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意見

時間:2022-03-30 08:13:00

導語: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3號)、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政發[]58號)、《省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省政府令第339號)和市政府《關于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的實施意見》(政發[]6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加強我縣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以下簡稱“雙基”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明確加強安全生產“雙基”工作的目標任務

(一)深刻認識加強安全生產“雙基”工作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縣安全生產體制機制建設速度加快,安全監管網絡初步形成,安全監管措施逐步加強,安全基礎條件有效改善,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但是,全縣各類事故總量仍然偏大,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個別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夠,安全投入不足,技術裝備落后,規章制度不健全,從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部分鄉鎮安全監管力量不足,裝備設施欠缺,執法不到位;大部分村(社區)安全管理網絡和能力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基層薄弱、基礎脆弱是當前我縣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各地、各部門、各單位一定要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通知》精神為契機,將加強“雙基”工作作為改善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措施,作為強化安全生產、推進“和諧??怠苯ㄔO的重要抓手,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夯實基層、打牢基礎,堅持不懈,一抓到底,確保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二)加強安全生產“雙基”工作的目標任務

按照“一年攻堅、兩年突破、三年鞏固”的工作目標,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基層基礎體制機制,全面提升基層安全監管能力和企業安全保障水平,確保三年內實現以下目標任務:

基層安全監管能力明顯增強。建立完善的基層安全監管網絡體系?;A設施建設水平達到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及支撐機構基礎設施建設與裝備相關標準,進一步壯大安全生產監察執法大隊的規模,配備必要的監管監察設備,基本實現安全監管規范化。

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明顯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機構健全,足額配齊安全管理人員,企業及車間、班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完善;全面實施企業安全準入和安全資質淘汰機制,建立安全績效工資制度;推行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等級評定制度,實施分級考評、分類管理。

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全面加強。全縣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等高危行業(領域)企業l00%達到省級以上安全標準化,其他各類企業全部達到市級以上安全標準化,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安全生產責任險、工傷保險、安全生產專項費用繳納(提取)率達l00%。

安全生產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建立完善安全投入、安全法制、安全科技、安全文化、應急救援等五大體系,增強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到2012年,形成完善的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為安全生產“雙基”建設提供堅實的支撐保障。

二、多措并舉,切實加強安全生產“雙基”工作

(一)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強化安全生產履職能力

1、落實政府領導責任制。各地要將安全生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同步考核。按照“分級管理、屬地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和“一崗雙責”制。各鄉鎮長對本區域安全生產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牽頭抓,其它領導班子成員在分管范圍內具體負責??h政府每年不少于兩次常務會議研究安全生產工作。

2、落實部門責任制??h政府各部門具體負責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認真履行行業安全監管職責,制定和落實安全生產工作措施。特別是具有安全生產行政審批事項的部門,要嚴格審批責任制,堅持“誰審批、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審批前嚴格把關,審批后強化監管。

3、落實生產經營單位責任制。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落實各分管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制;分層次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網絡,逐級分解落實到各管理部門、車間、班組和崗位,把安全生產責任與每位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經濟利益掛鉤,形成完備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二)加強基層安全監管能力建設,提升安全監管水平

1、進一步完善安全監管體系。按照“強化縣鄉、延伸村組(社區)”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基層安全監管機構和隊伍建設??h安監局應按規定配齊工作人員,每個鄉鎮要成立安全生產辦公室,至少配備2名以上專職安全監管人員,所有村(社區)必須配備l名以上的兼職安全監管人員??h安監局工作經費按每人每年5萬元納入財政預算,鄉鎮安全工作經費按每人每年2萬元納入財政預算,村(社區)兼職安全監管人員工作經費按每人每年1000元納入財政預算,由縣安辦考核后發放。

2、進一步完善安全監管制度和臺賬。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安全生產檢查督查、事故隱患和危險源管理、建設項目安全“三同時”管理、安全事故報告、事故應急救援及處置、安全生產值班、安全信息及檔案管理、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安全監管人員職責等10個方面的安全監管基本制度,建立完善工礦商貿企業、中小學校及人員密集場所、道路交通、水上交通、轄區內在建項目安全及危房安全、民爆物品使用、危險化學品及煙花爆竹、特種設備及農業機械、地質災害及水利設施、安全教育培訓等10個安全監管基礎臺賬。各村(社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完善安全生產例會、安全信息報告、安全巡查、隱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險源管理、應急救援、宣傳教育等基本制度和相應的基礎臺賬,落實村(社區)及園區負責人、安全管理員的工作職責。

3、進一步提升安全監管能力。要強化基層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全面實施委托鄉鎮執法,加強委托執法的指導、檢查和監督,加大基層安全生產現場執法力度,實現“責權統一、上下配合、監管有力”。全面實施安監人員“素質提升工程”,安排專項培訓費用,加強各級安監人員的素質培訓,實行持證上崗,未經培訓或經培訓考核不合格者均不能從事安全監管工作。建立完善的安監人員激勵機制,切實穩定安全監管隊伍,鄉鎮專兼職安監人員原則上干滿3年方可調整,確因工作需要調整的,必須報經縣安監局同意后方可轉崗。

(三)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增強企業安全保障能力

1、進一步健全安全管理機構。高危行業及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其它生產經營單位,要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按照從業人員l%的比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在300人以下的其它生產經營單位,要配備不得少于2人的專職或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托安全技術中介機構、具有執業資格的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評價師、安全生產專家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

2、進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產會議、安全檢查、領導帶班作業、隱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安全生產獎懲、教育培訓、安全投入及安全費用提取、應急救援、安全設施“三同時”、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安全管理人員職責、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等l3個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完善安全會議、安全組織、安全投入、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檢查、生產安全事故、安全工作考核與獎懲、安全防護用品、事故預案、重大危險源、安技裝備、特殊工種人員等l2本安全管理基礎臺賬。

3、進一步健全獎懲激勵機制。全面完成企業安全狀況級別認定,全面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建立相應的監管機制和工商、稅務、金融、保險等部門共同參與的約束機制,級別評定作為評優評先、企業信用、資質管理、安全許可等的前置條件,并實施分類整改和級別升降。

(四)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措施,打牢安全生產基礎

1、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兩年內,所有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用車輛、旅游包車和三類以上的班線客車,要安裝和使用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大型起重機械全面安裝安全監控系統,水運交通船舶100%完成客渡船標準化船舶改造。三年內,所有煤礦、非煤礦山必須安裝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和通信聯絡系統等技術裝備,逾期未安裝的,依法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生產許可證,全縣危險路段和通客車的鄉村道重點危險路段要安裝防撞護欄。

2、加快安全生產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企業在年度財務預算中必須確定必要的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生產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和應用。煤礦要合理采掘部署,堅持以風定產,抓好“一通三防”,推廣規范化的采煤方法、單體液壓支護、光面爆破、錨網噴聯合支護、吊掛人車等煤礦安全生產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非煤礦山應推廣中深孔爆破、機械鏟裝、采空區尾礦膠接充填、帷幕注漿、機械通風;危險化學品企業應加速15種危險工藝生產裝置自動化和控制技術改造;大力推廣加油氣(站)油氣回收和阻隔防爆技術,引導高危行業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水平。鼓勵企業開展安全科技研發,加快安全生產關鍵技術裝備的換代升級。

3、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提高安全決策和安全防護水平。建設集信息統計分析、現場監察監控、應急救援處置為一體的安全生產信息化平臺,全面推進縣、鄉兩級信息化建設工作;企業應積極推廣應用安全生產信息管理軟件,設立隱患排查整改信息庫、重大危險源監控信息庫、職業危害信息庫、主要設施設備信息庫,為安全決策提供科學、翔實的依據。

4、全面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組織實施企業標準化“三年行動”計劃,自本實施意見下發之日起,三年內,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等高危行業(領域)企業100%達到省級以上安全標準化,其它各類企業全部達到市級以上安全生產標準,到期末實現達標的企業,要依法暫扣其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責令其停產整頓。組織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安全標準化分級考核評價,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并向金融、保險、財政、經信、人社、國土資源、工商、質監等有關部門通報,作為企業信用評級、項目用地審批、專項資金扶持、品牌創建等的重要參考依據,對整改逾期未達標的,要依法予以關閉。

5、扎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建立隱患排查、檔案管理、掛牌整改、公示公告、追蹤督辦、效果評估常態化工作機制,重大安全隱患實行掛牌督辦。建立重大隱患治理激勵約束機制,各地應安排專項資金,對重大隱患治理效果好的單位給予獎勵;建立企業重大隱患“黑名單”制度,將重大隱患治理與企業用地審批、信用評級、品牌創建掛鉤,對重大隱患整改不力的要實行制裁,對拒不執行監管指令的企業,要依法從重處罰,對隱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業及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6、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建立強制安全培訓制度,嚴格執行“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以及從業人員轉崗、換崗的安全教育,三年內,企業從業人員培合格率達到l00%。嚴格執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規定,未經安全培訓合格,一律不得上崗作業。建立高危行業企業員工安全信息卡,將安全培訓、安全資質、安全績效、違章情況等基本信息錄入信息卡,公開“三違”信息,對嚴重“三違”人員實施就業準入限制。

(五)建立安全生產保障體系,提升基層基礎保障水平

1、建立安全投入保障體系。按規定提取安全生產專項費用。安全費用由企業在規定標準內據實提取,稅前列支,專戶儲存,專項用于安全生產。依法推進實施工傷保險制度。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完善落實工傷保險制度,在工傷保險費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生產安全事故預防經費,用于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對不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不得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按國家有關規定,在工傷保險基金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專項費用,用于安全事故的預防以及超額完成安全生產目標的獎勵。加大財政資金對安全生產的預防性投入,建立財政預算專項資金,從年起,縣政府每年預算不少于50萬元的政府安全生產專項資金(每年增長不少于10%),用于安全生產獎勵、應急救援演練、宣傳教育、安全生產專項行動、安全生產專家費用。

2、建立安全法制保障體系。進一步強化綜合安全監管部門的監察執法職能;充實行業安全監管部門安全監管力量,強化行業安全監管和執法;建立完善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溝通協調,形成監管合力。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許可、安全評價制度,嚴把安全資質審查;建立安全資質淘汰機制,堅決依法關閉和取締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

3、建立安全科技保障體系。充分發揮安全生產專家組、安全技術中介組織和有關安全生產協會學會的技術支持作用,為政府安全監管和企業安全生產的決策咨詢、安全標準制訂、安全評價評估、安全檢測檢驗、安全檢查、事故搶險、事故調查、項目審查、安全標準化建設、隱患治理、安全培訓等提供技術支撐。

4、建立安全文化保障體系。按照“政府領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企業落實”的要求,通過各種宣傳形式,加強安全誠信、安全道德教育;開展安全社區創建活動,推進安全書籍進鄉鎮文化站、安全讀本進村(社區)文化室、安全手冊進農家書屋。要豐富“安康杯”、“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充分發揮輿論宣傳作用,采取制作專題片、開辟安全專欄等形式,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工作成效,曝光安全事故、安全隱患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

5、建立應急救援保障機制。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切實加強鄉鎮、村(社區)以及企業和重點部位、重大活動等方面的應急預案編制和,推進應急預案“進社區、進村組、進企業、進學?!?。要加強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在應急管理和處置的實踐中不斷完善預案。高危行業企業每年至少開展1次應急演練;縣政府每年至少開展1次綜合應急演練。進一步整合現有應急裝備和隊伍資源,加強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提高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加強鄉鎮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推進村(社區)、工業園區義務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救援體系,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

三、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安全生產“雙基”工作的落實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年為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強化年”,各地、各部門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負責抓好本地區安全生產“雙基”工作的組織實施,層層落實責任,完善工作機制,細化目標任務,把優先考慮基層、優先保障基層、優先扶持基層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從領導、政策、體制、經費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h政府有關部門負責抓好本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雙基”工作,從人、財、物等方面給予重點保障。

(二)突出重點,務求實效。各地、各部門及有關單位要按照“全面推進、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的要求,針對本鄉鎮、本部門、本單位特點,制定實施工作意見,建立工作保障機制,狠抓工作落實,務求取得實效。

(三)強化督查,嚴格考核。各地、各部門及有關單位要按照“一個階段一重點、一項行動一突破”的要求,制定加強安全生產“雙基”工作的具體推進方案,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層層推進、項項落實。同時,要嚴格落實目標考核。從年起,縣政府將安全生產“雙基”工作情況納入安全生產責任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制定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嚴格考核獎懲。對“雙基”建設措施不落實、工作進展不快、效果不明顯的,要予以通報批評并限期改進。