金。到新組建企業工作的職工,其經濟補償金轉入新企業,如其未到法定退休年齡與新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按轉制時解除聘用合同核定的經濟補償金標準支付給解除合同的職工,其在新轉制企業工作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按《勞動合同法》的支付規定執行;如其在新企業工作至法定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金。
六、轉制后新組建的企業原則上應全部接收安置原單位在職在編職工,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新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不低于原簽訂的聘用合同未履行的期限;按政策規定計劃安置的軍轉干部、退役軍人及其他人員,在原事業單位首次就業、改制后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轉企后單位應當與其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七、轉企改制時不愿到新企業工作、自愿與改制前事業單位解除聘用合同或辭職的職工,按照有關規定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標準按職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實發工資計算,以解除聘用合同或辭職的職工在該單位每工作1年(含按政策規定可以計算的連續工作年限),支付其本人1個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資,工作年限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月平均工資高于我市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我市的月平均工資3倍計算;平均工資低于其檔案工資中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國家規定的津補貼之和的,按其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國家規定的津補貼之和計發經濟補償金。
八、轉企改制前文化事業單位按國家、省和市現行的工資福利政策規定拖欠職工的工資、未聘人員生活費、因公致殘人員護理費、遺屬生活補助費、喪葬費、撫恤金等其他福利費用,應在轉企改制前予以清償;轉企改制前已參加事業單位社會養老保險統籌、轉企改制后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的,應按規定及時辦理社會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手續,欠繳的養老保險費用應當補繳,一次性補繳困難的,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準、市轉企改制領導小組同意,可以緩繳;市社會保險機構接收轉企改制單位職工的養老保險關系后,從改制單位轉企改制方案批準日之下月起支付相關待遇。
九、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后,原職工的社會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各項社會保險事宜,按照國家、省和市的有關規定執行,由轉企改制后單位負責辦理其參保手續。
十、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時的在職在編職工,改制后在新組建企業工作的,遇到市直事業單位統一招聘工作人員時,可參照轉企改制前同類型事業單位職工招聘的規定,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
十一、轉企改制職工安置分流的費用,有正常事業費的轉制單位,從財政撥付的事業費中解決;無正常事業費的轉制單位,從原經費渠道支付,不足部分經主管部門、市人事部門核準,報市財政局批準后,可從凈資產改制變現資金中調劑,確實無力解決的,由財政撥出專項經費解決。
- 上一篇:小議司法調解社會化
- 下一篇:地稅執法風險預防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