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局行政監督指導意見
時間:2022-03-29 04:19:00
導語:監察局行政監督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加強行政監督工作,優化我縣經濟發展環境,著力解決行政工作中“不作為”和“亂作為”問題,促進依法行政,提高執政能力,實現經濟在新的起點上又好又快地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縣實際,特制定本意見。
一、全縣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都應忠于職守、勤勉盡責,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嚴禁以下行為發生:
(一)擅離職守,辦事拖拉,不正確履行工作職責,影響工作效率;
(二)對法定職責范圍內的行政事務不受理,或借故拖延、推諉,不按規定時限辦理或人為設置障礙,歧視、刁難服務對象;
(三)對涉及多個部門的許可,不及時主動溝通、協調或對其他單位依法提出需支持、配合、協調的有關事務不支持、不配合、不協助,互相扯皮,造成不良后果。
二、全縣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辦理行政審批、登記事項以及收費、罰沒時,都應嚴格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認真履行職責,做到清正廉潔、公道正派,嚴禁以下行為發生:
(一)對行政審批、登記事項依法應公示的內容不公示;不落實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時辦結制;不履行法定告知義務;
(二)無法律、法規、規章依據,對申請行政審批的管理相對人強制進行行政審批前培訓,或強行要求接受有償中介服務及提出購買指定商品;
(三)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索取或收受申請人財物,謀取不正當利益。
(四)擅自設立、變更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以及收費、罰沒范圍標準;對已明令取消的收費、基金、集資項目,仍按原定項目或者標準收?。贿`反財政票據管理規定實施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以實施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的名義收取錢物、不出具任何票據的行為;
(五)單位下達或變相下達收費、罰沒指標,與個人獎金、福利掛鉤;不履行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職責,應收不收、應罰不罰,擅自減免收費,或只收費、罰款,不提供服務以及“以收代管,以罰代收”的行為。
三、全縣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政執法過程中,都應模范遵守法律法規,顧全大局,切實保護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做到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嚴禁以下行為發生:
(一)執法人員未持有執法證件,對企業隨意檢查,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或無法律依據、無正當理由對被檢查企業擅自實施查封、斷水斷電、扣押財物和滯留賬冊憑證;
(二)以檢查為名向企業“索拿卡要"、敲詐勒索,向生產經營者攤派、索要贊助或利用職權占用其財物;接受被檢查生產經營單位禮物、禮品,違反規定在生產經營單位報銷各種費用或參加被檢查生產經營單位提供的宴請、娛樂活動;
(三)強制生產經營者參加學會、協會、研究會和不必要的檢查評比;
(四)強行向生產經營者拉廣告,違反規定強行征訂報刊書籍、音像制品或組織參加考察學習;
(五)違法實行檢查措施、行政強制措施,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使用或損毀扣押的財物,或逾期不作出處理,給當事人造成較大損失的行為。
四、全縣備渡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上述有關規定,將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處分,直至開除。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五、行政執法機關及縣政府法制機構在開展行政執法監督檢查或辦理行政復議案件中,發現有違反上述規定的行為,應當向縣政府和縣監察局提出處理建議。
六、單位和個人在本縣行政區域內發現違反上述有關規定的行為,均可向縣監察局或縣政府行政投訴監督中心舉報。
- 上一篇:安監所安全生產職能及職責
- 下一篇:全縣信息網橫向聯網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