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安全活動總體意見

時間:2022-03-13 11:01:00

導語:農機安全活動總體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安全活動總體意見

為認真貫徹《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切實加強農機安全生產監管,提升農機“三率”,防止重特大農機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的意見》和市農機局《關于在全市開展提升農機“三率”攻堅戰活動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我縣開展農機安全生產攻堅戰活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縣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指示精神,以提高農機安全生產水平為目標,以《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為依據,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提高農機掛牌率、年度檢驗率、辦證率為重點,加大處罰力度,嚴厲打擊“黑車非駕”等違法行為,從根本上改變農機安全生產監管不力的現狀。

二、工作目標

通過攻堅戰活動,突破農機安全生產監管徘徊不前的瓶頸,有效控制各類農機違章行為,逐步改善鄉村道路秩序,農機事故發生率控制在5‰以內,杜絕重特大農機事故發生。

到2010年底,30%的鄉鎮實現清村,全縣農機監理掛牌辦證等業務量增加年度任務指標的50%,實現全年農機“三率”水平提升10%;

到2011年底,70%的鄉鎮實現清村,全縣農機監理掛牌辦證等業務量比2010年翻一番,實現全年農機“三率”水平再提升10%。其中,新辦證駕駛員培訓率達到100%,所有補貼機具全部掛牌辦證。

三、方法步驟

在充分宣傳發動與培訓學習的基礎上,先重點解剖打開突破口,再由點到面迅速推廣。主要分五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階段(9月1日—9月30日):

以《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為主要內容,重點做到三個到位。一是重點宣傳到位。針對“重點解剖階段”的主攻目標鄉鎮,率先宣傳,全力宣傳,村村貼《公告》,做到家喻戶曉。二是面上宣傳到位。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一次聲勢浩大的《條例》宣傳活動,掀起宣傳《條例》的立體攻勢。在電視、報紙上宣傳登載治理《公告》,安排專人到各鄉鎮組織召開基層干部座談會,逐鄉(鎮)逐村張貼宣傳標語;將所有車輛檔案按村打印,由縣農機安全監理中隊會同鄉鎮分發到各村協管員手中,逐家逐戶宣傳,使每個機手都理解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大限度地擴大廣大農村群眾對《條例》的應知面,確保宣傳教育效果,三是路口宣傳到位。對鄉村以下道路,逐條設宣傳崗,在各村口逐一懸掛過街聯。

(二)重點解剖階段(10月1日—10月31日):

結合“三秋”生產和第二次購機補貼大好時機,重點解剖、示范治理鄉鎮1個,清村數不少于10個,農機治理臺數不少于300臺,罰款人數不少于5人(次),罰款任務不低于5000元。為下步全面推廣積累經驗,鍛煉隊伍。清村執法起始階段,縣農機局集中所有農機安全監理中隊一塊清村,每次執法,監理中隊不得少于3個,監理人員不得少于12人。

(三)初步推廣階段(11月1日—12月31日):

在明確方向、宣傳造勢、重點解剖的基礎上,迅速轉入清村治理。本階段,采取宣傳與路查雙管齊下,逐村、逐路擴散式排查的形式,繼續依法加大處罰力度,鞏固前段活動成果,爭取安全治理實現新突破。30%的鄉鎮實現清村,年末農機“三率”水平提升10%,農機監理掛牌辦證等業務量增加年度任務指標的50%。

(四)全面推廣階段(2011年1月1日—12月20日):

在2010年的基礎上,全縣70%的鄉鎮實現清村,業務量比2011年翻一番,“三率”水平再提升10%。詳細計劃待歲末年初另行制定。

(五)總結驗收階段(12月21日—12月31日):

各鄉鎮、有關部門進行自查驗收和活動總結,寫出總結報告,并于12月25日前報縣農機局。縣農機局匯總情況后,寫出專題報告,報送縣政府、市農機局。要采取定點檢查、隨機檢查、聯檢互查、綜合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各鄉鎮的活動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并進行總結表彰。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成立機構。開展農機安全生產攻堅戰活動,是開展“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年”活動的重要內容,是落實《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具體體現。各鄉鎮、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為民服務、幫民解難、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觀念,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機制,提升“三率”,消除隱患,努力防止農機事故的發生。縣農機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分工局長為副組長,監理站長等為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活動的調度、督查與考核驗收。各鄉鎮也要相應成立工作機構,配合縣農機安全監理中隊抓好本鄉鎮的農機安全生產攻堅戰活動。

(二)提高認識,強化學習。要充分認識這次活動的重要性,不斷強化對全縣農機管理人員的培訓,重點組織學習《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尤其是第40條和第50—56條這七條,對安全監理的權利義務、車輛扣押、罰款數額等進行了詳細規定,每名管理人員必須學深學透,達到熟練應用。9月底縣農機局要組織一次考試,采取現場提問、閉卷考試等多種方式,考核農機管理人員的熟練掌握水平。

(三)依法執法,嚴格監管。堅持依法整治,在處罰尺度上,嚴格按照《條例》執行,對被扣車輛,無牌無證的,執行600-2000元的處罰標準;脫檢、違章的,執行200-500元的處罰標準。在活動中,要配備攝像機,委派專人做好證據保全工作。要嚴格執行收費標準,不得擅自提高收費標準和擴大收費項目,堅持收支兩條線,杜絕亂罰款、亂收費和粗暴執法等違法違紀行為,確保活動取得明顯成效。要向社會各界聘請農機執法監督員,配合農機執法工作的開展,以確保達到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的目的。同時,積極做好信訪接待工作,對工作中發生的各種違規、違紀現象,要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四)強化服務,方便于民。要正確處理好嚴格執法與優化環境的關系,本著“重心下沉貼心于民”的工作方針,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真正做到把事情辦好,把形象樹好。要以方便群眾為方向,在農忙的關鍵時期,采取進鄉(鎮)入村的方式,利用移動式檢測設備,對參加年檢的車輛進行集中檢驗,實行“車輛檢驗、簽章、打印”等一條龍服務,讓農機手足不出戶、車不出村就能參加年度檢驗;要及時將駕駛證即將到期的機手臺帳向全社會公布,以防止個別機手因疏忽或外出錯過換證的法律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