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加快麻鴨發展總體意見
時間:2022-03-12 10:19:00
導語:全縣加快麻鴨發展總體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快推進麻鴨養殖基地建設,盡快將麻鴨產業培植成為我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麻鴨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麻鴨產業發展,有利于發揮我縣資源和傳統優勢。我縣湖常年水面25萬畝,水質肥沃,水生動植物資源豐富;二級湖內有澇洼地改造形成的臺面和池塘12萬多畝,具有發展麻鴨產業的良好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沿湖群眾素有養殖麻鴨的傳統習慣,在長期養鴨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大力發展麻鴨產業,對于加快推進我縣現有資源和傳統優勢向產業優勢、財源優勢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快麻鴨產業發展,有利于推動蓄滯洪區產業結構調整。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是推進蓄滯洪區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現實選擇。大力發展麻鴨產業,培育獨具特色的主導產業,形成規模集群優勢,既能夠推動蓄滯洪區產業結構調整,又能夠增強產業的外部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為加快蓄滯洪區經濟發展奠定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三)加快麻鴨產業發展,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麻鴨產業是資本、勞力密集型的產業,可以吸納較多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有效緩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還可以帶動為麻鴨產業服務的飼料、獸藥等加工業以及貯藏、運輸、銷售等行業的共同發展,對于促進區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將產生強勁的拉動作用。
二、明確發展思路和任務目標
1、發展思路。按照“發揮優勢、擴大規模、龍頭帶動、規范發展、增加效益”的原則,通過政府推動、典型帶動、企業聯動,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優勢,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養殖模式,鼓勵引導規模養殖,實施污染治理,發展生態養殖場區和循環經濟,逐步實現麻鴨生產由傳統養殖向科學養殖、由粗放分散養殖向高效集約化養殖的轉變,促進麻鴨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2、發展目標。2009年新建養鴨大棚500個,養鴨規模達到200萬只以上。2010年養鴨大棚達到1500個,養鴨規模達到600萬只以上。2011年養鴨大棚達到3000個,養鴨規模達到1200萬只以上。
三、堅持科學布局,突出規模養殖
統籌考慮南水北調湖調水水質要求和旅游業開發建設,對麻鴨產業發展實行科學布局,重點是利用澇洼地改造區,集中規模發展漁鴨混養基地。各鄉鎮要根據縣里的總體規劃和省市畜禽規模養殖污染治理的有關規定,按照觀光型農業的要求,科學規劃養鴨基地布局選點,積極引導、鼓勵群眾建設標準化生態養鴨小區,形成一批標準化、無公害、高科技、旅游觀光、休閑體驗養鴨基地。
四、強化措施,切實解決制約麻鴨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1、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縣財政籌措資金400萬元專項用于扶持麻鴨產業發展。整合移民后期扶持、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等農業項目資金,重點向麻鴨產業發展傾斜。同時,鼓勵單位、集體和個人投資或通過招商引資等辦法,引進外商、外資投入麻鴨產業發展。
2、建立健全籌資機制。成立養鴨擔保機構,為養鴨戶提供貸款擔保。完善養鴨戶聯保機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貸款風險。各金融部門要根據產業發展政策,加大信貸資金投放額度,為養鴨戶解決資金難題提供有力支持。
3、妥善安排養鴨生產用地。認真貫徹落實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促進規?;笄蒺B殖有關用地政策的通知》精神,保證麻鴨生產用地。同時,積極鼓勵、引導農戶通過協商流轉,確保養鴨用地需求。
4、加強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大力扶持培育麻鴨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條,實現麻鴨產業增值增效,形成配套聯動、互促并進的良性發展格局。積極發展麻鴨養殖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養殖戶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務??h里成立麻鴨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負責市場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協調企業與養鴨戶在鴨苗和飼料購置、鴨產品收購等方面的關系。各鄉鎮要成立麻鴨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戶加入。合作社要加強與農業龍頭企業的聯系與合作,積極為養鴨戶提供市場銷售等服務,使合作社成為聯系龍頭企業和農戶之間的橋梁與紐帶,增強農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5、強化技術指導服務。充實調整縣鄉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穩定專業技術隊伍,全方位搞好麻鴨生產技術服務。建立技術員入戶指導制度,加強與養鴨戶的聯系,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定期對養鴨戶進行技術培訓,提高養殖技術水平。畜牧部門要設立熱線電話,為農戶提供及時、準確、有效的信息、技術服務。加強疫病防控,認真落實獸醫監管制度,為養鴨戶做好防疫、檢疫、診療服務,確保麻鴨產業健康發展。
五、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考核獎懲
1、強化組織領導??h里成立由縣長任組長,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縣麻鴨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在縣畜牧局設立辦公室,具體負責麻鴨產業發展的規劃制定落實、督導調度、技術指導和疫病防控。各鄉鎮也要把麻鴨產業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協調解決麻鴨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明確職責任務。各有關鄉鎮要按照全縣麻鴨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立足各自實際,充分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努力擴大養殖規模,確保快速度、高標準完成麻鴨產業發展任務。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全力支持麻鴨產業發展??h畜牧局要充分發揮業務職能部門的技術優勢,搞好麻鴨基地規劃設計,為麻鴨產業發展提供新品種引進、疫病防治、技術培訓等全方位服務;金融機構負責對麻鴨產業發展優先發放扶持貸款;縣財政局負責麻鴨產業發展扶持資金籌措;縣國土資源局負責麻鴨產業發展用地手續辦理;移民、開發、扶貧等部門負責爭取上級資金,支持麻鴨產業發展;水利、供電、交通等部門負責為麻鴨產業發展提供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服務;縣廣播電視局負責麻鴨產業發展的宣傳;環保部門負責麻鴨生產的環境監測和治污技術服務;保險機構負責為麻鴨生產提供保險服務,最大限度地規避生產風險。
3、嚴格考核獎懲。各鄉鎮主要負責人和縣政府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是麻鴨生產第一責任人??h里把麻鴨產業發展納入各有關鄉鎮和部門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單獨考核獎勵,對成績突出的鄉鎮和部門授予榮譽稱號并給予資金獎勵。各鄉鎮也要制定考核獎勵措施,推動麻鴨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 上一篇:鎮委黨廉建設工作匯報
- 下一篇:縣城形象提升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